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的一个感触,如王尔德那句话所言,“不够真诚是危险的,太真诚则绝对是致命的。”
亲眼看到的、听说的,原本你侬我侬,最后反目成仇的事情不算少,只是最近知道的一个故事,特别让我感慨。
同事的朋友本职相对清闲,这几年在外面与别人合开了培训班,还入股了一家餐饮店,副业收入妥妥超过工资。
时间久了,那位老兄有些飘了:
翘班出去顾生意,一件很简单的工作都弄得乱七八糟;
在办公室里吹嘘,靠副业不到半年挣了20万,学区房指日可待;
不时询问谁家有小孩需要上培训班,请同事到他入股的餐饮店吃饭。
……
话传到老板耳朵里。
正好前阵子公司在砍人员预算。老板找他面谈,开门见山地劝退。
他慌忙解释,培训班赚的钱其实没多少,况且不稳定,餐饮店自己只是小股东也分不到多少钱。然而,考勤记录上密密麻麻的迟到早退,足以说明他没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大家听说后,都觉得他挺倒霉。
本来么,闷声发大财多好,偏喜欢与人掏心掏肺。
可事实如此,有些人谨小慎微,看似唯唯诺诺,没准平步青云;有些人说话大刀阔斧,看似真诚,一不留神就大难临头。
因为真话,从来不是可以随便说的。
02
你身边估计也有这类人:
没太多交情,什么大事小事都一箩筐的告诉你。
“我工资才XX你说低不低?”
“我最近看上一家公司某某岗位”
“我要是领导,这次业务重组就把那几个部门全部裁了。”
坦白讲,我挺害怕这类人。
且不说交浅言深,很多人自以为句句坦诚,殊不知,不看说话对象、不看时机、不认清自己身份,这不明摆着在地雷区撒开大步狂奔么?
不由想到一个故事。
宋真宗驾崩后,年幼的宋仁宗即位, 章献太后(也就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垂帘听政,实则独揽大权。
日子久了,刘娥就想效仿武则天,甚至穿上龙袍上班试探群臣反应。
她拐弯抹角地问参知政事鲁宗道,“老鲁啊,你觉得武则天咋样?”
鲁宗道脱口而出:“这女人就是唐代的罪人,把大好江山都搞垮啦!(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刘娥无语,却也没敢拿脖子硬的鲁宗道怎么样。人家的地位毕竟相当于副宰相,对整个朝廷举足轻重。
相反,当你人微言轻时,表达一些不符合身份的言论,就容易被啪啪打脸。
就像前几年那个极具争议的新闻。刚加入华为的北大毕业生给任正非上了一份万言书,大谈华为的发展战略,结果被辞退。
咨询专家刘润有句话,大象过河,无需策略,踏水而过。
说得特别到位。
你想啊,凭借大象的体积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哪怕躺着都淹不死。可如果你是一只松鼠、一只羊,你也学大象过河,那不找死么?
连自己几斤几两都没弄清楚,就说出重磅炸弹一样的话。
这不是真,这是蠢。
03
不得不说,“界限感”是混职场的必备品。
什么叫界限?用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的一句话说,所谓界限,就是到那里为止的意思。
这几年我看过不少活生生的教训。
在办公室无意吐槽,转眼传到上司耳朵里;
公事私事混为一谈,弄得里外不是人;
员工直接敲Boss办公室门,反馈些鸡毛蒜皮的事。
而这其中大部分的窘境,都是由于丧失界限感导致的。
一旦丢失边界,局面就容易失控。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讲过一个有趣的现象。
两只刺猬在冬天想抱在一起取暖,由于它们身上都长满了刺,挨得太紧会刺痛对方,反倒睡不安宁。
可离得太远又冷得瑟瑟发抖,他们只好反复折腾尝试距离。
最终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
