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考后,我和一位前辈交流,问出了很多大学新生都会有的疑惑:“大学时期究竟什么才最重要呢?是专业知识?还是实践能力?或是其他?”
前辈想了想,回答道:“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她很喜欢阅读和写作,在大专时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升本后读的是会计专业,后来放弃了保研资格,毅然地北漂追求自己的文字梦。现在,她是出版圈内的元老级人物,出版了几本销量还不错的书,依然在写作。
我接着问:“那要怎样找到自己呢?毕竟这个词有些抽象呀。”
她说:“学会自主。”
现在的我再想起当初的这段对话,忍不住给她点个赞。
从小到大,家长和老师常常灌输给我们的理念是——成绩是核心,考好的初中,考好的高中,考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这才是好的一生。
就这样,我们常常不自觉地被推着往前走,直到上大学后才离开了家的桎梏。这时候,我们却容易感到迷茫,因为世界大了,选择多了。
其实,这才是我们真正人生的开始。而此时,自主的重要性就越发凸显出来了。
02
心理学上,自主的定义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与所有对象的关系中,与父母的分离,可能是我们学习自主的最重要一环。我们从童年开始就有与父母分离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需求会变得更加强烈。但研究发现,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非常注重满足父母的要求和期待。一个人真正完成独立的时间段,通常是成年早期,也就是在读大学的年纪。
有心理学家提出,我们在获得自主的过程中需要完成这3个方面的变化。
①完成分离
这里指的是我们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即在自己的生活与父母的生活间形成明确的界限感。
在刚出生时,婴儿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饿了妈妈会喂奶,冷了妈妈会抱自己……但慢慢地,他们会开始有“妈妈是妈妈,我是我”的概念,发现妈妈也有工作,有自己的事。再然后,他们会渐渐学着自己成长,又组建自己的家……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找到自己的过程。
②拥有自主的能力
自主的能力,指的是能够很好地独立适应外界环境并生存的能力。详细来说,在面对外界环境时,自主的人会拥有较强的自信,能做出独立的判断,而不是第一时间寻求外界的帮助。在面对重大选择时,他们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较容易做出理智的选择。
③掌控自己的情绪
有句话是,情商越高的人越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在产生情绪时,自主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不会轻易地受到别人的影响和干扰。同时,他们也敢于表达自己的价值观,懂得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而不是以别人的情绪为第一出发点。
03
说了这么多,如何学习自主呢?
①多读书
读书的好处我们都知道,但我的建议是,多读一些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著作。它们是流传数年的思维结晶,有利于不断修正我们的三观。也许你会觉得晦涩难懂,但用心坚持一定会有所收获。当然,除了读,最重要的是把它们运用到现实中。
②多思考
当你认准了某件事时,周围一定会有异样的声音出现,此时你要多思考,懂得去分辨那些声音是出于善意,恶意还是不解?然后,你要从自己的需求出发,作出适合自己的判断,并坚持自己的选择。最开始,你大概会质疑会不安,但久了之后,事实会告诉你答案。
③自主是有限度的
有人觉得,自主就是全面放飞自己,追求完全的自我决定。但研究发现,自主也存在一个“最佳水平”,比这个值更高或更低的自主性都未必是好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自主的同时不能盲目地斩断与他人的联结。比如我们在决定要独自生活时千万不要忽略了父母的作用。那些为了争取独立而与父母冷战的孩子,收获的很可能是负面作用。
④自主是责任感的增加
学习自主不是一个与他人脱离关系的过程,而是不断学习如何平衡依恋与独立的过程。简单来说,自主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得抑郁症后,我不止一次想到自杀。这时,是责任感支撑我走了过来,因为我还有努力养大自己的父母,有关心爱护我的好友……原生家庭是我得抑郁症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前的我可能会一直埋怨父母,但现在的我会抽出时间来陪父母,学着去原谅他们带给我的伤痕。这样拼了命地活着的自己,本质上也是那个一直在努力学习自立的姑娘。
如何独立自主,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话题。但我觉得,在大学,它是最重要的一课。
有人说,大学时代是自我独立、培养个性的最佳时期,如果你在大学时期就能够实现经济独立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做到经济独立,至少要努力让自己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共勉。
参考文章:KnowYourself《怎样才是真正的独立?》
你好,我是成长中的王小青,很高兴认识你。
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请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