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可贵的是时间,世上最奢靡的是挥霍时光。——大栗致自己
最近报名参加了一个投资成长社群,说起这件事,我觉得挺神奇的。之前在一位作者的公众号里看到了他去参加一位理财大咖的私房课,心想大神挣了钱也理财。大概隔了一天,我看别人写的文章决定去买小马宋的《朋友圈的尖子生》,书收到后,里面有一本小册子社交墙,有一些有意思的朋友在里面。因为我比较喜欢民宿,因此我加了一位民宿大咖好友。很幸运,通过了。隔了几天,看到这位民宿大咖准备建立一个有成长价值的社群,里面的文案就提到了我最开始说的理财大咖,作为本次社群的分享嘉宾,后来我又直接加了这份理财大咖的微信,结果也是通过了。
我分享这个小故事的理由是,六度空间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可能。多主动,就会有惊喜。
六度空间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也叫小世界理论。
当然,你会说,我平时就和朋友家人接触比较多,也认识不到那些所谓的大咖呀。关键在于,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在于你认识多少种人。你自己不是一个特别活跃分子,那么你可能链接不到很多人。你可以通过认识一些极其活跃,特别会联系人的人来搭起和大咖的桥梁。我和那位民宿大咖也从未见过面,但是她相对于我现在的圈子而言,就是一个特别会联系人,有诸多对等关系朋友的人。我们圈子不一样,因此我通过她有了更大的可能去和我理想中的大咖建立了“弱关系”。“强关系”就是我们平时接触最频繁的家人和朋友。
当你发现了这个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后,你会想,我是不是可以认识越多人越好?其实不然。牛津大学一个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了一个概念叫“邓巴数”。他觉得平时真正影响我们做决策的人其实大约是稳定的150人。也就是说,影响你行为的人,即使你的QQ联系人或者微信联系人里有好几百或者好几千人,但其实就这么多。你的公司有人晚退,你也会晚退。有家人喜欢看书,你也会喜欢看书。不一定很亲密,但是联系颇多。
即使150人都和你有某种确实的联系,但在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真正的核心董事会成员其实只有5个。也就是那句很著名的话,“你是与你相处时间最多的五个人的平均值。”
之前我去参加李笑来老师的线下课,他说了一个小故事。在非典期间,李笑来和他的几个同事们一起天天打牌。这其中就有锥子科技的罗永浩,是他发小。还有央视节目主持人张晓楠, Cobuild 基金创始人铁岭,FreeS 基金联合创始人李丰......
有没有发现一个核心圈子里的人容易一起剽悍成长?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镜像效应倒逼你成长,不想被一个圈子的人甩下就狠狠地前进。这个圈子的人基本都有共同的信念,或者有相似的价值观,趣味相投呀。
你要保持动机,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刻意练习》
和陌生人建立弱连接,和不熟的人产生紧密联系,和知己成为肝胆相照的朋友。不要只想着和别人换名片,记住多花点时间和老友吃一顿热腾腾的火锅。时间久了,你的主观能动性强了,也经过能力的洗礼,那么你会在职场上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你的朋友也决定了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