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最赞的歌手』把你的故事对我讲,就让我笑出泪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故事开始以前,你的衬衣如雪

朴树,说树,也说人。

朴树,原名濮树,1973年生于南京。有人说他朴实如树,我说他至简至真,如树。

上世纪90年代,校园民谣悄然萌芽。《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一生有你》……不胜枚举。

那时的朴树,对民谣已沦陷,且不问始终。

他对身为北大教授的父亲说:“音乐比我的生命还重要。”父亲回一个“哦”作罢,没放心上。

几天后,朴树把游戏机给买了,报了个吉他培训班。高一,组建了一个乐队。高二,对父亲说“我不想考大学了。”父亲气得全身发抖“北大教授的儿子你不考大学?”

出于种种原因,或者说无奈,1993年的朴树苦读几个月后收到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去读了一年,对父亲说:“打死我,我也不会再去了。”

退了学的白衣少年,潜心于他的音乐。每晚十点半,抱上吉他,来到小运河旁,弹琴唱歌,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回去。或许,夜深人静,更能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两年后的一天,母亲问他:“你要不要出去端盘子?”朴树没有去端盘子,他抱着吉他来到了麦田唱片公司。

宋柯哭了,当他听到朴树的《那些花儿》时。宋柯又哭了,当他听到朴树的《白桦林》时,哭得跟鬼似的。

1996年,朴树加入了宋柯和高晓松的麦田。

1999年,第一张专辑《我去2000年》问世。《那些花儿》、《白桦林》、《New boy》、《旅途》……或唯美纯粹,或热情奔放,亦或悲伤,都成了传唱至今的经典。在话语乐坛不那么景气的时候,普通歌手卖出十万张专辑都要大书特书的时候,他最巅峰的专辑卖出了50万张。

这个26岁,已不能算少年的文艺青年,在华语乐坛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功。《北京晚报》说:他的作品,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四年,或长或短,不急不缓。

2003年,封面上写着“在蓝天下,献给你,我最好的年华”的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火得一塌糊涂,那时的朴树,真如夏花般绚烂。

朴树厌恶出名,摒弃商演。若不是如此,谁又能否认他不能成为天王呢?不,在爱朴树,懂朴树的人眼中,他就是天王。

一档节目中,主持人问:

“这张专辑让我们等了四年,下一张不会又等四年吧?”

朴树笑笑说:“不会。”

是的,不是四年,我们等了十年,才等到了他的《平凡之路》,等了十四年,才等到他的《猎户星座》。

朴树不是没有纠结过,拧巴过。朴树说:“我从小就焦虑,做艺人后更加重了。”刚出道时,他与娱乐圈格格不入,用著名乐评人李皖的话来形容,《我去2000》里的朴树,“脆弱得近乎崩溃”,他还不懂得所谓明星的真正意义,就被忽然推到了聚光灯下,在当时的他看来,一夜成名对自己而言是一个彻底的错误。

或许,四年后才推出的《生如夏花》并不是朴树开始适应娱乐圈的标志,反而成为他离开的前奏,之后的朴树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那时候,艺人身份如同一把枷锁。朴树一想不开就往云南,西藏跑,把钱造光了也不想写歌。为了彻底封闭自己,甚至连吉他也搁置起来,努力与音乐绝缘。

直到2009年,朴树才突然找回状态,按他的话说是重新变了一个人。此时他和麦田的合约也已到期,他没有选择续约。他说:“觉得音乐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自然能长出来的那种。”现在朴树再也不会说走就走了,因为他说:“因为那个特别丰富的世界就在心底,我随时都可以去玩。”他剪去了他标志性的遮眼长发,那帮他遮住这个世界的长发。这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他在向过去告别。

韩寒在微博中写到:“几个月前去邀歌,初见朴树。他站在家门口迎接,穿着运动裤T恤衫,头发有些泛白,表情平和淡然。十多年,等你太久了。”

而后,2014年,我们听到了《平凡之路》。该曲延续了朴树一贯的“新民谣”风格,缓慢抒情的节奏配合朴树清澈的嗓音及低声吟唱,令歌曲兼具淡淡的温暖和忧伤。歌词唱道: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含着一种决绝。有人说,歌里唱的是朴树,但当有人问他:“你怎么知道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他说:“写这句话只是为了押韵。”你看,他依旧简单纯粹。

朴树活得越来越像一棵树了,他自己也说是离植物不远了。

对于“什么时候出新专辑?”这个最平常的问题,朴树给过一个最不平常的回答“它该被别人听到的时候。”

是的,时间来到了2017年。第三张专辑《猎户星座》完成了。已是不惑之年的他还参加了综艺节目《跨界歌王》,和王珞丹合唱了《清白之年》。这也是对音乐一窍不通的我在这张专辑中感触良多的一首歌。

此生多勉强
此生越重洋
轻描时光漫长
低唱语焉不详
数不清的流年
似是而非的脸
把你的故事对我讲
就让我笑出泪光

我喜欢它不急不缓的旋律,喜欢朴树悠然从容的声音。像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风尘仆仆地归来与我们把酒言欢,回顾半生,叹时光迟暮,人生不再。

高晓松说:“朴树写歌,写的不是生活,而是生命。”他还说过:“朴树是个诗人,今天都没什么诗人了,而朴树的歌词写得比今天绝大多数诗人写得好。”有一次他们演出回来,朴树看到夕阳很美便要求停车看夕阳。他们说:“那我们走了,你在高速公路上怎么办?”朴树说:“那不管以后再说,你先让我看夕阳。”他一直诗意地活着。或许很多歌里,朴树以为写的是他自己,唱的却是众生,一曲听罢,一生已过。

舞台上主持人问他:“为什么今晚会再一次出现在舞台?”他说“我需要挣钱嘛,我也需要吃饭,也为了支持丹丹陪她搞艺术。”

岁月凶猛,他自从容。数不清的流年中,物是人非的风景里,朴树还是那个朴树。他一直富有的活着,即使没有那么多钱。

他在新专辑里的《在木星》写道:今日归来亦不晚,与故人重来,天真作少年。

如果可以,我想从远方赶去,赴一次恰巧你也在的一面之约。去见弱水千条,关山万重,披星戴月,征程满衣,依然明眸素锦,纯澈如昨的你。

愿你余生悲欢都有人听,岁月波澜都有人陪,也愿有人陪你立斜阳。

故事讲到这里,你依旧白衣如雪,胜少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723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080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604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4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31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9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93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4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51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47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1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2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9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3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9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35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