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的目的
企业不同时期的目标是不一样的,第一阶段是保证存活;第二阶段是为了发展,加强公司业绩,达到预期的盈利;第三阶段是在发展壮大之后,有更多精力投入公司健康运转的事情,保证长久的生存下去;第四阶段是为了公司品牌,提升公司的品牌效应;第五阶段回馈社会,在社会上更多影响力。
其实,这和人的成长路径是一样的,把企业当做一个人来看待,未尝不可,道理都是互通的。
2. 企业靠什么盈利
自身的竞争力,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的更好。
3. 管理不仅仅是项目管理
我之前理解的管理,是对于整个部门来说的,除了项目管理,还有工作之外的事情,比如团建、购买零食等等生活上的一些建设,让我觉得管理就是当爹又当妈,很操心的。我只是理解到这一层,但是听完张工的讲的管理体系化,管理不只是自己部门的事情,是整个公司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如果把管理体系化的概念放到部门里去,把部门当成一个微小型的公司,相信你就会明白,管理应该要做什么,不会只是局部的工作,而是整体。
4. 完美的整体是由不完美的局部构成的
我之前有听过“木桶理论”,和课上讲的“短板理论”一样,意思是要想让团队成长,只需要补上薄弱的环节即可。同时,还有另一种见解的“长板理论”,意思是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安排其去做适合自己的工作,那么,得到的成果一定可以抹平甚至超过薄弱部分所带来的负作用。
结合这两种理论,我的理解是“木桶理论”当然有用,但它更多是关注到他人的缺点,很容易看不到他人的优势,至于“长板理论”,只会关注他人的优势,而忽略掉了缺点,所以,在实际中还是要结合着使用,在保证缺点处于一个可以接受的条件下,充分发挥长处会更好。比如之前不善言谈,说话都紧张到结巴,但是根据“木桶理论”,补强了沟通方面的问题,不说健谈,至少说话不紧张,有一个正常沟通的能力就好,在这个条件下,再充分发挥其优势在对的工作上。
5. 达成共识
我认为达成共识的首要条件是,两个人讨论的确实是同一个东西,至少不是鸡同鸭讲,所说的都在同一个频道上,那怎么做到这点?那就需要多去描述客观事实,而不是表达感受,也就是课上讲到的现象和评价,非暴力沟通里也提到了这点,就是双方少用评价型的措词,比如说要开发一个杯子,讨论一个杯子的设计怎么样:
张三说,这个杯子设计的很好看啊。
李四说,这个杯子哪里好看了,这都什么设计啊。
这些都是评价,好看与否都是主观的,这种带有主观性质语言,别人是很难感同身受的。除了增加不必要的沟通成本之外,还有可能演变成为争吵。
如果张三说,杯子外部是光滑的,没有磨砂,用户使用很容易摔碎,这是在描述现象,那么李四就很容易理解张三的意思是“容易摔碎”,那就可以针对这一点展开深入讨论,确保双方都在讨论同一件事情。
本文由mdnice多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