我一前同事说,他公司里有个员工,年终尾牙几轮推杯换盏后,忍不住与旁边同事称兄道弟,说起在以前部门领导一些让他看不惯的地方。
没想到,那位前领导刚好出差回来,当晚也来尾牙,就在他吐槽时从他身后路过,于是当场争论起来。
最后还是几个同事赶紧冲上前,各种劝抚才得以平息。
没有分寸,不看场合,你以为的“仗义执言”,或许只是没过大脑的乱说话。
04
不仅职场,说话的边界感,是成年人最重要的社交法则之一。
简单来说就2点:
1、不能啥都和别人说;
2、不能不看对象啥都说。
有个不常联系的朋友,特别爱评论他人的生活,在群里聊天简直毫无顾忌。
“你那男朋友啊,不是我说,早分就是赚到”、“这种脑残剧你也看?挺闲的嘛”、“你工资还没涨吧?我真佩服你,居然也能忍。”
时间久了,只要他一开口,群里顿时安静。
他却自以为这叫“以诚相待,忠言逆耳”。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果说,掏心掏肺可能被心怀叵测之人利用,那么,带有攻击性或者贬低对方的话,更可能让对方极度不适,从而误解了你的好意。
画家张大千曾画过一幅《绿柳鸣蝉图》,画上是一只大蝉卧在柳枝上,蝉头朝下,蝉尾朝上,作欲飞状。
齐白石见后,对张大千说:
“大千先生此画极为传神。不过,我以前画蝉,曾向一位农民请教,据他说蝉的头都是朝上的,极少有朝下的情况。当然,这也只是那个农民的一面之词,我也没亲自看过,也不一定对。”
后来,张大千在一次写生中仔细观察,发现树上的蝉果然是头朝上。
回来告诉齐白石时,齐白石这才笑着说:“我也观察过。”
张大千恍然大悟,原来齐白石为了顾全他的面子,故意假称从农民口中听说的。
有智慧的真诚,让人如沐春风;无界限的真诚,则伤人伤己。
最后我想说,任何美好的品质都必须有前置条件。话别说太满,人别熟太快,为彼此留出舒适的社交空间,也为自个儿留条后路。
懂分寸,知进退,方可撑起海阔天空。
—END—
相关推荐
老公的“前女友”总来找我,她想干什么
阅读 1197
2019香港优才计划,快至6个月移居香港
广告
婆婆,这是我家,我不上班就不能吃一个鸡蛋吗?
阅读 1794
办公室里常见的,但是你不知道的阴招和损招
阅读 4274
后妈给亲女吃素,给继女吃肉,二十年后才得知,贤惠后妈是恶魔
阅读 15799副业挣了20万,却没躲过这个潜规则…
01
最近的一个感触,如王尔德那句话所言,“不够真诚是危险的,太真诚则绝对是致命的。”
亲眼看到的、听说的,原本你侬我侬,最后反目成仇的事情不算少,只是最近知道的一个故事,特别让我感慨。
同事的朋友本职相对清闲,这几年在外面与别人合开了培训班,还入股了一家餐饮店,副业收入妥妥超过工资。
时间久了,那位老兄有些飘了:
翘班出去顾生意,一件很简单的工作都弄得乱七八糟;
在办公室里吹嘘,靠副业不到半年挣了20万,学区房指日可待;
不时询问谁家有小孩需要上培训班,请同事到他入股的餐饮店吃饭。
……
话传到老板耳朵里。
正好前阵子公司在砍人员预算。老板找他面谈,开门见山地劝退。
他慌忙解释,培训班赚的钱其实没多少,况且不稳定,餐饮店自己只是小股东也分不到多少钱。然而,考勤记录上密密麻麻的迟到早退,足以说明他没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大家听说后,都觉得他挺倒霉。
本来么,闷声发大财多好,偏喜欢与人掏心掏肺。
可事实如此,有些人谨小慎微,看似唯唯诺诺,没准平步青云;有些人说话大刀阔斧,看似真诚,一不留神就大难临头。
因为真话,从来不是可以随便说的。
02
你身边估计也有这类人:
没太多交情,什么大事小事都一箩筐的告诉你。
“我工资才XX你说低不低?”
“我最近看上一家公司某某岗位”
“我要是领导,这次业务重组就把那几个部门全部裁了。”
坦白讲,我挺害怕这类人。
且不说交浅言深,很多人自以为句句坦诚,殊不知,不看说话对象、不看时机、不认清自己身份,这不明摆着在地雷区撒开大步狂奔么?
