文/蒋小哈
中国的豆腐,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永别了…
曾携手,风雨高楼
知我者,谓我心忧
曾携手,投身洪流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秋霜白胜雪,杨花似含愁
相思情切切,觅渡水悠悠
秋霜白胜雪,杨花似含愁
相思情切切,觅渡水悠悠
秋之白华,何日相逢忆旧游
……
我非常矫情,这点是与生俱来的,很难改变。
比如我对于某些影片的执着,就好像我对于某些人生信条一样执着。也很可能是因为这些影片中的某些场合、某些话、某些感情和我所信奉的相契。
有人说过,一些人矫情,是因为他和让他矫情的东西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下相撞了,这种机会是很少的。我们有的时候会跟着感觉走,被生活中的一些人事或者虚构的人事所感动,读一本书的时候也会和书里的主人公或者作者产生共鸣,那是因为正好这些人事或者观念和潜伏在你脑海里的相似,一旦被激发,你的肾上腺素便会大肆分泌,和让你动容的这些人事产生感情,有点相见恨晚,又有点惺惺相惜之意,即使它是抽象的存在。
言归正传,今天想推荐的这部影片名字叫《秋之白华》,很美的名字。不仅影片名字美,影片里的画面、故事以及主人公也相当美。
多年前看这部电影我哭得眼睛第二天肿成了桃子,和我一同前去的小伙伴半滴眼泪都没有,还骂我矫情,甚至还说差点在影院睡着了。关于这部电影,当年引起了不少的争议,大部分是和历史原本出入问题以及一些敏感的细节,这里不赘述。当然,这部电影的档期很少,主演之一的董洁还在微博上发了一些感叹,这些我都记得很清楚。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看唯美文艺片的,并且能接受以革命年代背景的,我推荐你看;
如果你是一个和我一样从小就把自由当饭吃的,我推荐你看;
如果你是接受“精神出轨”,并觉得原谅、成全比嫉妒、仇恨更有意义的,我推荐你看;
如果你是一个即使在和平年代,也遵从自己的信仰,并身体力行,绝不从众跟风、哗众取宠的,我推荐你看。
抛开那些历史真相和敏感细节,只谈论个人以为的影片中的四个亮点。
第一, 这部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杨之华是一个极力追求女性独立、追求新思想,并怀揣着革命理想的新女性。她和那个年代的很多女性不同,非但只身一人来到上海读书,读的专业还是社会学(一般女性读的都是语言系),而且还拥护革命,一心想加入革命。在婚姻观念上,她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比如崇尚自由恋爱,在婚姻关系中她看重的是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当然有的时候也渴望浪漫,她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能够和她一起同甘共苦,一起参加革命,怀有同一个理想和目标的。另外,在和丈夫越来越没话说以后,她决定和他离婚,并向男主人公瞿秋白表白。那个时候男主人公妻子已故,但女主人公还是有夫之妇,在精神上已经出轨了。因为她第一次见到男主人公就说自己很紧张,每次见到都激动都紧张,但还是期待见到他,在看得见他的地方,陪他开心,陪他一起承担痛苦。
第二, 影片中有一个特别美的场景,就是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一块站在天桥上,男主人公说,他参加革命的原因无非是想为了给自己一个在这个不堪的社会上活下去的理由。后来女主人公跟他讲她准备和自己的丈夫离婚,因为自己和他越来越远,反倒和另一个人越来越近。她自言自语道,他知道我爱他吗?男主人公也自言自语般说,知道。女主人公又说他爱我吗?男主人公这时候吸了一口烟,吐着浓浓的“白雾”,他说他不敢。(影片中的画面要比截图美很多。)毕竟这时候她还未离婚,何况在当时的环境中。
第三, 还有一个场景特别让人动容,也是我倒回去反复看的一个片段。我刚开始是惊讶于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对话,到后来我是真的被感动了,换做现代人也绝对做不到如此这般。你说两个情敌居然可以相安无事地待在一个空间里斗诗,交流想法,这样的惺惺相惜,或者说成全也只有那时的文人才能做到吧。不得不感叹女主人公真是幸运,这两个男人一个虽然有点大男子主义,在很多想法上和女主人公格格不入,但是他是真的在意和爱着她的;另一个不但爱她,在意她,而且在思想和精神上也完全契合。最后的分别场面实在是不忍。
第四, 全片最精彩的我觉得是在最后,当然革命年代这种精神很多人都有,也不多谈论和革命相关的想法,只说这部片子里的男主人公。我一直忘不了他迎着光向门外大步走去的背影,那么从容,那么慷慨。即使在最后关头,扳机扣动,枪声响起,男主人公依旧平静、温和,太干净太纯粹了,简直无法和外界动荡的社会联系起来。
最后说一下精神出轨这个问题,也就是双方或一方还有家室,却因为对方的精神魅力而彼此吸引,这在当时是很出格的事,在现代也是,依旧风险很大,也会被骂小三。可是这会不会是刻板印象留下来的一种偏见,或者说我们太愿意用自己所相信的真理和价值观去要求别人了?个人认为真正的精神相契是无恶意的。那你呢,是选择嫉妒仇恨,还是选择原谅和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