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共读的内容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4~13页。
今天的共读中,我第一次认识心理学“三巨头”(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之一的阿德勒:他是一位出身于奥地利的精神科医生,20世纪初创立“阿德勒心理学”,又称“个体心理学”。这可以说是与希腊哲学一脉相承的思想,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年龄相仿,是平等的研究者关系,完全不同于把弗洛伊德视若父亲一样仰慕的荣格。阿德勒被卡耐基评价为“终其一生研究人与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家”,他的心理学不是死板的学问,而是要理解人性的真理和目标。
阿德勒凭借自己的“目的论”和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比肩,这是两种对立的观点(前者考虑的是现在的“目的”,后者考虑的是过去的“原因”):
目的论主张:“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心理创伤而痛苦,而是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秉持这种因素,赋予它或积极或消极的意义,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假若你认为A,那就说明你内心有着促使你那样认为的“目的”。举例来说,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而大发雷霆,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而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这里,大发雷霆就是目的,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达到发泄或是震慑的目的,作为相应手段,制造了怒气这种感情。
这个观点,乍看有点颠覆,细想实有道理。事件的发生都是中性的,同样的事件作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目的赋予了这件事不同的意义。而看似是事件结果的因素实际恰恰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
只是,这个目的常常是藏在我们潜意识中的,不容易被意识察觉。需要经过分析。用阿德勒的目的论来分析我的前半生,一事无成是经历,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那么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呢?综合自己的成长各个因素,我的目的是不愿承担过高的期望与责任,想过有所依靠的生活。虽然曾经一度意识上想成为残缺家庭的重振者拯救者,但是潜意识不愿或是害怕背负过高的众望(或许是因为曾经那样太过痛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凡事到最后关头放弃努力半途而废便成了手段。
原因论主张:“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现在的我(结果)是由过去的事情(原因)所决定。”
这个观点我也接受。虽然我也没有深入了解过弗洛伊德的理论,但是我觉得人的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会变成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
仅仅就今天入门的了解,我觉得目的论与原因论并非完全对立,它们也有统一的地方:那就是潜意识。两者都不否定潜意识对人生的影响。即使是目的论,现在的目的也是过去形成的潜意识的一种外化和体现。
期待更深入的学习与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