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今年是母亲去世十五周年,直到现在仿佛母亲仍在我身边。岁月无情,时光飞逝,母亲转眼离开我们十五个年头了,母亲:您在那个世界还好吗?
母亲是一位大家闺秀,知书达理、胸怀宽广,一生勤劳节俭,是中国传统妇女的典范。回忆和母亲生活的岁月,六十年来的风雨经历,历历在目,难以忘怀,铭刻在我心中。
记得儿时,父亲在西安工作,家中六个孩子都很小,家庭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三十来岁旳母亲身上,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宽裕,我没有上幼儿园,跟随着母亲在她的工作单位:粮站里玩米、扒米玩耍,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我幸福的童年。
过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尤其是春节,腊月三十的下午,母亲给我们一个个洗澡,剪指甲,换新衣服,打扫房间,炒花生,炒瓜子,炒蚕豆等吃货,一直忙到深夜才能入睡,平时家里的柴米油盐,洗衣裳、到煤店拉煤球,到自来水站去挑水,男人能做的事,她也样样都能做,由于白天工作忙无法打理家务,只能在粮站值夜班时,把家里衣服、被单带去缝洗,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那种苦。我也懊恼自已,当时未能帮助母亲分担些家务,母亲就这样任劳任怨为这个家无私的奉献着。
我十六岁那年,到丹徒县宝埝公社徐巷大队塘西3队插队。我下乡不久父亲就去世了,我也经受了酸甜苦辡的磨炼。母亲从毎月仅有的三十五元工资中省岀五元钱,按月寄给我作为生活补贴,每次回城休假,我和母亲有说不完的话,返乡时母亲给足了路费,还有猪油,麻油,小菜等,并且千叮咛万嘱咐,什么烧柴火时注意防火,到河边洗菜、洗衣时要注意安全,以免掉进河沟里,衣服怎么样洗得干净,菜如何烧得好吃等等,她反复叮嘱一直到深夜,第二天又起早送我到车站。这就是儿女出门母担忧的真实写照。
长达十年农村生活的劳累,使我引发了痔疮,我住院三次手术冶疗,都是母亲到医院照顾我。最令我难忘的是2000年最后一次住院手术时,母亲已是八十一岁高龄的老人,她还是放心不下我,从“来风小区”家里,独自一人徒步走到“夫子庙”市中医院来照顾我,这就是我那含辛茹苦的母亲。
回城工作后,我和母亲一直生活在一起。我的衣食住行都是母亲照顾打理,她一直都在为我操心。早晨迎着初升的太阳,母亲站在五楼阳台上目送着我去上班,傍晚伴随着晩霞,她依然站在阳台上盼着我回家,我刚到楼梯口就亲切地喊一声:妈!我回来了!这种感觉,现在想来太幸福了。我俩也有过争吵、堵气、闲聊和快乐。那段时间是我享受过的天倫之乐。但现在她已离去,永远不复返了,只有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失母之痛和那些美好的记忆了。
我们家中儿女众多,手心手背都是肉,母亲对儿女们都是一视同仁,倾心为儿女们着想,宁愿自己受委屈,总是大度包容,理解儿女们做的不到之处,只要有好吃好喝的,母亲总是想着儿女、孙辈们,自己却舍不得享用。母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现在儿女、孙辈们相处得和和睦睦,节假日大家都相聚在一起,畅叙亲情,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母亲住院期间,我一直在医院陪伴着她,病情稳定后,哥嫂请了居家保姆,儿女、孙辈们常回来看望照顾她,我每天都要从单位打电话询问母亲服药,吃喝等情况,时刻牵挂着她,想着尽量多陪伴母亲,所以她的生活都是由我打理,因为保姆照顾我还是放心不下,就亲自动手,用心呵护,母亲陪伴我六十载,想着在最后的时光,不能让她受半点委屈,这样我才会安心。
母亲弥留之际,她拉着我的手已经不能讲话,但眼里流淌着泪水,我抚摸着她消痩的面孔,眼泪忍不住流下来,她虽然不能言语,但彼此心里明白,母亲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我也最舍不得母亲,六十年的相依为命就要分开了,面对生离死别,心里只有无尽的痛。
四月二十九日凌晨,母亲带着不舍离开了我们。母亲的爱比山髙,母亲的情比海深,母亲的恩情一生难以回报。
转眼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十五个年头来,十五年来,我总觉得母亲没有远离我们,她的音容笑貌一直浮现在眼前,她的教诲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母亲用她勤劳的双手支撑了这个家,辛苦一生抚育了我们兄弟姐妺,她的一言一行为后辈树立了榜样。她博大的胸怀,惊人的毅力,克已尊人的高尚举止被人们所尊重;母亲爱心包容,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得到了儿女、孙辈们的传承;母亲以人为善,以礼相待的品德受到邻里的爱戴。
在母亲去世十五周年之际,我含着悲思的泪水写下这些文字,怀念我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愿您在天国幸福快乐!
逝别十五忆慈母,恩泽一生铭深情,儿子永远怀念您: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