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纯小白身份投身用户产品恰好一整月,整体感受压力不大但非常充实(跟新人身份有关),工作内容的挑战性慢慢递进,感觉整个人都在迅速成长,所以先撒个花吧(笑~)。
相信80%的小白在拿到第一个产品项目时,都会有茫然无措的感觉:页面模块这么多,该从哪里下手?数据维度这么多,我该关注哪些指标?感觉用得还挺顺手呀,还需要怎样优化······如何跳出十万个怎么做的怪圈,如何从茫然无措到有条不紊,就是本文将阐述的内容。
因为具体项目还未上线,所以本文主要是阐述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一些学习与思考,以及怎样将理论联系实践,下面进入正题。
方法论篇
前段时间看了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的演讲,围绕产品和新商业两个主题,李想认为好的产品应该说清楚以下三点:优越感、价值、安全感。优越感即让用户用得得意,这来源于产品团队的认真、对用户的认真,可以是提供给用户“感受优越”,比如VIP服务,“分享优越”,比如分享内容到多个渠道,具体案例比如汽车之家会给用户提供最新、最详细的汽车知识,让用户看过即可成为“专家”,从而可以跟朋友“炫耀”等;价值则是说产品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满足了用户什么需求,并且是否以用户能理解的方式去解决,比如汽车之家用“几拳”、“几指”而不是“几十厘米”、“几毫米”来解释车内空间,用用户语言让用户理解;最后的安全感是指不给用户挖坑,让用户产生信赖(比如IOS系统对比安卓系统),占据用户在信任感这一层的认知。
后来在同事推荐下,看了“中关村第一才女”梁宁的大师课,主要讲述产品思维,看过之后越发相信写过《拆掉思维里的墙》等畅销书籍的古典老师曾说的,大概意思是所有的知识都来源同一本体,不同的人通过自己对本体的解读来输出“二手知识”,根据知识来源不同,最后触达你的知识可能是“四五六七八手”的。在看过梁宁的产品思维解读后,感觉李想的解读也很有道理,不过属于整个思维框架中的一部分,梁宁的解读更加全面深入。但能感受到,他们的知识基本来源于实践,所以实践出真知呀。
在梁宁的认知里,产品思维是一个人能够幸福生活的“秘方”,不是必需品,但获得的话会事半功倍。因为读过之后有醍醐灌顶之感,所以本文的方法论篇就是对梁宁产品思维的解读。
产品思维即当你面对一件“产品”、一件想让其达到双赢效果的产品时,可以借助其去拆解问题、思考方法和行动:用点线面体理论判断产品机会,辅之以创新模式的思考,拿定方向后去满足用户需求、把握用户心理、优化用户体验,并且让系统有能力给用户提供确定性体验。
首先点线面体理论的最终结果即我们常说的“选择大于努力”。选对赛道或者有势能加持,那么就有“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的效果;选错赛道或者空有一腔热血,那么任凭百般努力,产品做得再好,说没就没。就像一夜之间消失的小蓝单车一般,虽然公认的最好骑,但没有资本势能的加持,最终只能折戟在红海中。雷军曾经告诉傅盛:“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实本质上不是在于你多强,而是你要顺势而为,于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所以在做产品,或者做别的事乃至做人,我们都要有一个关于势能的判断,毕竟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而创新模式的思考,即如何在万千机会中找到最有希望的那一个,就需要有“触类旁通”的思维。我们都知道“类比”这个修辞方式,与我而言这简直是用户体验最友好的修辞,它支持深入浅出,用最“日常”的比喻解释晦涩的知识,将之跟触类旁通联系起来时,就是跨界。将一个领域的用户体验最友好的内容,复用到另一个领域,或许就会引起美妙的化学反应,比如婴儿恒温箱的发明来源于小鸡孵化器,比如婴儿恒温箱的迭代支持人们用汽车配件就能修好它。
通过上述思考,我们大致能够确定产品的方向,但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我们还需要将方向细致拆解,落到实处实现,那么需要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产品抓手:解决了什么问题?是痛点、痒点,还是爽点?
2、用户画像:为谁解决这个问题?他得到即时满足了吗?
3、市场规模:多少人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4、竞争分析:目前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5、找到场景:用户会在什么样的场景触发情绪?
6、起好名字:当用户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想到哪个名字?
