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作对你来说是痛苦的,那未来对你一定会越来越难,因为抵触情绪一定会让你的成长速度远低于那些享受工作的人,久而久之你必然落后。
如果找工作对你来说成为难题,那么未来对你也一定会越来越难,因为你不被社会需要,你的利用价值太低。
这样的你一定会陷入生存困境。
罗振宇向80后朋友提供了一个生存困境解决方案——“U盘化生存”,在这种生存状态中,个人不依附于任何组织,基于兴趣,打磨专能,与其他人进行时时协作,在市场中找到个人定价,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他认为未来属于基于用户体验的“手艺人”经济。
手艺人,即以手工技能或其他技艺为业的人。手艺人早已不单单指铁匠、木匠、厨子等匠工,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并可赖以生存,都可以被称为“手艺人”,如飞行员,插花师,英语老师。
手艺人的工作模式像极了U盘,技艺存储在个体本身,随叫随用,具有超强适应性。就像U盘一样,可随身携带,即插即用。
一、为什么“手艺人”经济是未来的王者?
1.技艺专业性强,难以被取代
无论是电工、木工、瓦工,还是歌唱家、钢琴师、英语老师等等手艺人,他们至少有一项专业技能,在这个领域比别人更擅长,被替代的门槛较高。
比如,一个专业电工不太可能胜任钢琴师的工作,而一名英语老师也很难完成瓦工的活计。手艺人的就业竞争范围局限在本行领域,而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必然在与全社会的劳动力竞争。
《机械公敌》是威尔·史密斯一部以机器人为主线的电影,英文名《I,Robot》,这部电影生动的描绘了机器人横行的未来生活。那时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个机器人从事基础劳动,机器人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社会上大量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大量人类失业落魄。
电影虽然是虚构的,但这种人类危机并不是完全的危言耸听。美国确实有个公司叫iRobot, 专门设计制造机器人,用于军事及家用。至2011年,iRobot已于全球销售逾六百万台家用吸尘机器人。类似的机器人正在逐步接管越来越多的人类工作。
如果说,在纯人类的竞争群体中,你都被打得落花流水,那么当机器人加入竞争队伍后,不知你还能不能讨到口饭吃。
我想未来最容易失业的人,就是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因为太容易被替代,被其他人类,被新发明的机器。随着人们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增长,过去的规模经济模式将逐渐淡化,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将依托于个性化的用户体验。因此,手艺人将凭着一身武艺,为大众提供独特的社交性服务,迅速赢得经济地位。
2.教育模式单一,人才类型雷同
中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弊端历来已久,以分数为导向,抹杀个性,一刀切。所以被“潜心”培养出来的我们,就像流水线上加工出来的玩偶,极其相似。看看每年大学毕业招聘季上的简历就知道,对用人单位来说,从海量相似的学生中挑选一个识别度高的人才有多难。
而拥有至少一技之长的手艺人,以技术为依托,最容易获得识别度,找到自己的雇主,自己的市场。现如今疲于低效率的人才选择,整个社会都迫切需要一批能够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手艺人。
而即便是手艺人也应该经常问自己:我与别的手艺人有什么不同,我的技艺在哪方面更有优势?怎样才能让我独一无二,具有不可替代性?
3.互联网助推,手艺人占山为王成为可能。
首先,在互联网时代,手艺人不再是旮旯角里的神秘人物,只要他有真材实料,就不容易被埋没,这让手艺的学习和传承都更为方便。而手艺人本身也可成为传播的节点,通过社交平台将自己与世界产生链接。
其次,当受众基于兴趣更加细分后,手艺人即可凭借自身技艺、人格魅力,在特定领域积聚人气,当知名度,影响力累积够多,即可在互联网上称霸一方。
二、怎样才能成为出色的手艺人?
我认为应该具备3个要素:
1.对手艺执着的爱
出色的手艺人会将自己的手艺延续一生,对他们来说,做自己的本行已远非兴趣所致,而是执拗、深刻的爱让他们一直坚守。
开出租车的人,和职业赛车手虽然都有开车的手艺,但开出租车的人十有八九为生计所迫,谈不上爱,甚至连兴趣都没有。而职业赛车手十有八九都爱的不要不要的,爱的根本停不下来。有爱,才有动力,有动力才会做的更好。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出色的手艺人,最好选个有兴趣的领域开始学习,刚开始没那么爱,没有关系,坚持去做,当你做的越来越好,得到乐趣就会越来越多,自然会慢慢爱上。
但如果你真的尝试了,坚持了,却怎么也爱不上,那么就放弃吧,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未来你也不会有大的出息,还不如去重新选择一个你爱的领域。
2.打磨出超凡技能
手艺人本就靠手艺吃饭,手艺不好,一切免谈。Practice makes perfect 。
罗永浩说:未来个人和企业的成长方向是:只做一件事,把它做好、做绝,“一针顶破天”。
手艺人当只做一件事——打磨技能。而这是个枯燥而漫长的过程,漫长到一辈子不停歇。
著名“手艺人”郎朗的钢琴弹的足够好了吧,世界大师。而要知道即便到现在郎朗每天至少花2个小时,专门练习最基础的指法,他依然在打磨技能。
同样是做面包的手艺人,有的人就做了一辈子普通面包,而有的人成了世界顶级糕点大师,手艺高低直接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所以潜心打磨你的手艺吧,无论你选择的是什么,让它精益求精,靠近巅峰,至少胜过大多数的人。
3.利用互联网,让别人更容易找到你
有个传统的宣传理念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而如果你的酒只想卖到方圆几里,这样想当然没问题。而现如今以互联网做纽带,全世界都连成了一片网。你的酒卖给当地人,和卖给全世界的区别,可能你只需开个网络账号而已。
互联网上的宣传并非一定要有专门的策划团队,但至少你要成为网络世界里的一个节点,不丧失链接其他节点的机会,让别人在需要你时容易找到。
所以永远不要切断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扩音器,让它将你自己,你的技艺,你的作品传播的更广。
我想,做到以上三点,你一定会成为优秀的手艺人。
能够享受工作,不缺钱花,潇洒自由。
弗吉尼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林夏如说:很多人怪这个世界不完美,以此为借口不努力、不去寻找人生方向。这种沮丧感可以理解,但无论世界局势如何,你都得拥有一技之长,成为能在某个领域做出贡献的人。
三、做更高阶的手艺人
但我告诉你,这绝不是最理想的“手艺人”。最高阶的手艺人,应该是“脑艺人”。
这个名词是我自己杜撰的,即以“大脑技艺”为生的人,从事脑力劳动,以售卖知识、作品为生。
知识作品的生产资料是大脑,生产过程是一次性投入时间和脑力,而一旦完成却可以大量、几乎零成本复制,无数次售卖。比如作家,设计师,作曲家以及所有涉及到版权,知识产权的内容创作家。
脑艺人具备手艺人的所有特点,但比手艺人更为牛掰的优势是: 脑艺人依靠复制作品可以产生大量“睡后”收入。相比传统手艺人的计件工资,脑艺人更容易获得财务自由,人生自由。
我想把自己打磨成个“脑艺人”,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