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思想的延续,交流是读书的延展,书人人读,认知各不相同,读书会的意义所在。
因为前几次“海上读书”群的读书会的原因,自然定在了同一个地点——光启城talent coffee smith。虽然订的时间很早「晚上六点半」,但大伙都尽量早的来了,是对各自最大的尊重;人不多,实到5人,但聊起来,一点不嫌少。
主题定的是「精进」读书分享,但一进来就跑题了,跑题就跑题吧,意外之外的收获很多。
因为在“熊猫书院”读书的缘故,大家才走到一起的,当然是缘分。现在的阅读太多零散的信息,让我们无所适从,个人认为书院的线上形式谁不是最优的,但能提供一个相对稳妥的清单,并组织一群人在一起相互促进,意义是积极的。平台归平台,读书最终还是自己的事情,读得好不好固然跟拆书人的能力有关,最相关的还是读者本人。
因此,今天有个比较一致的结论——
读书可以分两种,有足够认知判断能力的人,可以自我选择,按自己的节奏读;认知还不足的,请相信书院的书单就是最好的,照做便是。
人最怕模棱两可、将信将疑,这样就极容易虎头蛇尾,三分钟热度。在书单实际消化中,我相信认知判断会逐渐提升,届时就可以尝试更深度的思考,帮助自己避开问题,俭省精力。
第二个收获,切忌贪大求全。
这是因一位同学的问题发起,大家精炼出来的。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多么痛的领悟!
“少即是多”“慢就是快”,恐怕耳朵多磨出茧了,但为什么现实中一遍遍重复昨天的故事呢?
“我很想读书,好多方面都有兴趣,但感觉精力不够用”其实这是个伪命题,思考下下面几件事:
我想读的书是哪些,能列出清单嘛?
我为什么喜欢读它们?
有哪些事情占据了我现在的精力?
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思考,这是一个“完美主义”想法,可是我们做不到完美,完美也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求得收获,否则我们什么都求不到。这就是「精进」里提到的,“即刻开始”,出发,比什么都重要,不出发什么都不会发生,只会在往后的脑海里不断后悔“哎,我也曾……”但从没实施过。
除了即刻出发之外,就是出发之前的删繁就简了,断舍离一定是少不了的,怎么断舍离,就得问自己了,到底我该优选哪些、暂时去掉哪些、先后顺序怎样、如何安排时间、以什么形式,以自己问到自己的答案为准,并没有标准答案。
最大的误区是——对别人负责。完全没必要,是不是打卡,是自己的事情,没人罚款;有没有分享,自己的事情,也没人指责。所有要做的,只对自己负责,完全无需看别人的想法!
如果能在阅读中有一点收获,就是成功的。书院的拆书已经是非常概要,虽然内容很少,但涵盖很多,只花十几分钟能接受的信息是非常有限,回头去看一眼目录,能回顾起来的内容就再多看一眼,一定能更有收获,能再做一点思考,就更好了,如果更进一步跟生活工作结合,学以致用,就能很快产生正向循环。
所以,不要贪心,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已经很好。庄子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所以,贪多求大,只会迷失或者半途而废。一点一滴积累,方能水滴石穿、积沙成塔。
另一个,本想把更多人拉进活动里,却发现形式、距离、时间、费用,都可能成为阻碍。怎么办?
其实跟上面的问题一模一样!想人人受益,想让更多人直接参与,而没动起来。刘同学说,不如先小部分人动起来,受益者自然会受益,其他人还能感受到气氛,得到结果呈现,也会受到感染,说不定下次就参加了。至少,能看到其他人在更努力、更认真的对待这件“小事”。人总会思考,自发或被逼,而往往有感而发最触动人心。
读原本,体会更多
拆书匠本领再高强,也有思维盲区。划重点这件事情本就是为了“节约时间”,但重点对不对,同样可以质疑,拆出来的书骨头大概是有的,但并不一定有血有肉,要想体会深刻,去阅读原本吧,花时间在值得的地方就好。最关键是不要将思想也让别人越俎代庖。
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本身就有其价值。
一件小事,想做的人100个,去做的人20个,坚持1个月的10个,坚持一年的3个,养成习惯的1个半。
坚持的好处,跟投资的复利一样,并不是线性增长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根本没到拼智商的地步”就因为,行动的人不多,坚持的人极少,留下的都成功了或者找到了更好的方向。
聊了一大圈,就没「精进」什么事,但其实聊的都是它。信息甄选、断舍离、事件清单、认知升级、即刻出发、降低实践成本、不给自己找借口、写作、输出……
希望下次有更多人参与讨论,希望大家都能变得更坚持、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