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有很多种,低估值高分红的指数基金是鹅,有利息的银行理财也是鹅,可以往外出租的房子也是鹅。不同人熟悉的“鹅”也不一样,我们需要寻找自己熟悉的鹅,这样才能照顾好它,这就是“能力圈”
指数基金有复利吗,怎么体现?
对于指数基金投资来说,复利主要有三种形式:
低买高卖;
公司盈利的再投入;
分红再投入。
买入低估值的品种,为啥还会下跌呢
有很多朋友问,买的是低估值的指数基金,为啥还是会跌呢?为啥有的时候高估值的品种还会上涨,还涨得不错呢?
1.短期的涨跌与估值关系不大,更多的是供求关系
很多朋友都有一个误会:低估值=买入后就会上涨,高估值=很快就会下跌。但其实估值跟涨跌短期关系并不大。因为短期的上涨与下跌,更多的是与供求关系有关,而跟自身的价值关系不大。
举个例子,前几年日本地震后发生了核泄漏。民间疯传食盐也受到了核污染,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都跑去抢购食盐,很多地方的食盐价格从原来的几毛一袋,疯涨到了十几块一袋。
十几块一袋的盐是不是贵的呢?很明显,远高于它的实际价值。
那十几块一袋的盐会不会短期暴跌呢?不一定,这取决于购买者的疯狂程度,也就是短期的供求关系。只要谣言还在散播,就会有更多的人买食盐,推动价格上涨,这个时候供求关系决定了涨跌,而不是价格与价值的高低。
股票也是如此,即使价格涨到远比内在价值高,但短期只要有人抢购,还是能推动价格上涨。而且,股票投资中,散户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追涨杀跌”。越是上涨,大家越是惜售不想卖,这样市场上实际出售的股份越来越少,即“供”越来越少;而同时很多没有入场的投资者,看到股市表现这么好会踊跃入场,导致“求”越来越高,这也会加速价格的上涨。
反之,下跌的时候则是抢着卖。越是下跌,想要卖出的人越多,“供”就越来越多;但是暴跌的时候买的人少,这就加速了短期的下跌。
股票也是有内在价值的,但是股票的内在价值变化得并不快。例如指数基金,它背后代表的是几十家上百家公司,这么多的公司,它们的经营会在短期里就有较大幅度变化吗?并不会,这些公司长期会有变化,但短期变化并不大。所以短期波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的供求关系: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和市场上股票的供应。
2.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那估值还有什么用?岂不是对我们投资没有什么帮助了?其实并不是。
长期看股票背后的内在价值是会不断上涨的,而且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那我们就可以在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开始投资,等待价格赶超价值。这样可以赚到“价值上涨的收益”和“价格追上价值的收益”。
巴菲特有个很经典的比喻:“股价就像一只跟着主人散步的小狗,主人沿着马路前进,小狗一会儿跑到主人前面,一会儿又落后于主人。但最终主人到目的地时,小狗也会到。”我们寻找的就是落后于主人的小狗,最终到达终点的时候,小狗也会到,而这也是投资低估值品种的意义所在。短期里价格跟价值关系不大,但是从3~5年的时间长度上看,买入时的估值越低,未来的收益就会越好。
普通散户判断不出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主要看价格涨跌来投资,追涨杀跌。
高手可以判断出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在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投资,耐心等待价格回归价值。
大师不仅可以判断出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甚至还能反向利用大众的情绪,在“恐慌的时候贪婪,在贪婪的时候恐慌”。巴菲特很多经典案例都发生在股灾大众最恐慌的时候。
你愿意做哪一类呢?
买指数就是买国运:从日本股市看指数投资
在以前介绍指数基金的时候,有朋友提出过疑问,像美股和A股,这两个股市背后的国家在过去的20年里经济发展不错,由此对应的指数也表现不错。如果“不幸”投资的是日本这样经济发展停滞的国家,指数基金表现还会好吗?
