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笔试要考,面试也问,不过翻来覆去也就那几个花样吧。大概理解一下各个算法的原理,记下表格里的数据,然后再试试手撕代码,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从表格里可以看出,堆排序是一个时间和空间复杂度都比较优秀的算法,至于它的原理,看懂是肯定能轻易看懂的,但是我总觉得如果你不自己亲手写一遍,就很容易忘记。并且,用递归的话,代码也是很简短的,还没写过的同学,不妨自己试着敲一下吧hhh。
因为太久没写博客了觉得不能这么颓废下去,所以今天打算好好整理堆排序的相关知识点,同时讲一下面试时经常会被问到的TopK问题。
堆排序
1. 什么是堆
堆(heap)是一种数据结构,也被称为优先队列(priority queue)。队列中允许的操作是先进先出(FIFO),在队尾插入元素,在队头取出元素。而堆也是一样,在堆底插入元素,在堆顶取出元素,但是堆中元素的排列不是按照到来的先后顺序,而是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排列的。这个优先顺序可以是元素的大小或者其他规则。
而二叉堆是一种特殊的堆,它是完全二元树(二叉树)或者是近似完全二元树(二叉树)。二叉堆有两种:最大堆和最小堆。最大堆:父结点的键值总是大于或等于任何一个子节点的键值;最小堆:父结点的键值总是小于或等于任何一个子节点的键值。如下图。
2. 堆排序的原理
堆排序(HeapSort)是指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它的关键在于建堆和调整堆。步骤主要如下:
- 创建一个堆;
- 把堆首(最大值)和堆尾互换;
- 把堆的尺寸缩小1,并调整堆,把新的数组顶端数据调整到相应位置;
- 重复步骤 2,直到堆的尺寸为1,此时排序结束。
当然,光看文字肯定不能很直观地理解,我们跟着图示来学习吧。
现在,我们有一个待排序的数组 {2, 4, 3, 7, 5, 8},我们通过构建最大堆的方法来排序。
- 步骤说明如下:
1. 将待排序的数组视作完全二叉树,按层次遍历。
2. 找到二叉树的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也就是最后一个节点的父节点。即是 (len-1)/2 索引在的位置。如果其子节点的值大于其本身的值,则把它和较大子节点进行交换,即将数字3和8交换。如果并没有子节点大于它,则无需交换。
3. 循环遍历,继续处理前一个节点,由于此时 4<7 ,因此再次交换。
4. 循环遍历,继续处理前一个节点,由于此时 2<8 ,因此再次交换。注意:如果某个节点和它的某个子节点交换后,该子节点又有子节点,系统还需要再次对该子节点进行判断,做相同处理。
5. 遍历完成后得到一个最大堆。将每次堆排序得到的最大元素与当前规模的数组最后一个元素(假设下标为i)交换,然后再继续调整前 i - 1 的数组。遍历终止之后,得到一个自小到大的排序数组。
C++代码实现如下
void adjust(vector<int> &arr, int index, int len) {
int left = 2 * index + 1;
int right = 2 * index + 2;
int max_index = index;
if (left < len && arr[left] > arr[max_index]) max_index = left;
if (right < len && arr[right] > arr[max_index]) max_index = right;
if (max_index != index) {
swap(arr[max_index], arr[index]);
adjust(arr, max_index, len); // 继续调整子节点
}
}
void heapSort(vector<int> &arr, int len) {
// 将数组进行堆排序
for (int i = len / 2 - 1; i >= 0; i--) {
adjust(arr, i, len);
}
// 将每次堆排序得到的最大元素与当前规模的数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
for (int i = len - 1; i >= 1; i--) {
swap(arr[0], arr[i]);
adjust(arr, 0, i);
}
}
海量TopK问题
剑指Offer有这样一道题,求最小的K个数,题目描述:输入n个整数,找出其中最小的K个数。例如输入 4,5,1,6,2,7,3,8 这8个数字,则最小的4个数字是 1,2,3,4。
而在面试的时候,我们也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一亿个浮点数,如何找出其中最大的10000个?
这类问题我们把称为TopK问题:指从大量数据(源数据)中获取最大(或最小)的K个数据。
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当然是全部排序再进行查找,然而时间复杂度怎么也要O(nlog₂n),当n极其大时,该算法占用的内存也emmm。而我们题目所要求返回的只是前K个数据,所以没必要全部排序,做那么多无用功。我们可以先取下标 0~k-1 的局部数组,用它来维护一个大小为K的数组,然后遍历后续的数字,进行比较后决定是否替换。这时候堆排序就派上用场了。我们可以将前K个数字建立为一个最小(大)堆,如果是要取最大的K个数,则在后续遍历中,将数字与最小堆的堆顶数字进行比较,若比它大,则进行替换,然后再重新调整为最大堆。整个过程直至所有数字遍历完为止。时间复杂度为O(n*log₂K),空间复杂度为K。
C++代码实现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oid adjust(vector<int> &arr, int index, int len) {
int left = 2 * index + 1;
int right = 2 * index + 2;
int max_index = index;
if (left < len && arr[left] > arr[max_index]) max_index = left;
if (right < len && arr[right] > arr[max_index]) max_index = right;
if (max_index != index) {
swap(arr[max_index], arr[index]);
adjust(arr, max_index, len);
}
}
void heapSort(vector<int> &arr, int len) {
for (int i = len / 2 - 1; i >= 0; i--) {
adjust(arr, i, len);
}
// for (int i = len - 1; i >= 1; i--) {
// swap(arr[0], arr[i]);
// adjust(arr, 0, i);
// }
}
vector<int> GetLeastNumbers_Solution(vector<int> input, int k) {
if (k <= 0 || k > input.size()) {
vector<int> nullVec;
return nullVec;
}
// 因为要取最小的k个数,所以取前k个数字构建一个最大堆
// 相反,如果是取最大的k个数,则构建一个最小堆
vector<int> sortedArray(input.begin(), input.begin() + k);
heapSort(sortedArray, k);
// 将后面的数字与这个构建好的二叉堆进行比较
for (int i = k; i < input.size(); i++) {
if (input[i] < sortedArray[0]) {
sortedArray[0] = input[i];
adjust(sortedArray, 0, k);
}
}
for (int i = k - 1; i >= 1; i--) {
swap(sortedArray[0], sortedArray[i]);
adjust(sortedArray, 0, i);
}
return sortedArray;
}
};
相似的TopK问题还有:
- 有10000000个记录,这些查询串的重复度比较高,如果除去重复后,不超过3000000个。一个查询串的重复度越高,说明查询它的用户越多,也就是越热门。请统计最热门的10个查询串,要求使用的内存不能超过1GB。
- 有10个文件,每个文件1GB,每个文件的每一行存放的都是用户的query,每个文件的query都可能重复。按照query的频度排序。
- 有一个1GB大小的文件,里面的每一行是一个词,词的大小不超过16个字节,内存限制大小是1MB。返回频数最高的100个词。
- 提取某日访问网站次数最多的那个IP。
- 10亿个整数找出重复次数最多的100个整数。
- 搜索的输入信息是一个字符串,统计300万条输入信息中最热门的前10条,每次输入的一个字符串为不超过255B,内存使用只有1GB。
- 有1000万个身份证号以及他们对应的数据,身份证号可能重复,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身份证号。
- 等等...
对于这类问题,比如上面第1个,可以先利用hash表将查询串存储并计数,然后再构建最小堆,将查询串的个数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结果。核心思想都是一样的。
今天就先写到这里吧,困了睡觉去 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