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生心流的理想状态是任务难度和个人能力完美契合。
2.如果我们有目的性地专注从事一项工作,那么多巴胺的分泌就会增加,它能让我们的大脑把重要的事情与无关的事情区分开来。多巴胺的分泌可以激励我们坚持下去,并帮助我们集中精力。
3.专注会引起疲劳,如果不及时放松,就会导致精神的过度疲劳。
4.注意力和工作效率在50分钟之内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连续数小时持续专注地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5.我们通常不会注意到自己的专注力正在减弱,我们的工作效率逐渐降低,就要花费更多力气和时间,能休息的时间也就越少,导致更加低效的工作——恶性循环。
6.在休息阶段,如果我们的大脑还是去思考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那么对休息来说这是一种干扰。要避免这种问题就必须排除内在干扰,我们才能专注地放松。
7.放松靠的是分散注意力,但这不一定意味着分散注意力就是差或低效的状态,恰恰相反,发散的思维对于创造有很大的帮助。
8.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可以自由地来回游走,那他就是有创造性的。
9.发散的思维与创造力之间的联系:在富有创造力的认知过程之前,大脑中会出现α波,它意味着大脑处于一种清醒、放松且专注的状态,这也是我们做白日梦时所处的状态。
10.“创造性发散思维”过程也是一种休息,在这期间,我们的大脑有机会再次积蓄力量,并用于传统意义上的专注。
11.专注力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12.进行冥想时,大脑的前额皮层,也就是注意力控制中心会被激活。冥想除了有利于我们的精神状态以及保持内心平静之外,在加强专注力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13.我们越是想要反抗并尝试将内心的杂念压制下去,它们就会越强烈。有一个很贴切的比喻:思想是猴子,它们在大脑这棵树上跳来跳去,我们想把它们从树上赶走,但它们会从另外一边再爬回树上。
14.将自己的思想“拉回来”的行为就像肌肉训练一样,它强化了大脑前额皮层,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专注力也有所提高。
15.观察和感知自己的思考过程,你就会与自己的思想拉开距离。如果你无法与自己的思想保持距离(通常是下意识的),它们就会(也在情感上)控制你。如果你能(从外部)观察自己的想法,那它们就失去了对你情绪的控制力。
16.所有注意力的练习都有一个效果,就是将你的意识带回当下,带到此时此地(哪怕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
17.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思想不是在过去就是在未来的事情上,很少有意识地感知当下。假如我们将注意力有意识地集中到当下,去感知当下发生的事情,那我们就无法同时纠结于过去与未来,这有助于我们获得内心的幸福感。
18.总的来说,我们的思想大部分时候都像在仓鼠笼里一样,不停地被驱使着,充满忧虑或被不同的事情分散注意力,而且大部分时候我们完全意识不到。
19.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怎样做——全神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