日本股市最主要的是东京证券交易所,对应的指数是日经225指数。这个指数的定位和沪深300、标普500比较类似:选择了成交量最活跃、流通性最好的225只股票。基本是蓝筹股的代表。
为何80年代末以来,日本股市表现这么差呢?原因有两个:一是日本经济整体进入低迷阶段,二是80年代末日本股市泡沫非常严重,高估值下跌导致之后的股市整体回报都很差。
日本指数给我们两个启示:一是投资指数基金的时候,要在低估时投资,如果在高估的时候买入,收益不会好;二是即使在低估买入,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也会极大地影响最后的收益。“买指数就是买国运”,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相信中国经济会持续发展走好,这就是我们投资指数基金的最大信心来源。
看到上涨,定投下不去手怎么办
我们在定投的过程中,有时候定投的品种出现了上涨。虽然它还是处于低估区域,但是总觉得“下不去手”,该怎么办?
1.低估是一个区域,不是一个点
要解决“下不去手”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对指数基金来说,低估是一个区域,不是一个点。
一个指数历史最低值是5倍市盈率,未来我们一定还能在这个最低估值买入吗?不一定的,可能这样的极端情况未来再也不会出现。所以一味地等待超低估值再买入,可能永远都等不到。
但是我们可以判断出,如果它的市盈率是6~7倍,那么大概率应该是处于低估区域的。即使我们买不到最便宜的,次便宜的也可以接受。只要指数基金还处于低估区域,理论上我们就可以用定投的方式去投资它。这样我们的每一笔交易都能买到便宜的股份,只是便宜的程度会有所不同。
记住,“低估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
2.把计划落在纸面上
定投是一个很简单有效的投资策略,但是能长期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原因很简单,像指数基金的价格会大幅波动。一旦下跌,会因为害怕担心受到损失而不敢买;一旦上涨,会渴望落袋为安,想要卖掉而拿不住。
这种厌恶损失的心理是每个人的本能,要克服这一点,一个比较好的做法就是把我们的定投计划落在纸面上。
列在纸面上的定投计划,可以很有效地避免主观情绪的影响。如果股市出现了暴跌,不要紧,拿出计划,算一下我们要定投的金额和品种,坚持定投;如果股市出现上涨,也没关系,拿出计划,看看有没有达到我们设定好的卖出标准,没有的话就坚持持有。
一个完整的定投计划要包括定投的时间,预计买入的金额,买入的条件,卖出的条件等。计划要能落在纸面上,任何一个人拿到计划都可以执行出差不多的效果,那这个计划就到位啦。
3.定投就像还房贷
其实仔细想一想,定投计划跟还房贷挺像的。还房贷月供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1)每个月到了那个时间点就把钱准备好。
(2)虽然房价有涨有跌,但我们不敢推迟还月供,否则被计入征信,会有很多麻烦。我们也不想每个月提前还月供,因为不想提前把钱交出去,拿在自己手上至少还有一点利息。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每个月在还款日之前找一个临近的固定时间点来还。
(3)若干年下来还完月供,手里多了一套房子这样的资产。
还月供是一个纪律性很完美的定投。在每个月固定的时间点还月供,不会滞后,也不会提前多少。每个月还多少钱会精心设计好。长期坚持下来,手里就有了一套房子的全部产权。
其实我们定投跟还月供是一样的。也是每个月到了时间点就定投总结一下,低估是一个区域,不是一个点。只要保证我们每一次定投都是在低估的时候投入,最终拿到的都会是便宜的指数基金。
为了保证定投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一份落在纸面上的计划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计划或许会比较粗糙,但可以帮我们避免心理上的动摇:每当我们动摇的时候,可以看看当初自己制订的计划。
有恒产者有恒心
在我平时撰写指数基金文章的时候,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我们投资指数基金,什么时候卖出?
