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醒悟
这一章中,作者首先讲了,我们和大脑之间的主仆关系:大脑并不是人的主宰,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
作者为了阐述这个观点,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用自己的精神战胜了自己的精神病”;
一个是奥利地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他是《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一生悲惨,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集中营。而他经历了各种非人对待后,仍然十分热爱生活,并且明白了一件事:“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已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所谓的“运用心智获得解放”,就是你要成为大脑的主人,而不是大脑的奴隶。
什么是心智呢?
作者说,心智就是一个人过往获得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维模式)。
心智这东西“上不封顶,下无保底”。心智一旦开启,就可能因为学习而像病毒一样疯狂发展,与此同时,“学习能力”也会相应地大幅增长。
为阐述这一点,作者举了他初中二年级花10元钱报名参加计算机学习班的经历。在并不知道学这个有什么用的情况下,作者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多年之后,作者在编写《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的过程,用上了当年学的计算机知识。1984年不知有什么用还是学了的计算机知识,到2003年作者的《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上市,10元钱的付出换回了百万元的汇报。不到30年的时间里,这个投资回报率超过了百分之一千万。
在生活中,尤其是在今天功利主义驱使下,我们去学习一项技能,或者读一本书的时候,人们首先先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
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决定学习的人,作者称之为“甲”;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的人,作者称之为“已”。
“甲”类人相信“技不压身”的道理,所以这类人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从不去想“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只管认真去学。许多年后,他自然而然能够找到曾经学过技能的用处。这样持续学习的经验慢慢成为他心智的一部分,这部分就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终身学习者”。
“乙”类人永远不知道某项技能对他有什么用,因为他从未认真去学过某项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类人的口头禅变成了“当初不懂事,要是学过……就好了”。尽管如此,然而当再次有机会时,他仍会放弃,除了“不知道学这些有什么用”之外,他还会给自己再加一个理由“现在学也来不及了”。经过长期积累,这种拒绝学习的判断,已经渐渐融入“乙”类人的心智。
看到最后,你会惊奇地发现,“甲”选择学习,“乙”拒绝学习,两类人作出不同行动的原因居然是一样的:不知道学那东西有什么用。
但是不同的行动当然会有不同的结果,“甲”类人成了终身学习者,学习能力越来越强,成长速度越来越快,“乙”类人成为拒绝学习的人,渐渐被这个时代淘汰。
生活中,你会发现“乙”类人远远多于“甲”类人。如何避免自己成为“乙”类人呢,这需要心智的力量,同时也需要我们活得不要那么功利。因为,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没用,只有你学了才知道。
·END·
Jeneer:喜欢读书、写作、跑步、健身的高校教书匠,和我一起阅读,从管理自己开始,努力成为时间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