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爸爸坐在沙发上在给儿子喂苹果,突然沙发底下传来音乐声。爸爸问,什么声音啊?儿子说,是沙发底下有个音乐会。这位爸爸就因为儿子的这个想象力,写了个儿童故事《红沙发音乐 城》。
一位爸爸带女儿去医院,女儿说,医院里有很多病菌吗?爸爸就凭女儿的一句话,写了儿童故事《病菌集中营》。
还有一位爸爸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可是他三次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这位爸爸,为了将读者的信保存好,专门买了好几套房子存放。他将儿子带回家自己教,培养成身价过亿的出版社CEO。他还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方式,将女儿培养成被美国六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的学霸。
以上所说的爸爸都是一个人,他就是“童话大王”郑渊洁。为什么大家称呼他为“童话大王”呢?因为他从1985年开始,就一个人承包了写《童话大王》的月刊,坚持写了三十三年,销售多达一亿五千万册。他还坚持公益事业,给灾区孩子捐款150万元。他是作家、慈善家、导师、演讲家,是所有人都“童话大王”。
他将自己对孩子的育儿心得,开了一门课,叫郑渊洁家庭教育课。后来,在儿子郑亚琪的公司出版成册,就是今天的这本《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他的育儿经和他的童话一样,耐人寻味,值得所有父母一读。
为何郑渊洁能将孩子培养得如此优秀呢?他有三个秘密武器:教育学龄前宝宝、孩子的特点以及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一、学龄前的教育,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就是孩子三岁前很重要,能决定孩子长大了成为什么样的人。
郑渊洁认为,孩子学龄前的教育很重要,就如同大厦的地基,没有良好的地基,人生这座大厦就会倒塌。
那学龄前儿童需要学习什么呢?英语?还是古诗词?都不是!
郑渊洁认为,父母首先就是要保证孩子的安全,让孩子远离伤害。他特地编写了《皮皮鲁送你100条命》,给孩子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还编写了《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给孩子正确进行性教育。并在央视做节目,教给所有孩子一句护身符级别防性侵震慑语:我还不到十四岁,你想坐牢吗?
真希望所有孩子能看到郑渊洁的书,远离伤害,一生平安。
郑渊洁认为,学龄前儿童不需要学习任何技能,只需要家人的陪伴、玩耍以及养成好习惯。养成吃早饭、喝白开水、饭后刷牙、每天大便一次、便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甜食、阅读等习惯。为此,他还为孙女写了《郑渊洁十二生肖童话绘本》,十二本书,十二个好习惯。
现在社会上各种儿童早教层出不穷,是因为他们明白,孩子的钱最好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想要赢在起跑线上。
而郑渊洁认为,欲速则不达,就算孩子现在会背100首古诗,也只是机械记忆,并不理解故事的含义。这样的教育只会害了孩子,摧毁他们的童心和想象力。而童心和想象力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是一个人成功的秘诀。
二、孩子的特点,你知道吗?
每个孩子都有三个突出的特点,父母要知道并能研究透彻,才能培养优秀的孩子。
孩子的第一个特点是,模仿能力强。
也就是说,大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就是这个道理。
家庭教育中,父母说一百句还不如做一次。我真正理解这句话是在我儿子四岁的时候,我想让他早睡早起。可是不管我如何跟他讲早睡早起的原因和好处,他还是无动于衷。直到有一次,我们因为第二天有事,所以那天晚上睡得早,孩子竟也跟着睡了,第二天早上还跟着我们一起醒来。
怪不得郑渊洁说:“家庭教育不是管理,而是示范和引导。”
孩子的第二个特点是,逆反心理。
就是说父母越让孩子不要做,孩子就越是好奇,想要去实践。郑渊洁的女儿之所以喜欢上学,他正是利用了孩子的这个特点。从女儿小时候开始,郑渊洁就和她说不用上学,老师都是妖怪。他的女儿反而认为学校是好玩的,妖怪也是可爱的,从此喜欢上学。
孩子的第三个特点是,想象力丰富。
郑渊洁认为,他能坚持写三十三年童话,和他的想象力有关。直到成年后,他还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会把家人买的鱼想象成龙王的女儿,并要去放生。家里人不说他胡闹,反而支持他的看法。
他对于孩子的想象力极大地赞许并肯定,他创作的儿童故事《红沙发音乐城》,灵感来源于他儿子把沙发下的收音机,想象成了沙发底下有个音乐会。
三、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郑渊洁和他的爸爸、儿子都才小学文化,可是他们却都是人生赢家,秘诀就是他们都有自学的能力。他认为,自学有两个关键,一是要有阅读的习惯。二是对这件事有兴趣。
郑渊洁认为,爱阅读的孩子,不管学习成绩如何,长大以后肯定会有出息的。郑渊洁的爸爸、儿子、女儿都是热爱阅读的人,他的爸爸80多岁了,还经常看书。
让孩子爱上阅读,第一本书是关键。第一本书一定要有趣好玩,能让孩子感兴趣。比如,现在流行的机关书,可以打开,可以伸展,可以发出动物的叫声,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自然就能专注了。
都说兴趣最好的老师,如果再加上阅读,那么自学完全不在话下。现在很多人,毕业了就不再学习,以为拿了毕业证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殊不知,现如今社会竞争激烈,不学习等于原地踏步。正如郑渊洁所说:“人真正的毕业证书就是死亡证书。”我觉得特别有道理,不然也不会有那句“活到老学到老”的千古名言了。
育儿的经历其实是父母的再一次成长,我们一路打怪一路升级,学习如何更好地做合格的父母。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人,那我们首先就得成为优秀父母。少说多做,用积极乐观的行动去影响孩子,与孩子一起合作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