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外国美术史》这本书,就被封面的那幅画吸引了,一个小姑娘低着头在认真地做着手上的针线活,看似简单的一个画面却让人感受到了外国美术史的魅力。
其实《外国美术史》这门学科也是gaga在大一就开始学习的一门学科了,它是很有理论性的,包括的内容特别多特别广,不仅介绍到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地方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态特征,而且说到了不同时期里面的一些不同画派和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还有人类早期文明和个时期不同的特点等等的具有价值性的内容,让我们学习后都觉得受益匪浅。
学习外国美术史是很有意义的,第一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了解外国美术的发展过程,不同美术流派的特点和许多有关的知识 。第二它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知道和深入了解一些艺术家的个人风格的形成过程。第三它可以让我们在学习后形成明确的有个性的审美观,逐步建立个人的有价值的审美理想。所以学好外国美术史不单单是为了去考试的,而是在我们以后的生活工作和与别人沟通时的一个很好的支撑。
翻开书我们看到目录的那一页,我们一共讲了八章大的内容,它们分别是原始古代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或十八世纪欧洲美术、十九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二十世纪美术、亚洲美术、非洲拉丁美洲古代美术。每个大的内容下面又会分成几个小的内容,这会讲得更细致更深入。但可能每个内容都很有用很有趣,但因为人与人的不同所以每个人我相信都会有自己最钟爱的部分。那么我就来讲一下我最喜爱的部分吧。
我最喜爱的是第四章十七或十八世纪欧洲的美术。为什么呢,因为我个人对巴洛克美术和罗可可的美术是比较了解和热爱的。
巴洛克美术:
欧洲十七世纪的艺坛是属于巴洛克风格的。巴洛克是十七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或西班牙语,意思是不圆的珠子;又一说它来自意大利语,有奇特古怪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总的来说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义,是十八世纪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于上一个世纪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下面我们还要了解一下巴洛克艺术特点。首先它有豪华的特点,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六是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那么这就注定会有许多优秀的巴洛克艺术家的出现。首先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的就是巴洛克艺术大师贝尼尼了吧,他把巴洛克雕塑推向了顶峰,成为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的旗手与精神领袖。他的一生显贵,荣耀非凡,他为好几代教皇服务,并且都被当权者重用,而他的父亲其实也是一位雕刻家,所以可能是这个原因吧贝尼尼在八岁时就拿起雕刻刀作了一个小孩的头像,它的作品中《大卫》《普鲁东抢劫玻尔塞福涅》《阿波罗和达芙娜》都是让人们知道他记住他的优秀作品。在他所有作品中我最印象深刻也很喜欢的作品是《女圣徒德列萨》,这幅作品中女圣徒身穿宽大的僧袍,赤着双足,坐在云端上,处在沉迷的状态之中,她神情恍惚,脸色苍白,显得有点飘忽不定。在她面前,一个拿着带火星箭的小天使正向她走来,好像正要把箭向女圣徒的心口刺去,这爱情之箭刺向少女心静如止水的心海,使心海又泛起了爱的涟漪。这里虽然描写的是一个宗教传说,但贝尼尼别出心裁,使传说带有世俗的色彩。雕刻家为了配合祭坛雕刻,还在旁边的包厢里雕刻了一组观众,坐在包厢里的是订货人卡尔纳罗一家,这件名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它表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贝尼尼不仅是在雕刻上有很显著的成就,在建筑上也是很著名的。在世界建筑史上,巴洛克建筑占有重要地位,它所取得的成就,固然一方面与宗教的支持分不开,更重要的是由于一系列巴洛克建筑大师的勤奋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果。他们之中就有贝尼尼,他在风格上大胆突破古典主义的一些原则,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建筑风格的一统天下。贝尼尼和所有巴洛克的建筑家们可以说是建筑艺术领域里的浪漫主义大师。
