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摘录、感悟:
今天阅读管建刚《教师成长的秘密》,第二部 120%的教育渴望,全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2.18%的教育基础”、“120%的教育渴望”、“75%的教育奋斗”、“63%的教育韧劲”和“10%的教育写作”。管建刚老师从五个部分举例阐述了自己成长的历程,从这五个部分的占比可以看出教育渴望的重要性。
摘录:
一个对成功充满了如此强烈的渴望的人,一个有着强烈的“渴望”、又肯付诸行动的人,上帝也会帮他的。上帝不帮他,身边的人会帮他;身边的人不帮他,藏在灵魂里的智慧女神,也会出来帮他的。心里要“想”,不一般地“想”,水中憋了一分钟,想吸气那般地“想”,只剩下“活命、活命”般地“想”。不要100%地想,要120%地想。
有几个学生,字很糟糕,我问:“想把字写得跟沈彧一样好吗?”沈彧的字,班上公认的好。他们摇了摇头,轻声说:“那是不可能的。”有几个同学,作文平平,我问:“想把作文写得跟卢熙来一样好吗?”卢熙来的作文,班上公认的棒,他们摇了摇头,轻声说:“那是不可能的。” 后进生的“后进”,不在于短了多少知识。一个小学生,一到六年级,全是知识,又能有多少呢?后进生身上最缺的,是对优秀、对卓越的渴望。后进生们的最大的“后进”,正在于此。
你想成为于永正、贾志敏吗?你想成为窦桂梅、王崧舟吗?无数的你,会摇头:“那是不可能的。” 有个成语叫“心想事成”。很多人把“心想事成”,看成一个美好的、空洞的祝福。不,不是的。你心里都不想,“事”当然不可能“成”。“心想”是“事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失去了对“卓越”的渴望,不会有“卓越”的未来。
老师的成长,核心不是缺资金、缺专家、缺舞台、缺基础。资金,不过多读几本书,买不起,也借得起。有了好书,专家到场也罢,缺位也好,不重要。舞台总有空的时候,至于基础,差点不要紧,再怎么着,跟我比,一个怕语文的人,一个从不知道有课外书、一心想当数学老师的人,能有什么基础呢?
去听课,去培训,听了激动,想着心动,回来动了两下,又不动了。为啥?那“动力”来自外界,不是内心。外界的东西,肩膀一抖,掉了,没了,停止脚步前,必先停止了内心的渴望。
感悟:
读到这一部分内容,不由得想起前几天单老师在群里转发的这个视频。这个视频主要讲了一个故事:三个牧马人在草地的泥潭里发现了一匹不幸陷入泥潭的马,它的主人已经放弃了它,这匹浑身都是泥的马抬起头打量着三个牧马人,似乎在祈求他们把它救出去。其中一个牧马人觉得它很可怜,想要把它从泥潭里救出来,而另一个牧马人认为,这样做很危险,他抓起一把土,仔细观察,发现这泥潭里的土很蓬松,心里有了主意。
他叫来伙伴,另一个牧马人,把所有的马都赶过来,并绕着泥潭跑,许多马都在泥潭边疾驰而过,轻快的马蹄声踏起一阵阵灰尘。陷入泥潭中的马看到马儿们都奋力前进,眼神中流露出对自由的渴望,它内心是多么渴望走出这个泥潭。它站了起来,一点点试图摆脱泥潭,一点点挣扎,慢慢地从泥潭中爬出来,它在泥潭中一次次奋力向上,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新跃起。泥潭中的泥水飞溅在它的身上和泥潭中。因为每一次的跃起,让本就松软的泥土下陷得更多了。马也更危险了,但没有放弃。还是毫无畏惧地跳跃、挣扎。终于最后一跃,它的四肢跳出来了!看它成功地将两条前蹄从泥潭里拔了出来,后腿蹬出阵阵泥花。和这群马一起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奔跑啊!这自由是多么可贵啊!它成功地摆脱了泥潭的束缚,飞跃出泥潭,它做到了。
这个视频反复看了很多遍,内心很是感动。正是因为失足的马对生命充满了渴望,对自由充满了渴望,所以在看到马群奔跑的时候内心生的渴望被点燃,不断奋力挣脱出泥潭,获得生的希望。
牧马人通过观察泥潭,判断出马已经奋斗了很长时间。正是认识到了这是一匹知道奋进的马,它渴望自由。所以他选择了用奔跑中的群马来刺激和唤醒它对生命更强的渴望。
正如管建刚老师在这本书中写道:"谁也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一个时刻,发现又一个自己。谁也不知道,寻找的过程要多久。或许明天,或许明年,或许三年,或许五年了,还一片迷惘,或许五年后的某个下午,你豁然开朗了。谁都不知道“顿悟”会在什么时间来。你不停地寻找,有意识地寻找,有意识久了,成了无意识,成了下意识,成了不经意的相遇。"
心想才能事成,要做一个对教育充满渴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