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正确地装逼? ②在一个过度娱乐化的时代怎么办? ③如何简便易行地提高情商? ④会是一个赚钱机会吗? ⑤五谈“为什么懂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一、如何正确地装逼?
刚买了新款Iphone、豪车、游艇……,大多数人在不同的平台是这样的:
“哎,又忍不住剁手了!”、“差点卖肾”
“XX送我的礼物,我不要,偏要送我”
“走!出海打渔去……”
这些要么低智,要么矫情,要么粗鄙。
我知道,新买了一件好东西,那种幸福的冲动,你是真的很想和大家分享,那应该如何在不同平台炫耀,不至于把一件好事干成逗人恨的事呢?当然,那些买了豪车、游艇、飞机,还要隔三差五抱怨油价涨了的,你别看了。
你需要讲一个故事,一个让人“同情”的故事,人非圣贤孰能无情是不是?
比如,你刚买了一辆路虎揽胜,可以这样发一条朋友圈:
{爸爸的青春是在川藏线度过的,他的热血和汗水都挥洒在了这条“天路”上,那段岁月成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几十年来,我一直都想买辆好点的车,带上孩子,陪着爸爸,去他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找寻回忆。}
这样,不但没有愤恨,还会得到无数点赞,以及一个光辉的孝子形象……
二、在一个过度娱乐化的时代怎么办?
当年,乔治·奥威尔认为人类要防范着来自外界“大哥大”的奴役,遂作《1984》。而阿道司·赫胥黎则写了《美丽新世界》,他的意思是人们失去自由,原因在于自身会渐渐爱上被压迫的感觉,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这个社会没有负能量,但也只有纯粹的享乐。
奥威尔害怕信息太少,真理被隐瞒,而赫胥黎则担心信息太多,真理被淹没。到底谁对谁错呢?
1984年之后的一年,尼尔·波兹曼写出《娱乐至死》,他认为,一切观点都渐渐要通过娱乐的方式出现和传播才有效果,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甚至是时代的精神产物。当年,波兹曼认为电视给文化带来了灾难,因为它只要娱乐,不要思想,如今的互联网是不是也一样呢?
后来,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提出过一个“液态现代世界”说,是对现代高速运转、从不停歇、目不暇接的生活的高度概括。液态的生活即是流动的生活,这是一种生活在永不确定的环境中,缺乏稳定性的生活状态。流动的生活揭示了一种观念:表层即是意义的全部。
据说,在美国左翼的大本营加州,一些精英建议大学里不教代数,因为“弱势群体”学不好,显得不公平。这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企图永续固化阶层啊!反正我一把年龄了,最近还在学数学。
那怎样破除娱乐至死的局呢?只有远离低品质的物质和信息。
1、相信有公信力、口碑好的信息源,既可以是媒体,也可以是个人;
2、多角度多渠道了解,比如一部电影值不值得看,除了豆瓣看星级,知乎去问,还有imdb和烂番茄等等;
3、实在困惑不堪信息繁杂,就去那些经受了几百上千年时间检验的书中寻找智慧和心灵安放;
4、勇于尝试大胆放弃,全新的东西没形成一致意见时,不妨试试,知道上当立即止损,不为沉没成本绑架,哪怕错过还可以重来,但为一本垃圾书或劣质文章花半天半小时,很不值。
三、如何简便易行地提高情商?