罗可可美术:
如果说欧洲美术史上,十七世纪被称作巴洛克时期,那么十八世纪就是罗可可的时代。罗可可艺术首先在法国兴起。当时法国宫廷中流行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国王路易十五只知一味地追求毫无止境的享乐,公厅成了盛宴、演剧、化装舞会和行猎的代名词。正是这种背景下,上流社会的美学趣味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欣赏路易十四时代庄严、宁静的古典主义艺术风格,而是要求艺术家们为他们创造一些轻松愉快、沙龙式的罗可可风格的作品。于是罗可可风格的艺术越来越流行。罗可可艺术的特点也是和巴洛克艺术有相同之处,但却各有千秋。它的艺术是有着华丽的富贵气,强调娇柔妩媚、纤巧细腻的特色,它主要的绘画主题是“爱情”,所以画中人物多娇艳放荡。这些画面自然也让我们联想到宫廷和贵族们的糜烂生活。总的来说,法国罗可可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华多、布歇和弗拉戈纳。首先我们来讲一下华多吧。一个十八世纪初期的法国画坛上出现的一位天赋诗才与画才的大师。可以说他的地位是当时在法国还没有一个可以与他相提并论的画家的。他是罗可可的创始人,他喜欢描写上层社会的生活场面,但自己却是一个性情孤僻和郁郁寡欢的人,这在它的作品中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所以它的作品在当时很少受到人们的赏识。正因为如此,他的一生是贫困坎坷的。在艺术上他的真正启迪者,是他细心研究过的鲁本斯和威尼斯的提香等人。在当时,他一个人还创造了一种与当时社会享乐风气相适应的绘画风格:艳丽优雅、轻松活泼。这也使他成为十八世纪初最著名的罗可可大师。最能代表华多罗可可风格的作品是《舟发西苔岛》,现藏于巴黎卢浮宫。这个作品取自一个叫《三姐妹》的歌剧,描写的是一群贵族男女,一直幻想自己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爱情乐园,而西苔岛是希腊南部海湾中一个美丽的小岛。传说爱和美之神维纳斯就诞生在岛旁的海水中,从此这个到就成了爱神的居住地,也是人们理想中的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地方。作品呈现的是金色的阳光普照大地,远处是蔚蓝的大海,近处是缓坡、大树和花草。浓荫处隐约可见不满玫瑰花的爱神雕像。这些贵族情侣在小天使的带领下,等待依次登上缀满鲜花的彩船,彩船装饰精致,停泊在岸边,两位裸体男子正准备开船,他们在等待着盛装的恋人们上船。山坡上这位女子回首顾盼这美丽的爱之岛,留恋的眼神表露出她对这爱之岛的依依不舍之情。而当人们已经准备离开这个爱之岛的时候,画面右下角还有一对恋人,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年轻女子披着鲜亮的红色外衣,手上把玩着扇子,正侧耳倾听情郎的窃窃私语。每个人物的姿态都被赋予了同爱情有关的象征意义。远处待发的帆船,更点醒了这幅画的主题。整个画面充满了无限缠绵之情这幅画还被皇家学院授予他会员的荣誉,因为这幅作品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和心理要求,受到了上流社会的赞誉,这才让他声望日隆,生活境况也一度有所改善,到后来他的一些晚期作品就又用了一些神话题材,例如他晚起的作品《热尔桑画店》,他晚年通过这幅作品看出他在写实与心理探寻上的追求。但也就是这幅作品后,他的身体日益虚弱,再又完成了最后的作品《逃往埃及途中的歇息》后因肺结核晚期而去世 ,当时的他只有37岁。除了华多,当时很有代表性的还有布歇,法国罗可可风格绘画的最典型代表,是将罗可可风格发挥到极致的画家。,代表作品有《浴后的狄安娜》、《维纳斯的梳妆》、,蓬巴杜夫人像》等。还有弗拉戈纳,一个继布歇之后的又一位法国罗可可绘画的重要代表,他的代表作品有,《秋千》、《约会》、《读书少女》、《偷吻》等。
其实外国美术史在你学习过之后你会发现它的魅力的,它的时间远比文学史的时间还要长的多,所以有许多许多等着我们去看去学习去了解的。我们不但可以只看到作品的外在美,还可以通过它们看到人们的各种欲望和追求。这些好的作品其实不仅仅是美学的欣赏物,它们更是创造者们的技艺与智慧的成果。它们使我们增强了对自己和许多事物的洞察力;它们使我们从自己的宗教和其他宗教信仰中觉醒过来;它们扩大了我们对国外生活方式的理解;它们帮助我们开拓和理解我们自身的天性。所以说简而言之,外国美术史是我们要认真对待努力学习的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