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城灰蒙蒙的天,仿佛心上蜷着一层灰;湿漉漉的天气,把时间掐得出水来。心情不怎么明朗的时候,便来文字中寻欢作乐。
躲得过对酒当歌的夜,躲不过四下无人的街。提笔了开头却没能完结一篇文章便是那 “四下无人的街”,每秒钟都在拷问你的灵魂。
简书上有朋友说:“做不到日更,就别死撑!” 作者的主要论点是写作要有大量的输入和凝练,才能有一篇质量过得去的输出。这点我很赞同。但于我个人而言,做不到日更,更需要死撑!
一、为什么做不到日更?
日更是什么?日更就是你日日有话可说,有文可言。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写作,只要给你主题,你就能每天更新。
我相信认真思考过或者准备过的作者,都在内心纠结过这个问题。而那些做不到日更的人(包括目前的我),搜集了简书大量案例后总结了下原因:
01 时间因素
没有时间/其他事情耽误/回家太晚
大部分人在做不到日更的水平,不能靠写作为生时,都是有本职工作的。无论是普通白领,企业高管,还是全职太太。当写作不是主业时,我们为此能付出的时间精力和关注度一定是有限的,因为还有更多事情压迫着你必须面对。
比如领导新交待的工作方案,比如孩子该喂奶了家庭该打扫了,比如下班后必须宴请某个 VIP 客户。工作的时候,你一定是被挤压的满满的。整个脑子都在想本职工作,因为那关系着你下个月是否能买到心仪的衣服和包包,能否能按时交给学校孩子的补习费,能否在父母生病时给予他们良好的医疗条件等等。
02 写作内容
没有灵感 / 不知道写什么主题
我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轨迹都是一样的,没有发生新鲜事。这让我们无事可写,无话可说。“Most people died at 25 but buried at 70”(大部分人死于25岁,却等到70岁才埋葬),想想这句话,是不是后背顿生寒意。
为什么没有新鲜事?真的没有新鲜事吗?
今天的天气和昨天的天气是一样的吗,上周的雨和这周的太阳你更喜欢哪一种?
坐公交挤地铁今天你身边的人是谁,这个抱孩子乘地铁的爸爸是幸福的吗,那个放学回家的孩子看上去开心还是沉重?
春天来了,路边的野花开了,你知道每一种花的名字和背后的故事吗?你家的猫开始躁动求偶了,动物界都是这样吗,你真的了解你的猫吗,它的每一种叫声高低和长短表达什么意思你能分辨吗?
所以,你看,主题真的少么?还是你封闭了自己的心,捂上了耳朵和眼睛?
二、为什么要死撑日更?
日更,看上去很辛苦,实践却也不容易。一旦给自己设立了日更的目标,你便会陷入一个魔咒:go 日更,or go die。就我个人陷入魔咒的那段时间的经历与大家分享:
01 时时都在找主题、找素材
写作主题至关重要,没有主题就没有方向,便更加无从搜集素材。在我头脑清醒,思想活跃的时候(一般是早上),我都会把脑袋中蹦出的灵感一一在简书记录成私密文章,一般只写个标题,简单列两句话。
于是这一天,各种各样与标题相关的事与物,都会被我存档在脑海。只等四下清静,头脑清明,全然不受打扰地进行一两小时高效写作。
02 广开源,强输入
记流水账的文章陌生人不会关心,所以你需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本身就挤不出几个字的时候,正是逼迫自己读书的好时节。
比如我,想写好文章,想更多人浏览点赞,我就要不断吸取大家的经验。我浏览了大量推荐写作书的帖子,摘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和作者。比如读过木心的几首小诗,便对他的书籍也感兴趣,所以微信读书下载了《文学回忆录》,开始真的很难啃;比如我虚构能力很差,所以定向学习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等。
真正想要写作的人,日更倒逼读书,而不是相反。等到读书有了积累才去写,你会发现一年都写不出几个字。
真正想要写作的人,日更倒逼走出去,而不是相反。等到见了朋友看了风景才去写,你会发现一辈子也约不了几个朋友看不了几处风景。
03 写作是一种惯性
初中物理课就有学过:物体保持某一状态的特性,叫做惯性。你懒惰久了,某天想要勤快的时候,懒惰的惯性会扯你的后腿;而当你日更久了,某天想要停下的时候,惯性会催促你赶紧给我继续写。
就我个人而言,某段时间给自己定了日更的任务,加上好友林十月每天更新推文,这让我压力山大却跟自己较上了劲。想要日更的日子,我每天绞尽脑汁搜集题材,想主题,思考写作方法,研究 PPT 和文章排版。早上起来在地铁上写,等公交写,中午不午睡也坚持更新,晚上下班又开始想明天的题材。
这段时间,正好在思考日更不日更的问题,停笔的日子让我无所适从。
停了必须日更的任务,我就停了阅读,停了思考,停了对周遭的关注,停了对问题的反思,停了主动与外人的对话。这种日子,我的节奏又回复了慵懒。
现在想清楚了,所以有了这篇文章。正好看到无戒老师第三期 21 天写作训练营开始,所以跟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上路。
写作很孤独,因为灵魂需要独处。
写作很热闹,你的身体,与你的灵魂,终于开始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