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总有人勤勤恳恳得学习,苦心钻研数理化,成绩却总这么差。我曾也是其中一员
记得高中的时候,老师不断强调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理科天然的分数弹性,以及重量级的150分值(2015年高考),于是乎当时高中数学老师天天念叨:“得数学者得天下”。我也是奉其为真理,每次学数学前都会在心里默念这句“圣旨”,即便二次方程多么难算,三角函数多么抽象,仍然靠着意志力强行去解题。但是花的时间越多,越是看错题,算错题。
意志力这玩意儿,着实是把双刃剑,当你比别人更加费力的工作/学习,却依旧没有成效时,仍然靠意志力和一成不变的驱动力去埋头苦干,只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因为进入一个领域,哪怕对该领域没有一点兴趣,经凭意志力,也完全可以耍常人一条街,但是一段时间后就会陷入瓶颈区,你会发现不管怎么努力,对结果似乎都没有帮助,这个时候你就很容易失去兴趣,意志力会加速失去兴趣的速度。一开始意志力可以帮助你进步,但是一旦到某个临界点,越是使用意志力,情况越是糟糕。
从事一个长期要面对的智力活动时,千万不要轻易的使用你的意志力,否则就如同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比如:在一开始工作/上课时,不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保持身心愉悦,美滋滋得去工作就行了。如果一开始就让自己的身心超负荷运作,怎么能保证在未知来临的时候(比如加班),意志力这块电池还有剩余的电量呢?
如果你正在努力中,一定要认识到“越努力越不幸”这个恶性循环,即便现在的你已经品尝到了意志力带来的甜头,也要对这把双刃剑再三提防,其实所有的优势都存在隐患(详见“得到”第369期“优势反制”)不要等到吃亏后才同韩信那样发出感叹:“成也萧何,敗也萧何。”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肆无忌惮的利用意志力呢?
1.姿势正确的锻炼。 在姿势正确,确保肌肉安全的前提下完全可以靠意志力来保持锻炼的长期进行。更加复杂的脑力劳动就不一样啦。
2.短期的奋斗。 在考试临近时,抱起佛脚来也不会感到特别累,毕竟有个明确的近期时间期限,考完试,该这么浪就这么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3.有喜欢的事作为调剂。 这样做或许不会提升对这件事的好感,但一定会降低对其的厌恶感。做无聊之事时,人的脑电波会呈现α波形,此时最容易昏昏欲睡,或者神游天外。能另你亢奋的事会将你的脑电波接近嘎玛(音译)波形。 这样一来一回,脑电波就趋向于β波形,这种状态下,脑细胞比较活跃,但又不至于亢奋到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