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背景:
历来对小说的讲解都是围绕三要素展开,通过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描写的句子,得出人物的性格,并结合环境和作者经历探究作品意义。这样讲固然条理清晰,但耗时较多,而且环节单一,学生难免厌倦,也达不到教学预期的效果。
为了相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课堂要通过精读教材提炼出用以增加学生的知识、训练学生能力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师也要能够对教材进行艺术而科学的教学处理,学会长文短教、选点突破、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课堂实录:
导入:鲁迅曾说过:“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既然是一个苦人,为什么在文章里又充满了笑声呢?孔乙己是在笑声中出场的,又是在笑声中退场,接下来就让我们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文章中描写笑声的句子。
师:第一次出现的笑声是?
生:文章第二段,“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师:“为什么只有孔乙己到店才能笑几声,那么之前他是什么样子,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状态,找原句分析。”
生:“他原先的生活很单调也很无聊。因为掌柜的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
师:“所有的人都可以对他冷眼相对,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地位低下。”
师:“我们在看看小伙计的经历,伺候不了长衫主顾,伺候短衣帮又羼不了水,所以只能干温酒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可见在酒店里,伙计都有三六九等,他是处于最下等的,那么他的笑意味着什么呢?”
生:“放松”,“释放”,“或者说是一种解脱吧”。
师:“很好,那么第二次出现的笑声呢?”
生:“(齐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师:“这种笑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呢?”
生:“孔乙己出场时。”
师:“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从文章的描写中探讨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
生:“从青白脸色可以看出孔乙己营养不良,非常贫穷。”
生:“从皱纹和花白的胡子可以看出他年老。”
生:“从穿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看出他好吃懒做。”
生:“从满口自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可以看出迂腐来。”
师:“同学们都分析得非常好,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他的皱纹里时常夹些伤痕,和后面人们见了他就笑他脸上又添伤疤了可以看出什么呢?”
生:“他经常偷书,经常被人打。”
师:“那他为什么老偷书呢?”
生:“因为他好喝懒做。”
师:“对了,下文已经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解释,也正是这一性格决定他悲剧的开始。那么面对众人的取笑,他是如何反应呢?”
生:“睁大眼睛、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师:“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
生:“他很在乎自己的名声。”
师:“是呢,他的长衫又脏又破却迟迟不肯换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自恃清高,觉得自己是读书人,便高人一等,又吃不得苦,自然落到边缘人物的尴尬的境地。那么众人的笑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
生:“我觉得是寻找一种乐趣吧,辛苦干了一天的活,取笑别人也可以缓解一下疲劳。”
生:“也是一种幸灾乐祸吧,看到别人比自己还不幸,就特别开心。”
师:“这种快活是建立在孔乙己的难堪上,可以看出众人?”
生:“麻木不仁。”
师:“我们接着往下看,第三处笑声是在哪儿?”
生:“第六段,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师:“这次又是取笑什么呢?”
生:“笑孔乙己虽识字却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
师:“古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孔乙己虽是读书人却被干苦力的底层人取笑,可见高的只是通过科举考试的读书人。那么孔乙己是什么反应呢?”
生:“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了一层灰色。”
师:“上次人们取笑他偷书时,他尚且争辩,这次为何连争辩都没了?”
生:“说明他无从反驳,他在意这件事,而且确实没做到。”
师:“的确是,这是戳到孔乙己的痛处了,才会连反驳的话都没了,可见在他内心深处,对功名利禄也是非常的在意。他此刻的痛苦与众人的快活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见众人的麻木不仁。第四处笑声在哪里呢,读一下。”
生:“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绝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
师:“为什么要引人发笑呢?”
生:“吸引人们光顾,增加生意。”
师:“所以掌柜的笑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玩弄。还有一种笑声,似乎与这些笑声都不一样,他们在?”
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师:“孩子们为什么要笑呢?”
生:“孔乙己分茴香豆给他们吃,后来不多了及舍不得给了。”
师:“可见孔乙己还是有善良的一面的,那么这些孩子的笑声是怎样的笑声呢?”
生:“纯真的,天真的笑声。”
师:“为什么要可以描写孩子们的笑声?”
生:“形成对比,用孩子的笑声反衬大人们的冷漠无情。”
师:“最后一次笑声是在?”
生:“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来酒店喝酒时。”
师:“此刻的孔乙己是什么样子呢?”
生:“脸上便成了黑瘦的样子,长衫没了,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
师:“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
生:“因为他偷丁举人的书被打折的。”
师:“为什么丁举人有这样的权利呢?我们现在有权利这样打人吗?”
生:“没有,会坐牢的。”
生:“因为丁举人考取了功名,地位高。”
师:“同样是读书人,一个可以随意残害他人的性命,一个只能任人摧残,决定这样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生:“封建科举制度和等级制度。”
师:“所以这就是本文要表达的主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孔乙己成了举人,面对偷书的人会怎么做?”
生:“打死他。”
生:“放了他,送给他书。”
生:“资助他读书。”
生:“打折他的腿。”
师:“孔乙己会怎么做,我们也许能众人的反应中得到答案。我们来看看,面对被打折腿的孔乙己,众人的反应如何呢?”
生:“取笑他,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师:“有没有人同情他?”
生:“没有。”
师:“所以这儿还是个人的悲剧吗?”
生:“不是,已经成为社会的悲剧了。”
师:“所以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落幕,在一片欢快的笑声里,却藏着浓浓的悲哀,这种悲哀有孔乙己自身的原因但更多是社会的悲哀。那么孔乙己最终的结局呢?请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并写在日记本上。下课!”
板书设计:
小伙计 附和的笑 生活贫困 年老体衰
众人 捉弄麻木的笑 笑 悲 好吃懒做 爱慕虚荣
掌柜 玩弄的笑 重视功名 迂腐
小孩子 天真无邪的笑 讲信用 善良
教学反思:
本课从笑的角度切入,避免了小说讲解固定的故事情节、环境、人物分析单调的讲解,将笑作为线索分析也能长篇短讲,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笑声中的悲凉,从而对本文的主旨有深刻地理解。不足之处,课容量有点大,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