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就对写字变的认真起来了,我记得小学写字很难看,当然并不是说我现在写字很好看。对于喜欢写字的记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我想我还是知道一些的。
记得儿时,还住在老房子,就是与祠堂连体一片泥砖瓦房,看见过墙体上有毛笔字,对那些毛笔字感觉的很正,也觉得好看,就有种想法,自己也能写成这样,所以有了一种模仿的心理。从此就对关于能写出这样字的墨水与毛笔有了认识,还真从家里发现了墨水与毛笔,这是用来写字的吗?我不太清楚,没见过我父母拿来写字,只有点印象他们用来写在装花生装粮食的蛇皮袋上写字。比如去缴公粮呀,写上我爸的名字的一个字,怕与别人混淆,去榨油呀,用毛笔在袋字上又写上字,也是怕与别人的混淆。还有哪些用到写毛笔字的呢?有就是家里坐的日字凳子底下也写个字,还有花生稻谷留种子时,也会用墨笔写。
既然发现家里有墨水毛笔就就会拿来玩了,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意识写什么字,只会拿来涂鸦,或者仿写字,印象中没有真正去写过什么字,只记得那是小时候的记忆,对笔墨有了认识,能写字,至于写了多好,已不记得了,只听我妈说过我在门背后写过平安两个字,还没上学的时候。
上了小学对于写字有比较深刻的记忆就是上四年级,有次写字课,班主任给我们发了白纸,叫我们带了笔墨,我有种兴趣的心情,因为学校终于让我兴致的书法课了,哪怕仅仅是一节课,却记忆深刻,不单是因为那时候的班主任长的好看,也是因为她看了我写的字后,又多发了一张白纸我写,还有班主任的粉笔字也好,看过她写的教案也好,都是很漂亮的,特别有印象的就是她给我小学生手册里写的评语的字,我想我现在去翻翻应该还找的到。
还有一个对毛笔字有印象的人就是外公,虽然老人家仙逝了,但他写的毛笔字我是算见的比较多的,而且他也是个年高上过私塾读书识墨会讲故事的人。对于见过他写过什么字呢,写过签,写过符,如果我再去找找说不定还能找一张我一直舍不得丢去的签书,那是他留下,我唯一能看的到的字迹了,至于他为什么写签画符就不细说了。总之,他是个值得尊敬爱戴和蔼可亲的老人家,虽然有九十有余,从未见过他生病吃药,意外摔跤去逝甚是痛心。
真正对字有入门的可能就是小学六年级吧,邻居同学拿着一本全国硬笔字获奖作品集,越看越耐看的,我们还去辨认那些草字或繁体字,我甚至借来抄写作品集里的字,很多看的出来,觉得写的很好,这才叫字。往后还看到他有一本草字字贴也是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也借来抄写。甚至担心要还给他,没得看了,抄写在作业本上,以后自己好看看,好练习,实际上,我最后没抄后他那本字贴,抄写字贴上的草字,作业本现在还保留着,只是一直没翻来看了,可能是一时兴趣而起吧。我出来工作多年后,又让我想起那本草字字贴,买了一本估计现在也堆积灰尘了。
上中学的时候,参加过第二课堂,每学期独有的兴趣班课,要交20元,想想挺划算的,当然那时候20元,相当现在200元也难说。那个时候才算是真正意义的学习书法,甚至学到了什么,好像也忘了一干二净了,只有印象的是,兴趣班墙上有两句书法写的话,一直还记得“走笔如神,墨海求精”。
学生时代, 对于书法正规培训没有,但对于硬笔的练习却一直没停过,抄写名警句,抄写流行歌词,写日记,仿写历史书上附图的书法字,或者其它能见的到的硬笔或书法字,写着写着,字也慢慢变的有点味道了,虽然不能说好看,但自我感觉良好与还不够满意中去练习去抄写,去临摹,去描写。
抄抄写写不知不觉中已成为了一种习惯,成为了一种修身养性的行为,成为一种,人需要冷静,需要安静,需要积极向上的心态的表达方式了。在这个表达方式里不断去追求,追求一种美,也许这个美永远难于达到,我们享受的是那种追求的过程,那种进步的喜悦,别人欣不欣赏无所谓,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