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之舟》是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本文是吴冠中笔下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课文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无微不至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本单元的重点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所以我将重点放在场景描写上。
第一课时在导入新课,了解作者后,我重点进行基础知识学习。我用指名读,齐读的形式巩固会认字,积累词语。指导会写字时,我着重指导了“考”“糖”书写。不仅要求写正确,也指导学生注意穿插与避让。不足之处在于,课堂上只让学生进行了书空,未让学生进行练写。
随即,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关注文章开头和结尾,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然后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概括课文内容环节,由于未使用填空的形式,学生一时不知道如何概括,我只能出示课文主要内容,学生齐读。这一部分处理比较仓促,效用不大,如果在梳理完场景之后,再进行概括会更合适一些。
第二课时主要交流难忘的场景。我以“逛庙会,父亲给我买热豆腐脑,给我糊万花筒”为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父亲或者“我”的口吻,体会父亲或“我”当时内心的想法,感受父亲对“我”的爱。在交流中,学生按照课本读的内容较多,还不能深入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在引导下,学生可以说出我理解父亲的不易,所以不忍心让父亲为我花钱。父亲懂我的想法,所以给我买热豆腐脑,给我糊万花筒。
在交流其他难忘的场景时,学生仅就文中场景,能用一句话表达,但不能更多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随即我将交流重点推至父亲为我凑学费,为我铺床这一场景中,让学生再读片段,边读边想象场景,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新滋味”的含义。学生普遍可以体会到“新滋味”是心酸的滋味,内心五味杂陈。但具体所指,还需要老师讲解明确。在解决课后习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这一问题时,我提示学生此时作者的父亲已去世,学生能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但感激之意暂未明晰,我又进行了补充。
起初,我设计在交流难忘的场景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梳理“我”对于父爱,有何表现?但由于交流难忘场景部分花费时间较长,所以这一问题,我直接跳过,进入对题目的理解上。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我先明确“舟”即文中姑爹的小渔船,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小渔船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说一说父亲都在小渔船上做些什么,从而体会小渔船承载着父亲对“我”的爱。
总体来说,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基础知识学习与积累,但对于文中场景的感悟交流前未进行有效指导,所以费时较多,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时,还需把握学情,细致入微,给学生提供好学习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