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旅游必然逃不过校园之旅。我们选择了哈佛大学和mit作为这次必须要去的朝圣之地。
第二天一早,我们简单研究了一下路线,选择从酒店附近的公交去哈佛大学。车子到了终点之后,往前走几步就是哈佛的门洞。之所以不称它为门,因为实在离国人理解的校园大门有天差地别。虽然和路人确认再三,同时门洞上面的哈佛校徽也明确无疑地表明这里就是目的地,我们却始终有种偷入的感觉。哈佛犹如高傲耸立的城堡,而我们就像一群无意闯入的游民,偷窥着这里的富有。
因为偷窥,所以小心翼翼,所以蜻蜓点水。我们沿着校园的小径,一路参观了中国校友的赠碑,哈佛老先生的塑像,如同魔法世界般的哈佛图书馆,有着白色塔尖的纪念堂......攻略上的景点存在于这方圆不大的围墙之中,我们一一都到此一游了。可是一直到乘着地铁离开,哈佛对于我还是陌生的,来与没来竟没有差别。哈佛我真的来过了吗?时至今日回想起来,哈佛还是模糊的。在它的校园中,我没有感受到开放、自由,它礼貌而高贵地排斥着所有的仰慕者。
离开哈佛,下一站就是mit了。mit很大,相比哈佛的古老建筑,各种现代化的建筑在这里比比皆是。因为靠近港口,mit还保留了一部分原有的仓库。这边是红色砖瓦的仓库和烟囱,另一边就是白色玻璃幕墙的新式建筑。没有统一风格的房子构成了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地铁出来,就遇到了mit校园的志愿者,他们提供免费的校园tour,缺点是一天只有三次还不四次,是定时的。因为离下一次校园tour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问学生要了它的校园地图,选择自助校园游。也许是因为地铁口的这个安排,我对mit的好感瞬间飙升。这才是主人翁的欢迎心态啊!
作为一个敏感的文科生,从踏入这里的边界开始,我感受到的是mit的一种无言的骄傲与自信。mit似乎很清晰地了解游人的心态,标志性建筑物mit大楼是必须要合影留念的,于是它在大楼前保留了硕大的草坪,算是非常的贴心之举。总之,这一次理科生的直白击败了文艺范的含蓄。
如果用蔬菜来形容这两所学校,哈佛就是一颗包心菜,核心是如此重要,所有的叶子都愿意紧紧围绕着它而成长。而mit就是西兰花,从一根茎出发,各自发展出自己的朵。这是我最直观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