痛点是恐惧,爽点是及时满足,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在李想的观点里这些都是产品可以给用户提供的价值,而痒点就是优越感。明确产品能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的过程,就是产品方向日渐清晰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的最多的思维方式是用户思维。
我们的用户是一个怎样的人,性别年龄职业家庭环境性格特征,他对我们的产品又怎样的目标和预期,什么样子的场景能够引起他的兴趣触发他的某种欲望,他习惯的业务流程是怎样的,他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通过绘制这样一幅完整的用户体验地图,我们能够让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产生归属感,让他感觉一切是确定的,可控的,为我服务的。
最后我们要保证我们的系统能力,能够持续为用户服务、能够支撑起千人千面的需求,能够快速迭代。这个系统需要是灵活可变的。
方法论讲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认知得到了进一步梳理,茫然无措的感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事情如何进行下去的方向感和规划,个人还是很推荐大家有机会去深入学习一下的,传送门:得到APP 《梁宁产品三十讲》。
在方法论篇的最后,想借用梁宁提到的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观:商业是以利润为中心,人生是以意义为中心。商业并非人生的全部。人死前盘点自己的一生,其实没有人看这一生赚了多少利润。做你有内心确定感的事,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实战篇
所以看了那么多道理,怎样支持自己能够“过好这一生”呢?那就需要将道理用起来,变成自己的。
首先笔者做的产品是一个2C的电商类产品,低频高单价的二手车电商。对于电商产品来讲都有一个黄金流程,可能是首页→列表页→详情页→购物车→收银台这样一个用户路径,每一个页面承载的用户期望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进行不同重点的分析设计。对于首页,具体来说是一个在黄金流程中地位不明显的M端首页,承载的用户期望是全面精炼的服务内容和入口,最符合期待的商品推荐;承载的业务期望是最大化的导流、留存、转化。笔者拿到这个产品时,其情况是业务期望被很好地满足了,但是用户体验极差,十分不友好,体现在入口复杂繁多、排序混乱没有承接性、页面无重点让人无所适从。所以笔者在拿方案前做了以下几个工作:
1、明确用户画像:了解来到首页的人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对服务和商品的期待是什么;
2、穷尽使用场景:明确用户是在什么情况下进入首页的,这种场景下什么内容会刺激到他;
3、竞品分析:我们的友商是怎样做这部分产品的,他们的用户期待跟我们是否有差异,场景是否有出入等;
4、数据分析:目前通过首页进入黄金流程的用户占比如何,最终的转化如何,是否可以通过优化首页来简化用户路径,更快捷高效得服务用户。
通过上述四步的分析,基本能够明确到达首页的用户的需求和期待,下一步就是拿出具体方案满足期待,激发兴趣了。
这里有一个点是,很多情况下用户和业务是有冲突的,用户友好的体验可能对业务来说十分不利,比如首页有个重要目标是引导用户下载APP,所以之前设置了很多下载入口,为了优化用户体验就需要做删减,有可能会折损部分流量,这里的权衡就需要数据支撑,并且针对涉及核心流量的入口调整,最好用AB测试先测一下。
笔者梳理了首页各个模块及其中的具体功能点,调研了每个落地页承接的合理性,根据之前的流量数据进行了分类整合,拿出了一版方案,该方案目前还在探讨中,进一步结论或许会在复盘时输出。
一点工作感受
昨天跟姐姐还有她的朋友吃饭,聊起来她的朋友作为海归还处于待业状态,已经找了一个月的工作,各方面压力都比较大,连连感叹工作难找。聊天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他的目标并不明确,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感觉只要能学到东西做点事情就行,但具体的性质、内容却没有定下来。作为一名已经跳槽两次(QAQ)的小白,骨子里却认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比较清晰,初心一直是做一名产品经理,前期的各种挫折,皆源于对自己没有更深一步的清晰的认识,产品经理是个内容复杂的工种,前端、中台、后台、 TO B、TO C、用户、业务······之前一直认为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在于拆解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能力是可以复用到任何一个行业、一个公司、一条业务线上去的,但却忽略了其实工作本身的性质属性也是影响很大的一部分,用户端的前端产品和业务端的后端产品,在基础能力层级上可能是一致的,但在专业角度上可能却是差别巨大。之前JD的老板曾经跟我说,一个人的能力,是要分职业和专业的,作为服务人员,空姐和餐厅服务员都很专业,但却只会说空姐很职业。依我现在的理解,老板口中的专业和职业,指的是空姐和餐厅服务员本质都是服务员,但空姐的服务质量、礼仪要求相对更高阶;而我想说的是,空姐和服务员本质都是服务员,基本的问候礼仪等都需要具备并且差异并不大,但服务内容和方式却有很大的差异,因为工作环境、面向的用户人群基本不一样。放到工作中即是一个道理。
所以虽然很多人说,年轻人有无限可能,应该多尝试。但尝试的目的却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盲目的、没有任何重点的尝试。无效的尝试只会造成更多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做你有内心确定感的事,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不得不说自己还是幸运的,仿佛很早就知道想做的事是什么,但因为没有具体细化,仍然踩了很多坑,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通过踩坑也能够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以另一种方式更加清晰得认识了自己。
触类旁通的同时做到术业有专攻,不论年轻年老,都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