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丰富有时会带来精神的空虚,从而削弱我们的幸福感。今天这本《幸福的方法》教我们如何规避雷区,找回幸福感。
避免三种不幸
1.无所事事带来的空虚
相信很多人都做过这样的白日梦,自己在未来某一天,突然有了五百万,然后潇洒地把辞职报告甩老板桌子上,头也不回地开始自己开豪车,住豪宅,吃美食的幸福生活。
回归现实,你觉得这样的生活怎么样。虽然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嫌疑,我用仅有的一点理智告诉自己,这种生活不适合我。
没有工作带给我的充实感,没有为了提升自己能力逼自己学会一些知识的成就感,没有和三五好友一起在小饭馆闹闹腾腾吃饭的幸福感……而且我这薄弱的意志力不保证我不会在有钱之后误入歧途。
这么幻想一番之后,感觉自己每天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小蜗牛似的努力还是挺舒心的,每天都有希望,每天也都有小收获。
2.高估解脱后的喜悦
这让我想起了备战高考的那段日子。面对无边无际的题海,支撑我坚持下去的最强大信念就是:等高考结束了,我要把书都撕了扔掉,要和朋友嗨个三天三夜,要把小吃街吃一遍,要换发型要买新衣服……
结果呢,高考之后自己出奇地平静,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癫狂,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耗尽了,然后竟然在家窝了好几天。
我们期待着痛苦之后的狂欢,依靠着这个信念度过难熬的时光,回头看看,只有那奋斗些时光还带着色彩,其他的种种早已像黑白电影一样慢慢变淡,所以,珍惜那些让你痛苦,逼你奋进的日子,它带给你的幸福感虽然会滞后,但是持续时间会很长。
3.思维惯性
有这么一个实验,把青蛙放在一个桶里,它会不停地往外跳,再桶中间的位置放一块玻璃,青蛙每次跳都会撞到玻璃,来回好多次之后,青蛙渐渐跳的低了,把玻璃拿掉之后发现青蛙跳的高度也没有超过玻璃本来的位置。
这就是思维惯性带来的束缚。有些事情上,我们何尝不是那只青蛙呀,几次尝试之后带来的挫败感时刻提醒自己:我做不到,我不行。这样就算日后障碍破除了或者自己能力增强了都不知道,只能沉浸在忧郁中郁郁寡欢。
增强两种心态
特权感
把不喜欢不想做的事情当成一种挑战自我,精进业务的特权。
我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苦恼。
实验结束了,得出了一大堆的数据让我看着就头大,数据处理好之后写成文章又是一个大工程。这次实验做的比较深,要了解很多机理性的知识才能写出文章。
吭吭哧哧大半个月,终于完成了大半,但是又遇到了新的瓶颈。所用的知识已经到达极限,但还是解释不了问题。
失落之余,一次次鼓励自己,没事没事,哪次成长和进步不都得痛苦地打破原来的界限,这次完成之后就可以在这方面独当一面了,以后再写这样的文章就能轻车熟路了。这样想之后,丢掉的自信又回来了,很快投入了新一轮的充电。
使命感
给做的事情赋予使命,能督促自己认真又积极地完成。
比如教小孩子功课这件事。家里有个上初中的弟弟,每次指导他功课,看到他练习册上那些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题,难免失去耐心。
可是转念一想,这对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就是很难呀。我给他讲的不仅是这道题的方法,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教他从不同的方面思考问题,对他思维的形成也有帮助呀。这样想来,过程便变得有趣了很多。
不被思维束缚,积极调整心态,幸福感其实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