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女儿练钢琴的时候有些心不在焉,练一会儿就想休息,练习的效率不高,这让妻子很焦虑。
昨天,妻子和往常一样,带着女儿去练琴,我因为要加班,后面才能到。加完班,我驱车径直前往少年宫。刚走到练琴室门口,就被琴室里面传来的练琴声吸引了,听的出来,女儿今天练的比平常更加认真了,曲子也没有出现断断续续。我心里窃喜,真不忍心打扰她,就站在外面多等了一会儿,趁着女儿练琴的间歇,推开门进去了。进门后,女儿居然没有看我,没有停下,还在认真的练习。
我疑惑的看着妻子,妻子没有说话,只是微笑。
我继续看着女儿练琴,无意间看见她练完一首曲子后就撩起衣袖看看腕间的手表。原来她正戴着妻子的手表,她正在看时间。过会儿又弹了几首,就九点多了,她高兴的拿着手表给妻子看,说,妈妈,这个针走到这里来了,我们该回去了。
妻子站起来,看看手表,然后收起随身事物,我们就回家了。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妻子带着女儿开始练习的时候,妻子把手表给她了,说只要短针走到9以后,长针走到6哪里,就结束今天的练习。于是,女儿,就开始练习,练习一会儿就看看指针,发现指针越走越快,离结束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所以就不像往常那样,想用各种嬉戏打闹来消磨时间,反而开始认真的练习。
这事让我突然想到了什么——我们时常站在大人的角度去教育孩子,觉得这个很简单,孩子应该一看就会、一练就熟,而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在孩子的认知世界里面强加入成年人的思维,阻碍了孩子自主天性的发挥。
孩子在童年时,天性爱玩。虽然家长都想让孩子学习,不管是不是真的喜欢学什么知识,想练什么乐器,家长都会通过各种手段让孩子去学习,期望会真的培养孩子的一两个爱好。但在孩子的认识世界里,这些学习都占据了他玩的时间。
在练琴的时候,为什么妻子给女儿一块表,她会比平时更认真一些呢。因为,在以前练习的时候,我和妻子控制练琴的时间比较随意,觉得孩子练的好,就早点回家。如果弹得不好,那么可能磨的时间就会更长一点。但最后每次练习的时间都超,因为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女儿弹得好,我们想让她乘胜追击,练的不好,我们想让她加强练习。
这样一来,女儿就会觉得练琴占据了她很多玩的时间,她想让练琴的时间快点过去,想快点回家玩。她不知道什么时间才练完,所以她只能通过各种伎俩去打断练琴,以期待练琴的时间快点过去,但越是想早点结束,越是结束不了,因为结束权掌握在大人手里。而孩子越是不耐烦,越是练的不好,往往导致练琴总时间拖得更长。
进入了恶性循环。
但如果练之前就跟他商量好,练多久,什么时间结束,让孩子觉得练习的时间不只是由大人控制的,而是也是由他自己决定的。并且,时间就在他手里,只要时间一到,练习就立马结束,就可以去做他想做的事、玩他想玩的游戏、去找他的好朋友,他就会觉得时间掌握在他的手里,他主宰着练习的时间,而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琢磨练琴时间何时结束。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很容易理解。
今年秋天,女儿突然有一天早上大闹,一定要让我给她穿上秋裤。其实那时候还不冷,女儿平时本来就穿得少,我们还不打算这么早就给她穿上秋裤。但她说,她们班上的小朋友都穿秋裤了,就她没有穿。这个时候,妻子说:你不用跟其他孩子一样的呀,你要创造你自己的个性——这是典型的大人思维。在孩子的世界里,目前还不能理解“个性”,她现在需要的是共性,需要的是被同学们认同,被同学们认同是一类人。而不是个性,如果那样的话,她很可能没有人朋友跟她玩。那就让她穿吧,等到她觉得热了,她自然会脱掉。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的问题,而不是用成年人的思维强加在孩子的表现上,你就会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发现他有什么需求,知道他想达到什么目的。当你找到了原因,那么如何引导他进入你预设的轨道上,就不会那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