不由想到一个故事。
宋真宗驾崩后,年幼的宋仁宗即位, 章献太后(也就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垂帘听政,实则独揽大权。
日子久了,刘娥就想效仿武则天,甚至穿上龙袍上班试探群臣反应。
她拐弯抹角地问参知政事鲁宗道,“老鲁啊,你觉得武则天咋样?”
鲁宗道脱口而出:“这女人就是唐代的罪人,把大好江山都搞垮啦!(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刘娥无语,却也没敢拿脖子硬的鲁宗道怎么样。人家的地位毕竟相当于副宰相,对整个朝廷举足轻重。
相反,当你人微言轻时,表达一些不符合身份的言论,就容易被啪啪打脸。
就像前几年那个极具争议的新闻。刚加入华为的北大毕业生给任正非上了一份万言书,大谈华为的发展战略,结果被辞退。
咨询专家刘润有句话,大象过河,无需策略,踏水而过。
说得特别到位。
你想啊,凭借大象的体积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哪怕躺着都淹不死。可如果你是一只松鼠、一只羊,你也学大象过河,那不找死么?
连自己几斤几两都没弄清楚,就说出重磅炸弹一样的话。
这不是真,这是蠢。
03
不得不说,“界限感”是混职场的必备品。
什么叫界限?用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的一句话说,所谓界限,就是到那里为止的意思。
这几年我看过不少活生生的教训。
在办公室无意吐槽,转眼传到上司耳朵里;
公事私事混为一谈,弄得里外不是人;
员工直接敲Boss办公室门,反馈些鸡毛蒜皮的事。
而这其中大部分的窘境,都是由于丧失界限感导致的。
一旦丢失边界,局面就容易失控。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讲过一个有趣的现象。
两只刺猬在冬天想抱在一起取暖,由于它们身上都长满了刺,挨得太紧会刺痛对方,反倒睡不安宁。
可离得太远又冷得瑟瑟发抖,他们只好反复折腾尝试距离。
最终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
我一前同事说,他公司里有个员工,年终尾牙几轮推杯换盏后,忍不住与旁边同事称兄道弟,说起在以前部门领导一些让他看不惯的地方。
没想到,那位前领导刚好出差回来,当晚也来尾牙,就在他吐槽时从他身后路过,于是当场争论起来。
最后还是几个同事赶紧冲上前,各种劝抚才得以平息。
没有分寸,不看场合,你以为的“仗义执言”,或许只是没过大脑的乱说话。
04
不仅职场,说话的边界感,是成年人最重要的社交法则之一。
简单来说就2点:
1、不能啥都和别人说;
2、不能不看对象啥都说。
有个不常联系的朋友,特别爱评论他人的生活,在群里聊天简直毫无顾忌。
“你那男朋友啊,不是我说,早分就是赚到”、“这种脑残剧你也看?挺闲的嘛”、“你工资还没涨吧?我真佩服你,居然也能忍。”
时间久了,只要他一开口,群里顿时安静。
他却自以为这叫“以诚相待,忠言逆耳”。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果说,掏心掏肺可能被心怀叵测之人利用,那么,带有攻击性或者贬低对方的话,更可能让对方极度不适,从而误解了你的好意。
画家张大千曾画过一幅《绿柳鸣蝉图》,画上是一只大蝉卧在柳枝上,蝉头朝下,蝉尾朝上,作欲飞状。
齐白石见后,对张大千说:
“大千先生此画极为传神。不过,我以前画蝉,曾向一位农民请教,据他说蝉的头都是朝上的,极少有朝下的情况。当然,这也只是那个农民的一面之词,我也没亲自看过,也不一定对。”
后来,张大千在一次写生中仔细观察,发现树上的蝉果然是头朝上。
回来告诉齐白石时,齐白石这才笑着说:“我也观察过。”
张大千恍然大悟,原来齐白石为了顾全他的面子,故意假称从农民口中听说的。
有智慧的真诚,让人如沐春风;无界限的真诚,则伤人伤己。
最后我想说,任何美好的品质都必须有前置条件。话别说太满,人别熟太快,为彼此留出舒适的社交空间,也为自个儿留条后路。
懂分寸,知进退,方可撑起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