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的故事多了,反倒想说的越来越少了。”那些朋友圈里刷屏的信息、不转不是中国人的帖子、路边乞讨不知真假的人儿、电线杆上贴的小广告,一堆乱七八糟不知真假的事,渐渐让人麻木,甚至不在意不留意。而我觉得,一个好的故事者,是能把晦涩的变成通俗,能把普遍认知的变成新的见解。
在中国社会,坏孩子常和为“暴力”、“无可救药”、“冷漠”这些标签粘在一起,但是,为什么他们会变成这副模样,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又经历了一些什么?
嗯,我们不知道,却总是喜欢盲从。
影片中讲的导演游静穿梭于香港、日本和澳门的少年感化院七年,把关在少年感化院的“坏孩子”赤裸裸的曝露在所有人的前面。没有什么耸人听闻的犯罪事件,也没有喧兵夺主的特效镜头,只是一份由“坏孩子”自行拍摄的纪录片。
整部纪录片呢,将关注点落在了他们和我们的相似之处上,像是在告诉我们,他们于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渴望安稳,也珍惜感情,也憧憬未来,也拥有梦想。他们不是没有指望,也不是恶贯满盈,他们都有做好人的欲望,只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做好人的条件和资源。
片子里,我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一个男孩NG了18遍生命中最幸福的记忆(和爸妈女朋友山上看日出);一个女生手腕上多处割腕伤痕(为了减轻精神上的苦楚和不快);一个男孩描述童年被妈妈扔进垃圾桶的记忆(争闹的爸妈,一气之下的发泄)……这让我想到一个学者的话:孩子是水,装在杯子里,就是杯子的形状;放在茶壶里,就是茶壶的形状;他们,只是放错了容器的水。
孩子的问题常常是家庭、学校、社会、政府教育问题的一面镜子。当我们以为将他们关在笼子里面,就可以让他们安分守己,规矩做人,但又有谁想要了解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的心情、恐惧、焦虑以及不安?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教育缺失,也是整个儿童教育体系的缺失。
最后,我想用《看见》里的一段话作为总结:
“把一个人送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点,才能了解和理解,只有不把这个人孤立和开除出去,才能看清这个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