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手机控制幻灯片Keynote
苹果系统自带一个幻灯片的软件叫Keynote,用它来进行手机对幻灯片的遥控。
需要两个设备,一个设备是手机,另外一个设备是iPad或者是苹果电脑。
怎么来设置呢?
你要打开iPad上面的Keynote,然后,你需要打开一个Keynote的文件,如果你没有,那你要点加号,新建一个文件。
新建完这个文件以后,把它打开,然后你就会在右上角看到“扳手”这个图标,点击进去,选择“演示文稿工具”,然后你就会看到有允许Remote这个设置。
这个时候,你要打开手机的Keynote。
你在主界面上面会看到左上角第二个键,是一个手机的符号加一个播放的符号,点击它,然后就会出来一个新的界面,点击“设备”,然后点“查找设备”。
这时候你就可以在iPad上面的Keynote界面看到你自己手机的名称,右边有个链接,你点击一下。
在手机和iPad的Keynote同时出现的一个界面上会有一个4位的数字,你点下确认,这时候手机就跟iPad连通了。
有一个播放的按钮,点击播放,然后你就可以看到iPad上的那个文件的两页,如果你没有看到的话,你可以点右上角去设置一下。
原文
最近这个系列我们讲的主题是“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易效能就是把时间管理理念融会贯通,并通过工具来落地的系统。
今天是我们工具的最后一讲,讲述的话题是:手机控制幻灯片。
我们经常能用到幻灯片,比如我经常讲课,给别人演示幻灯片,需要把它投影到大屏幕或是电视上面。
这时候就需要对电脑或者iPad进行控制。
经常能够看到很多人用红外线的激光笔来控制幻灯片。
激光笔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呢?
它的优点是非常方便,容易携带;缺点就是要让你带着它!
如果我们用手机就可以实现对幻灯片的控制,那我们就不需要带它了。
多带一个设备,就需要更多的维护,更多的管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你永远无法知道,你下一页幻灯片的内容。
这时你的大脑就会分心去想:我下一页要讲什么。
如果你学过时间管理,在之前我们提及的理念是,大脑有杂念,就不能够专注在当下。
当我们在讲课或者演示的时候,要把焦点放在哪里呢?
要放在听众身上,我们越少地关注其他事物,就越容易专注,所以我建议你用手机来遥控自己的幻灯片。
今天我要隆重给大家推荐Keynote这款工具。
安卓平台上面也有类似的工具,我今天分享的是苹果手机上面的。
苹果系统自带一个幻灯片的软件叫Keynote,我就是用它来进行手机对幻灯片的遥控。
我们需要两个设备,一个设备是手机,另外一个设备是iPad或者是苹果电脑。
怎么来设置呢?我们来讲一讲:
你要打开iPad上面的Keynote,然后,你需要打开一个Keynote的文件,如果你没有,那你要点加号,新建一个文件。
新建完这个文件以后,把它打开,然后你就会在右上角看到“扳手”这个图标,点击进去,选择“演示文稿工具”,然后你就会看到有允许Remote这个设置。
这个时候,你要打开手机的Keynote。
你在主界面上面会看到左上角第二个键,是一个手机的符号加一个播放的符号,点击它,然后就会出来一个新的界面,点击“设备”,然后点“查找设备”。
这时候你就可以在iPad上面的Keynote界面看到你自己手机的名称,右边有个链接,你点击一下。
在手机和iPad的Keynote同时出现的一个界面上会有一个4位的数字,你点下确认,这时候手机就跟iPad连通了。
有一个播放的按钮,点击播放,然后你就可以看到iPad上的那个文件的两页,如果你没有看到的话,你可以点右上角去设置一下。
有几个基本的功能:荧光笔、翻页,有一个设置的选项,你可以设置翻页的横屏、竖屏,是只看这一页还是能够看到下一页,这样就非常非常方便了。
我还专门推送了一篇文章,你可以访问微信公众号【时间管理】,输入“Keynote”,就可以找到这篇文章,里面更图文化,更详细地讲述了这部分内容。
如果你是一位培训师,或是一位职场上经常需要做演示的人士,我建议你用这款软件来进行幻灯片的控制。
当然在安卓平台上我也用过类似的软件,非常多,能够遥控Windows里面的PPT文件。
你在安卓平台去找一找,也是很容易学到的。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手机遥控的方式,希望对你有帮助。非常感谢你的聆听。
整个工具篇共十几讲,到今天我就讲完了。
在最后这个环节,我想给大家强调一下,工具真的实在太多了,我讲都讲不完。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你一定要通过使用很多很多的工具,来提升你工作和生活当中经常重复的那些行为的效率。
如果没有,你就去找到这些工具。
我在这十几讲陆续分享了遥控、航班、手写、录音等等,其实这些就是在过去的几年里面我大量使用的,对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细微的效率的提升。
点点滴滴的汇聚,最终就成为大江大河,所以你要循序渐进,逐步去学习。
如果你不需要这些工具,你就不要学了。因为学工具也要花时间,本来我们来学习时间管理是为了提高效率。
如果不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而学习,学习过多的内容,反而会导致你的效率降低。
人生不在做多少事,工具也不在于多,在于你是否需要。
如果你需要,就去研究,把它研究到极致。
现在的工具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所以你在选择的同时,也要逐步地去深入,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