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卡莱尔的《法国大革命》在国内首次出版,我在阅读之余,也发掘了其背后的一个励志的故事:卡莱尔在穷困潦倒的背景下完成了部分《法国大革命》文稿,交给朋友密尔评阅时,却被其女佣当作废纸烧毁,卡莱尔在这巨大的挫折下却出人意料地力克忧郁和沮丧,以惊人的毅力再一次投入到疯狂的写作中去,最终再次写成《法国大革命》一书。他最终完成作品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这一部,该书付梓即获成功,征服了大量读者。
而关于这部著作的还有一个故事,来自于一个被征服的著名读者——狄更斯。狄更斯对卡莱尔推崇备至,在作品中多次向其致敬,他称自己阅读过数百遍卡莱尔的《法国大革命》,不少学者认为《双城记》深受《法国大革命》一书的影响,并且,《双城记》还将卡莱尔对法国大革命的观点进一步在读者中扩大了影响。
这两件事情都赋予了《法国大革命》非凡的意义,而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无法也无意站在太高的层次对这部巨著作详细地分析,阅读此书的本意只在于丰富对这场震古烁今的大革命的了解,谈一点最基本的认识。
首先,想谈谈我个人理解的作者对这场革命的看法。作者对于法国大革命是带着人性的同情的,他未因为那是一场发生在英吉利海峡彼岸的革命就如同隔岸观火一般,而是关切着革命中起伏的人物的命运,但同时也对革命潮流的摧枯拉朽抱以快意恩仇般的感情,似乎“国家剃刀”正是人民对于昏庸暴君的复仇,所以他更像是“既爱着又恨着”。
而他对于革命中出现的威权专制又表现出理解,这可能与他对英雄人物的推崇有关(相关书籍可见《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事迹》),窃以为,他似乎在罗伯斯庇尔的身上找到了一些克伦威尔的影子,他可能并不是对专制衷心的支持者,但可能却是英雄人物的忠实拥护者。此外,对于大革命的意义,作者应该也是正面和积极的,他并不因为革命之火的肆意蔓延而去批驳整个的革命,而似乎身为法国人的托克维尔却要看得更重一些。不过,我阅读二人的著作都是出于丰富知识的态度,在此无意去评判,只是“顽皮”地感想。
抛开复杂的对史学研究和历史意义问题,我更乐于享受其中其激扬的热情和出彩的文笔。作者素以精彩的演讲和辛辣的评论闻名,前文提到的狄更斯正是被其才华所折服,在本书中作者旁征博引,运用巧妙的比喻,用语富有激情,使人读来心潮澎湃。
他更以大革命中的普通人视角对这场运动进行叙述,既像是在观察历史,又仿佛述说故事,这种特殊的描写手法让读者可以紧随法国大革命的波澜起伏去了解历史,读来不得不叹服其独特的构思和盖世的才气。单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部史学著作,它无疑“亲读者”的,没有故作高深的卖弄,只有出人意料的流畅,当然,对于这段历史陌生的读者最好先熟悉下法国革命的基本情况,这样阅读才更无障碍。
法国大革命已过去两百多年,它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有“三色”的象征,促进了自由民主的扩散;用其风起云涌的浪潮卷入了许多人物,有争议众多的罗伯斯庇尔,有不是国父的“美国国父”
托马斯·潘恩(参加法国大革命,后被雅各宾派抓捕,最后获释),还有骄傲的“法国人的皇帝”拿破仑;还催生了数量众多的文学与研究著作,有狄更斯的《双城记》,当然还有托马斯·卡莱尔的《法国大革命》。可能时代的进步已将那遗产变为崇高的抽象,而岁月也模糊了风云人物的形象,只有那些饱含思想的文字还在我们的精神世界熠熠生辉,阅读这史诗一般的巨著,我们得以一窥那壮阔的革命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