情商有多重要就不多说了,我看过很多读物,但在提高情商的方法上都有些繁琐不堪。最近,《鹦鹉螺》杂志有篇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教授丽萨.巴雷特的文章,标题是《正确认识情商》,其中讲到一个方法,感觉很不错。
先说说她指出的两个常见错误:大多数人认为情绪是可以通过别人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判断的,只要观察仔细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情绪,以及我们以为可以通过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这都不对。
对于她的这个观点,我并不完全赞成,我揣摩她的意思仅仅指这样去理解情绪,很不精确,容易误判。
她认为情商高的人,就是对情绪有着非常细致的识别和描述能力,能说明白自己的感受,就能针对具体情绪灵活应对。情商低的人,就没有那么多的情绪分层,他们的表述都很含糊、笼统。
那么,提高情商,就可以从提高自己的识别度入手,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多掌握一些情绪概念相关词汇及其具体含义,比如:①惊恐不安、大吃一惊、目瞪口呆、极度震惊、寒毛直竖……②微微一笑、喜笑颜开、兴高采烈、放声大笑、欢呼雀跃……③面若冰霜、泪眼婆娑、老泪长流、伤心欲绝、呼天抢地……
她还提供了一个升级版,因为我们对母语太熟悉了,可能对一些情绪细微的差别不那么敏感,那么,你可以去学习外语中表示不同情绪的词。
四、一个赚钱机会?
这段时间,每当看到科大讯飞,我都是止不住的泪。
那么,下一个科大讯飞在哪里?
①一个被人忽视的重磅信息。2017年6月6日,苹果在一年一度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一个东西,但很多人没注意到,大多都在说苹果今不如昔。这个东西就是:ARkit——增强现实平台。与传统“AR”不同的是,展示中随意挪动真实桌面上的虚拟物体,其影子也会随之变化。这就是说,苹果展示的平台已经具备3D建模能力——把真实场景叠加进虚拟场景的技术,那“MR”——混合现实,也就悄悄来了。
②MR到底有多厉害?混合现实比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牛吗?自然,因为它对人类的影响非常之深远。我非常推崇和解读过《理性乐观派》、《超级合作者》,其核心观点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关键在于合作,大量的合作。而混合现实,将进一步把人与人的合作推向全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打个比方,你家的某个东西坏了,原来是打电话问售后,如今可以视频,但都有一个问题,对方无法全方位感知你的这个场景,尤其是指导你维修非常麻烦——动作、力度、顺序等等,但有了混合现实,这些都解决了。再如你出差久了,如今只能和老婆视频一下,但混合现实普及后,你们就能深度交互了。友情提示,注意黑客。
③产业链已经形成。一般来说,技术到产品有很长的距离。但混合现实,1997年就有原型,2009年TED上有过演示,这些年来,随着图形识别、文字识别、投影建模、电池容量、数据带宽等技术进步,已经具备了爆发基础,尤其是,混合现实和已经先行一步的虚拟现实产业链有很多重叠之处。
④一家卧薪尝胆的公司。我们曾熟悉的HTC,最近连续亏损8个季度,但要注意,人家在憋大招,深耕虚拟现实混合现实。2017年1月5日,HTC在CES(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上推出了一个追踪器“Vive”——装到任何东西上,都可以完整地描绘出运动轨迹——这不就是一个完美的把现实变成虚拟的设备吗?当然,HTC还有系列产品。
⑤谁会受益?不知道。私信,红包,我们慢慢聊。
五、五谈“为什么懂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讨论了上千年的“知行合一”问题。
如果我们从逻辑上去想,仿佛应该是先知后行,所以会觉得“知”是最难的,但遭遇现实以后,往往又发现“行”特别难。为什么呢?这个话题很有趣。比如,全球绝大多数人从小应该都接受教育“要做一个好人”,我们知道了,但你不去“行”谁知道你是不是真知道?一旦你去“行”就发现这句话几乎没什么用,或者不知道怎么用,如损人利己肯定不对,但善意的欺骗到底对不对?如果这次善意的欺骗对了,下次就一定对?这就像我们很早就知道“2+2=4”之类的公式,但是接下来人生的问题很少能直接套用,甚至某些情况下不对。
这样一直想下去,也就是求知无终点,没有绝对的“知”,因为从量子物理的角度世界本质就是不确定的,那么,只有不断在知行合一中校正自己的“知”,不断靠近“真知”。
几年前,参与一个活动后,老板强调非常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边试验边总结”,当初我觉得这句话太LOW了,没创意,如今回想起来真是充满了质朴的真理。
我想起中文里有两个有些贬义的词,单独哪一个都是坏战略,只要一组合,可能就是好战略,那就是“坐而论道”+“大干快上”,这样或许能实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