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写了几天,都在讲写字,讲决心,讲坚持,讲方法。我今天,要写点其他的。
一想到写点别的,不自觉的,脑子里就钻出吉本芭芭娜这个名字。
吉本芭芭娜
几年前,偶然在书店看到一本叫《厨房》的书。虽然我一向的习惯是要查豆瓣,然后再当当上下订单。那天却鬼使神差,这个简单的书名一眼就吸引了我。对作家的名字也不熟悉,可是因为我对厨房的莫名的好感,就把这本没有拆塑封的小说买回了家。
这就是我和这本书之间的缘分吧。
当时我还一个人住在自己的小屋里,卧室有个玲珑的飘窗。坐在自己缝制的坐垫上,煮一杯咖啡,在香气萦绕中拆开塑封,然后就沉浸在了吉本芭芭娜的厨房里。
她的文字有日本人特有的细腻温婉。让人隔着书页就能感受到冰箱轻微的震动,街心公园湿润的空气,女主人公樱井美影低落又被唤醒的心灵。从美影的外婆离世,到男主人公田边雄一那个像星辰般耀眼的变性妈妈的离世,他俩互相搀扶,紧紧依偎在一起,从死亡中捡起心情,缓缓上路。
我一口气看完,像刚和老朋友谈完心一样。仿佛有一道暖融融的光,温和地,像余晖一般照进我的心里。
吉本芭芭娜写的文字,全部都和死亡有关。
不是可怕的那种,是我们随时都会遇到的,亲人的,朋友的,离开。是命中注定的每个人的归宿。
许多普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不由分说地被推到死亡面前与它对视,一下站在那条穿越生死边界的跑道上,所有的心情疾驰而过,不可描述,无以托付。离开日常的喧嚣,悬浮在半空,不知该如何落回凡世。
三年前的圣诞节,一个瘦高的微笑着的女孩来参加我们的晚会,事后我才知道,当时28岁的她正在治疗白血病。后来听到不多不少的消息,她很坚强乐观,在病床上一直期待等病好了要去很远的地方,帮助更多的人。
直到有一天,有人给所有关心资助过她的人发来信息,若有感动,可自发前往邛崃参加她的追悼会。我其实,并不认识她吧,那天却开了几十公里的车站在了她的追悼会上。
没有鞭炮,没有哀乐,基督徒的赞美诗在晴好的阳光中飘荡。站在那里,好像能看到时间和灰尘一起悬浮在空中,岁月依然静好,虽然她再也看不到。
我想象空气中,有她的守护精灵带她飞往高处。
那死亡另一端的世界,究竟是何样?我不曾惧怕,却充满疑惑。对我来说,十几岁时便确认了对死亡的无惧,却也正因此一直执迷在何为意义的困境中。每每面对死亡,除了不能相见的不舍,便是周而复始的更深更深,深到无法触及的深渊中的疑惑。
为此,我在宗教中寻找,在哲学中叩问,在梦境中思索。然后,又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忘记这扑朔迷离的意识,恢复平凡人的生活。
当人经历一次死亡,大概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心理变化吧。好像心里被挖去了一块肉一样,强烈的感受带来的苦恼、孤独、疑惑,甚至会让人难以忍受。即使表面平静,内心依然暗流涌动。不管是分离带来的不舍,还是意识到自己最终也不过如此的不安。带着这样的情绪,我们始终要回到人生的跑道上,毫无阻碍地被时间拉着滑向未来。
走过,明了,放下,这个过程,或长或短。
吉本芭芭娜的文字,就是在倾诉这样的过程。轻轻地,没有那么重那么狠,仿佛说出了你无法表达的所有情愫,又仿佛什么都没说。
她牵着你的手前行,用她的笔。
所以你会觉得,她写的就是你,所有的文字离你那么近,没有恢宏的场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所有事情的发生,都让人觉得顺理成章。没有终极的大道理,她只用她的笔触说出你想说的,你想要的,你盼望的,轻妥的救赎。
在《厨房》里,美影的家人纷纷去世,留下她一个人在这个世上。
田边雄一在美影的奶奶常去的花店里打工,经常听奶奶提起这个孙女,便和妈妈惠理子在奶奶去世后邀请她去他们家里住。惠理子表面是个光芒四射的女人,而实际上,却是雄一的妈妈去世后,由爸爸变性而来的新形象。
和我一样,美影喜欢厨房,而让她决定留下来的,就是因为雄一家有一个极好的厨房。
美影每天在厨房里练习各种美食,她孤苦伶仃在这世上生存的心,渐渐被安慰与包容。他们三个就这样静静地生活在一起半年,直到美影找到了美食助理的工作,重新坚强到可以独自生活,搬离了他家。
而不期而至的惠理子的离世,让美影回到那个房间,她和雄一在面对死亡的无助中浑浑噩噩,用迟缓却深刻的理解,彼此抚慰。两颗孤独的心,不由自主地互相依偎和搀扶着,渐渐变成了一个整体。
我们这等普通的人,没有多大的力量,可以气定神闲地面对死亡,或哀嚎或长叹,或悲凉或无助。而在我们犹疑生命的意义为何的时候,一点小小的微光,或许就会触动起继续前行的勇气。
甚至不只是面对死亡。当生命陷入迷茫,感情遭到背叛,情绪陷入低落。这所有的时候,在人生的戏码中反复上演的时候,我们都可能因为一个微笑,一抹蓝天,一片浮云,一杯咖啡,得以收拾心情,破壳而生。
“像深藏在眼瞳深处的一个尖锐物,暴露在风中后,眨眼间变得冰冷”
一个无法言说的心情,就这样用一个具象的画面描述得明明白白,让人即刻会一身寒意。
“昨夜犹如一场大梦。我恍恍惚惚爬起来开了灯。窗外,飞舞的雪花洒落在轮廓分明的群山上,树木在风中瑟瑟发抖,呜呜作响。室内则暖和得稍嫌热,周围洁净而明亮”
这世上所有一切的磨砺,如死亡的黑暗一样掠夺过我们的身体,最终又离我们远去,不管以何种方式。
这就是成长。
吉本芭芭娜把这些情景,都放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浅显的,朦胧的,淡淡的。
像一场促膝长谈之后,你发现,在人生那幻化多样的可能性里,苦难只是墨彩稍浓的一笔而已。惧怕或许会有,沮丧与不安也如影相随,但是,终会走到光明处,微光必带你前行。
心里,便坦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