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行走成为一种热词,我却要试图为之降温
我们是否走得太快,该停下来等等灵魂?
一个语文教师,竟成了贩卖知识的人
这是否斫伤了我们的心灵?
我在自问,也在思考。
这个思考源于一节平常的复习课。本是讲卷纸上的阅读题,讲完后发现后面有个作文题目静静地等待我的“青睐”。照常理,还有几天考试,背书、讲题已让时间显得捉襟见肘,自然不会布置作文,课堂上也绝不舍得“浪费”时间来讲作文。
可我凝视了这个题目几秒钟,忽然改变了主意——这个题目触动了我的心:《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走》。是的,题目中的“慢慢”让我不停向前奔跑的脚步缓了下来。那一瞬,我便自问:我是不是太过匆忙,只去追赶,却忽略了感受?
教室里很静,学生有些疑惑地看着我。我抬起头,微笑:“同学们,刚才的安静,你们有没有感觉,这时间怎么好像慢下来了?一直喧嚣的思想给灵魂让出了空间,我们的心灵澄静而明澈,你会感觉,你离自己更近了。”我看到了学生眼中的深思,这种与智慧相关的启迪,会让学生一步步走向洞明。
“慢,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开始入题,“下面的一个作文题目就让我们感受”慢“的美好。”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走。
“‘慢慢走’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呢?”我从这个关键词入手解析题目。
“是细细体味生命的美好。”
“是静静享受生活的美好。”
学生一下子把握住题眼,“细细体味”、“静静享受”就是“慢慢走”的非常好的诠释。我欣慰于学生的体悟和表达。“那么,‘在岁月的堤岸‘是什么意思呢?”我引导学生思考前面的状语部分,让学生对题目有整体的把握。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我们就是行走在河边堤岸上的行者。这个题目就是告诉我们要慢慢地去感受行走时看到的风景。”我不禁惊异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了。这是非常恰切的表述,“长河”、“堤岸”、“行者”,历史,人生,人类,三者如此和谐地共存,而又共同前行。学生精准地理解了题目的含义,然而,这个题目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很有难度。这种抽象的词语,如何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真实感受联系起来呢?
我继续和学生“慢慢走”。“你们觉得‘慢慢走’会让我们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呢?”
“慢慢走会让我们看到平时看不到的东西。”这个点找的不错。
“比如说什么?”我含笑启发。
“比如妈妈头上的一根白发。”
“做饭时显得有些佝偻的背影。”
“眼角的细纹。”
“粗糙的手。”
“还有疲惫工作后有些蹒跚的脚步。”
学生争着回答。我发现,学生想到的这些大多与母爱相关,思路有点受到局限。这种局限性与学生阅历的缺失和平日对于素材选择的不愿求新有关。于是,我给学生时间思考,静静地去想,当我们放慢生活的脚步、学习的脚步,心灵的脚步,还会发现什么呢?
学生认真思考,我也对话自己:教学的路上我行走匆匆,不停地刷题,讲题,每日入睡都是一身疲惫,第二日又重复同样的生活,我有多久没有和自己对话了呢?在课堂上,我似乎成了一个贩卖知识的人,任灵魂沉睡,任岁月流转,任精神荒芜。似乎太久了,我疲惫于繁杂的琐碎的事务中,激情消磨殆尽,思考敬而远之,教学平淡如水。当教育者的心灵荒芜而贫瘠的时候,他所传递的情感自然是干瘪无力的,是冷漠空洞的。我自觉自己在行走,且迅速,然而,疲于奔命的是我的身体,我的灵魂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我的内心暗流汹涌,学生的思想又有怎样的波澜?在我给学生思考的“慢慢走”的时间后,学生会回馈我怎样的精彩呢?我隐隐有些期待。
“还会发现平时没有关心到的事物。“
“这种说法和‘平时看不到的‘不一样吗?“这个学生和之前的学生所说的内容只有一词之别,这两个词一样吗?我在问学生,也在问自己。
“老师,不太一样,‘看不见’只是一种客观的没有看见,而‘没有关心’是和自己内心的情感有关。”学生竟然能够体察到这两个词的细微差别,我再次对他们刮目相看了。
“比如什么呢?”
“听到奥运会上奏响中国国歌的时候,会想到中国那段艰难的历史,奋斗的历程。”
“下课着急出教室忘记摆桌椅,回来后发现同桌帮我摆好了,会想到同学的友谊。”
“看到以前的老照片,会想到童年那段美好的时光。”
“坐车的时候,看向窗外,用心去看,会发现那些风景非常美。”……
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心灵敞开了,视角宽广了,我再加以提炼:“我们从以前未曾看到、未曾关心到的细节中不断体味,获得的感受都与美好相关,在岁月的堤岸上慢慢走,我们的情感会更加细腻,我们的目光会更加温柔,我们的心灵会更加敏感,你会看到花开的姿态,你会听到草长的声音,你会读出落日的期待,这是自然的恩赐;你也会感受到亲情的温度、友情的纯真、人间的真情,这就是‘慢慢走’的魅力。”
本要一带而过的作文题,却让我学会了“慢”的艺术,何其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