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教与学的分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恐惧的驱使,如果教与学分离,其结果是:老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
这一章,帕尔默博士告诉了我们一个潜藏的整体,要求我们全面认识世界,自我的局限和潜能,以及当事物限于分离我们应该怎么办,他还提到了课堂教学中的悖论。悖论原理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认识方式,它是一面透镜,透过它,我们可以对促成优良教学的个性与人格有更多的认识。
他对待教学的态度不是采取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而是采取很辩证、很全面的观点去认识。他归纳了5个悖论式教学原理:
我从30年教学生涯中获得的知识,就是每一节新课开始,我都觉得自己还是个新手。
帕尔默博士既看到教师已经掌握的知识,也注意到教学30年后仍然要挑战未知的领域,而且新手可以渐渐向丰富教学经验转化。
我的内在的、隐形的自身认同感,也只有在与外部可见的“他者”相遇,从而证明其自身时,才被人知晓,甚至被我自己所认识。
虽然帕尔默博士强调自身认同,但他认为自身认同感必须建立在自己与他人产生联系时才能体现出来,甚至要通过别人的眼光、评价来使自己发现自身认同。
这个问题比较抽象。我想举例子说明。很多阅读过刘良华老师著的《教育自传》的老师,一定不会忘记他在描述自己成长过程中,也描述了童年时尿床、和母亲到菜地采摘别人种的蔬菜的一些琐事。许多老师认为在《教育自传》里写这些不怎么“光彩”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气,若换成是自己也许没胆量写。但是,我们看完这本书后,丝毫不会抱着嘲笑、蔑视的态度,相反,我们被他尊重事实、坦诚相待的态度所深深折服了。刘良华老师本真、坦率的个性跃然纸上,一定还给许多老师留下很深的印象吧。正如徐莉老师提出“能说的都不痛”的经典理论一样,说一定是说给别人听的,也就是必须与“他者”相遇。而敢于说出来的一定是已经获得自身认同的内容,因此心就不痛。
好的教学来自自身认同而不是教学技术,但是如果允许我的自身认同指引我完成一个完整的技巧,那么技巧能够帮助我更充分地表达我的自身认同。
帕尔默博士并没有把自身认同与教学技巧对立起来,相反,他强调好的教学应该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我曾听说过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一位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孝敬父母这个知识点时,他提出要给同学讲个故事。故事的内容大体是一个孩子在母亲的含辛茹苦、细心照料下慢慢成长了。孩子工作后,经常帮助家里做家务,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特地要求要为母亲梳头,说着说着,老师的眼里闪着泪光,并给学生一个悬念,问道:“你们知道这个孩子是谁吗?”最后,他告诉学生的答案竟然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意料,这个孩子就是他本人。这样的教学效果也许会让学生永生难忘。因为这位老师并不是靠一味地说教,采取巧妙地采取讲故事、留悬念的教学技术,很好地表达了他的自身认同,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教学总是发生在个人与公众交汇的地方,而且如果我想要做好教学,我必须站在对立事物的交汇点。
帕尔默博士既强调教师要允许有个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同时思维应该开阔、多元,能包容或接纳与自己不同的其他人的意见,这样才有利于促进教学。不知我的理解是否准确。
智力工作伴随感情同时存在,所以如果希望开启学生的思想,我必须同时开启他们的情感。
前几章里,我尝试纠正我们对待教学的一些不平衡。帕尔默博士的观点也许可以说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教学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