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做一个聪明人,世间有太多的解读。但是大多都解读的过于片面简单,比如智商高的人是聪明人,情商高的是聪明人,比如处 事圆滑的人是聪明人等等。很难说这些解读不对,但是这些解读都不是一个清楚的概念,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看或不看没什么区别。
做一个聪明人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去考虑:
1. 能抓清楚概念
一个人无论多强,无论是否在某个领域早已是顶级专家,当他面对一个他完全没有概念的领域,本质上他与白痴无异。
这点可以看看百度,在搜索行业绝对的老大。跨界做了很多失败的案例。比如百度外卖,百度有啊。对“创见”这个概念有着错误的理解,所 以常常被烂主意所震撼。
想象一下那些脑子里没有“样本有效性”这个概念的人,会多容易被各种乱七八糟的“调查报告”所欺骗?新闻里天天都是这些东西, 所谓的洗脑,很多时候就是欺负人家读书太少。
想象一下那些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没必要存在的概念人生活有多凌乱。“根本没必要存在的概念”的例子其实也很多,
2. 建立正确清晰的概念之间的联系。
所谓思考,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建立那些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概念是必要、清晰、且准确的,它们之间的关联也应该是准确的。
概念之间的关联,除了我们天生就倾向于寻找的因果关系之外——因为这是我们存活的根本能力——还有“相 关性”。很容易想象,只有那些认真学过统计概率之后的人们才常常严肃且认真地考虑两个概念(事物)之间的正相 关、负相关之类的联系……
所谓的聪明,在我眼里,其实只不过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正确、有效知识的总和。至于“智商”么,在我眼里都是完全没必要存在的概念 ,这个概念对人们的成长完全没有帮助,只对人们认为自己可以不成长,或者不可能成长有巨大的贡献。
3. 属于自己的系统方法论。
所谓“更聪明”,在我眼里,只不过是“学习能力强大”、“学习速度惊人”。这些人都是有不断总结、迭代的方法论的。
比如,那些常常审视自己思考质量的人,都会很认真地定义自己所使用的概念:
这个概念有必要存在吗?
它指的究竟是什么?
反过来,它所指的究竟不是什么?
它与什么类似?但有什么不同?
使用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错的时候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这就是方法论的一个例子。今天的学者们有完整的方法论,叫“科学方法论”。管理专家们都有属于自己的, 但结构清晰,效果显著的方法论。有正确方法论的人,成长更快。
4.具有成功经验。
什么叫成功经验?不一定非得像马云,马化腾那样的。
那些有作品的人,就是“成功人士”,他们已经做出像样的东西,“成功”的程度不一样而已,而他们的成长速度一定很快、更快。更 为重要的是,要看这些人的多个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差异,基本上就是他们进步程度的展现。
另外一个判断方式是看他有无长期持续做的事情,然后去看他做得如何。懂得长期持续做事的人,通常不笨,也通常没办法做不好那件 事儿。
——看清楚框架做一个更聪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