1.巴菲特的卖出三条件
我卖出指数基金,是参考的巴菲特关于卖出的三条件。
巴菲特对股票的卖出,有以下三个标准:
1.基本面恶化
对指数基金来说,基本面跟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如果相信一个国家经济能长期崛起,那对应的指数基金的基本面也会随之向上。所以这个标准国内的指数基金一般用不上,主要是依据后两个卖出。
2.过于昂贵
当指数基金估值过高的时候,它就变得“昂贵”了。例如2007年,当时国内的指数基金,市盈率估值基本都是40+了。到了过于昂贵的时候可以卖出,换成其他的资产大类(例如合适的房地产、债券基金、理财等品种)。
书中前面提到的“盈利收益率低于6.4%卖出”“指数基金进入自身历史高估值卖出”等,都是基于这一标准。
3.有更好的品种
有的时候,我们持有的指数基金估值正常,但出现了跟持有的品种类似、却更便宜的品种。例如上证50指数与H股指数,有的时候上证50指数远比H股指数估值低,有的时候却反过来。所以如果出现了远比手里持有的基金更便宜的品种,是可以卖出换过去的。
我们投资指数基金也是遵循这三个条件。条件1基本不会出现,因为中国经济还在高速发展。条件2会在牛市中后期出现,我们会发现很多指数基金在我公众号的指数估值表里进入了红色的高估区域。条件3操作比较复杂,需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公众号。
不过,无论哪个卖出条件,都不是频繁出现的,在卖出之前都需要我们耐心地持有。大多数时间里,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地持有股票资产,享受它的复利增长。
2.用买资产的角度投资指数基金
不过我发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地方,很多朋友对于指数基金是没有长期持有的打算的,大家在指数基金上赚到钱之后会想着把这个“烫手山芋”抛掉,生怕之前的收益没了。其实,指数基金长期是上涨的、在低估和正常估值区域都能提供不错的长期收益,但很多朋友并没有长期持有指数基金的打算。
或者说,大家在潜意识里并没有把它当成是一个可以长期持有的资产。在很多人的心里,定期储蓄、银行理财、保险保单、房子都是可以长期持有的,而指数基金赚了钱就要赶紧卖掉。
其实,没有达到卖出条件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安心持有指数基金就好,就像我们持有其他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一样。
指数基金短期里会有波动,但长期是不断上涨的,而且从各个国家的历史看,指数基金可以抗通货膨胀、能抵御货币超发导致的居民购买力下降。指数基金作为一个资产大类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3.“迷你”公司
在投资指数基金的时候,最好改变我们的观点,不要把股票看成赌博的筹码,不要过分关注短期的涨跌。
我们可以把每一份指数基金看成是一个“迷你”公司。
比如我们现在买了1万元的低估值指数基金,这就相当于一个市值1万元的迷你公司。买下这个迷你公司后,公司就能赚取每年1100~1200元的净利润(市值/市盈率,得到的就是每年的净利润)。净利润中的350元左右会分红给我们,我们可以拿出一部分去花,剩下的再投入到公司里用于来年的发展,这样可以赚到更多的利润。
你是这个迷你公司的老板,但是并不需要你亲自去管理,不需要你进货、跑工商局、应付客户。更奇妙的是,这个公司几乎不会倒闭,即使你一点都不关心这个公司的发展,它也能一直自己运作下去。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买入一些这样的迷你公司,只要这些公司还在正常运营、赚取利润,我们就可以耐心持有它们。最后当我们积累下足够多的迷你公司,自然就财务自由了。
有哪个大老板会把自己手里赚钱的公司随便买来卖去呢?
每一个指数基金,背后其实就是一篮子公司。这些公司里有上万名员工在每天辛勤的劳动,为股东创造价值。每一份指数基金,就是这样一个“迷你”公司。我们持有它一天,这个迷你公司就是我们的产业,就会为我们产生利润、创造价值。这些价值会积累得越来越多。除非有人愿意出个大价钱(牛市估值很高),否则我们为何要轻易地卖出在低估时买入的这个“产业”呢?
定投若干年之后,我们大多数人手里会持有价值几千万、年稳定产出几百万净利润的迷你公司,这些“产业”是我们实现财务自由的基石。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持有资产,这是我们实现财务自由的必经之路;而拥有“长期持有资产”的信念,是走上财务自由的第一步。
.从低估定投到高估卖出需要多长时间?
股市一轮牛熊周期需要5~10年不等(美股的周期更长,大约15年左右,国内股市的周期短一些)。每一轮周期的长度都不同,所以不好预测。这个周期是从熊市到牛市再到熊市的长度。
不过一般来说,我们定投的时候大多是在熊市期间,然后一直持有,直到牛市高估,大约为3~7年的时间。所以定投指数基金要做好定投3年以上的心理准备。不一定是标准的3年长度,但要有这个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