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一些常识的人对“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都不会陌生,当代人谈到董永与七仙女更多看重的是其背后的爱情故事,几乎可以与许仙和白娘子、牛郎与织女等爱情神话媲美了。
董永本是山东人,后避战乱逃到了湖北。父亲亡故后无钱安葬,所以卖身给一家富人做奴仆,卖身葬父。有一次董永出工回来路过槐荫,遇见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女子,所谓同病相怜两人便结成了夫妻。
成婚后女子在三个月内就织成了三百匹锦缎为董永赎身。两人再经过槐荫后女子对董永袒露了身份,原来她是玉皇的第七个女儿,有感董永的孝敬所以下凡帮助董永,说吧飞升回了天宫。
其实董永的故事最早出现在西汉刘向的《孝子传》里,但是里面只是谈到了董永卖身葬父,并没有任何七仙女的情节。到了我们才高八斗的曹植手里才给董永人为添加了与神女的爱情故事,还做了一篇乐府《灵芝篇》: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这个故事到了隋唐就越来越玄了,说董永与七仙女还有一个儿子叫董仲,董仲长大后还要找自己的母亲,和新白娘子传奇里许士林雷峰塔救母也差不多。
其实董永的故事原意是弘扬孝顺,只不过《孝子传》里只讲了董永卖身葬父便没有后文了,中国人的传统意识是好人必有好报,不能让董永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结束了。因此必须给他配一个天仙一般的妻子,这样才能让人们的心理有所圆满。
所以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是以爱情来赞扬孝顺,只是随着时光的流转,人们更多关注的却是后来延伸出来的爱情故事而不是对孝的启迪。
一部《二十四孝》,其中故事的真假估计和董永的故事相仿,有史实也有艺术加工。面对故老相传的故事我们不必用考据学的方式去论证它,权当是寓言或童话故事一般看待即可,感悟其积极的人文精神但是忽略其故事的逻辑和真实性。
从90年代的《戏说乾隆》、《还珠格格》,到当代的一系列宫斗剧,历史戏说剧层出不穷,对此大众褒贬不一。有些人站在正史、考据的立场上对这些戏说剧极尽批驳之能事,本着考据的严谨风格将几十集的电视剧从头至尾罗列其历史谬误。这类朋友一般对《三国演义》也是看不上的,因为其中只有三分历史却有七分演义。
戏说历史(或者说对历史的艺术化改编)并不是当代的特产,以董永的故事为例早在隋唐时期人们就对历史人物及故事进行艺术化加工,赋予其积极的生命力,使其以传说、寓言等形式承担起了道德精神层面的意义而流传后世。
《三国演义》对历史的戏说就更明显了,只不过明朝没有电影、电视,所以只能以小说的形式进行创作。耳熟能详的包青天的故事又有几分正史?
历史研究和艺术作品是不一样的,既然明确是艺术作品我们就没必要以历史研究所特有的考据和严谨去批判它,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两个事物,艺术手法和价值才是我们更需要去关注的。
当然,笔者并不是赞同对历史肆无忌惮的改造,特别当下一些影视小说以正史的名义对历史事实及人物进行了颠倒黑白的改造。
再加上当代国人对很多历史常识缺乏正确的认知,有些作品的主要对象还是未成年的孩子,这就造成了国人对一些基础史实的严重扭曲。
看了一些新编的《三国》就以为诸葛亮和小乔真的有暧昧关系,看了清宫剧就以为康雍乾整天就沉浸在后宫,孩子们看了所谓的《天子传奇》便以为历史上的皇帝大臣各个神功盖世且是鬼神附身,看了抗日神剧就以为抗日战争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我们应该允许历史剧对正史的艺术创作,但是艺术创作又必须是基于基本的史实、逻辑和正向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