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近几年来颇为流行的一个词,它不仅仅传递出字面上的意思,而且也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就像我自己,貌似也跟着这股风潮随波逐流,除非不得不出门,否则,大部分时候,我总是喜欢宅在家里,默默地待着,安享难得的不被打扰的时光。而随着宅家的深入,就连以往最钟爱的逛街购物这一类活动,也不大容易激发出我如往昔那般澎湃的激情了。
经过一番思量,我才惊觉,这样的状态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而就在此时,我感受着因为‘’宅‘’而绽放出的喜悦和创造力,正试图把它们转化为文字,分享给有缘的朋友。除此之外,貌似埋藏于我心底深处的、某些被遗忘的部分也因为‘宅’而再次苏醒了过来。
简单来说,就是我好像发现了一道门,一道通往归属感的门---在穿过它之际,我便能够真正地安定下来,不再向身外四处寻觅。
对我来说,那是一方可以称做家的天地。它颇具包容性,愿意跟随家庭成员不断成长而蜕变,也愿意捕捉他们不同的体验,并不加选择地予以支持与接纳。可以说,这是一个真正能够为我遮风挡雨的所在,同时,也是我持续探索真与美的本然,探索光影、思想和家的概念的地方。
我得承认,全心全意地爱上这个地方,源于它带来了笃定的归属感,以及毋庸置疑的安全感。而此间的这两样东西,有别于我们头脑所理解的那种附带着条件的觉受---它们是相当纯粹的,始终没来由地散发着温暖的、安全的气息。
与此同时,可以肯定的是,我在此间不仅瞥见了那些有关生活的最深刻的问题的重要答案,而且还倾注了那么多的热情与创造力,力图在一切事物中一亲美的芳泽,使万物都能合谐地展现于我心中之际,既而再透过我的眼晴,感知到这份融洽与自信。
事实上,家对于大多数人的意义,大概并不局限于居住这么单一的功能,或许,它还承载着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他所爱的,他所失去的和他感到恐惧的,所有这些,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地都化做它的一部分,被安放在一方空间内,安安静静地,令人安慰,亦或令人心碎。
不论实际情况属于哪一种,于我而言,这些都是生命流淌过的痕迹,无法抹灭。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也以某种方式成为了‘’家‘’的一部分,当然,从表面上看起来,也可以说是居住的房子被纳入了我的日常生活,二者其实相辅相承。
尽管很多人也许无法领会到这一点---而我对此只能感到遗憾,不可否认的是,遗憾也是人生旅途的一脉分支,不管愿意与否,你我都不得不品尝个中滋味。基于此,我仍然选择如实地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说到底,家做为归属感和安全感的一个象征,除却臆想中的物理功能以外,它同时还为‘’宅‘’这一理念提供了心理层次的解读与说明,使我们于朦胧胧胧的宅家选择中,得以窥探一丝真实渴望的缩影。
就拿我自己来说,于宅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生出了一种圆满无缺的感觉,并且经久不去。我必须得申明一下,这并非自我催眠,将麻烦搁置不理的掩耳盗铃,在我看来,它反而是一份坦坦荡荡的畅然与勇气,令人充满面对一切的力量,且丝毫不会畏惧。
在写下这段文字之际,在我胸中溢满了淡淡的欢欣,想来,这就是心有所属的满足吧。我渴望把内心深处感受到的东西捕捉下来,但又觉得无法下笔,因为实在不清楚怎样的字眼,才不会让这份悸动折损分亳,也不致让人误解这份美丽。
倘若勉强描绘一二的话,我要说,这是一种既没有经过精心装扮,也没有刻意引人注意,仿佛与生俱来的、浑然天成的气息。自从与它相遇,其他任何东西都成了冒名顶替的骗子---不论他们外表有多华贵,价值有多连城,表现得有多高贵。或许,我们可称之为真,也可称做为美,而美是纯净无染的。
正是这份真,令我们行走于世间的时候,可能在某个特定时刻--因为某人、某物、某事,刻意戴上的面具不经意间滑落下来,露出了自己原来的样子。那一刻,不必伪装,不必演戏,我们的眼神褪去了蒙昧,只余下清明与澄静。就好像褪去了披在身上掩盖自己本来面目的那件戏服,一窥其下究竟之际,才于彼时看到自己的真实。
事实上,我们一直想要找到一种方法,在尊重每个人对美的追求之余,将其自身也纳入目的范畴和价值的来源。而这一点的实现,有赖于为个人,尤其是成年人,留出足够的自主发挥空间,允许他们跟随自己的自由意志,在恰当目标的引领下,真正过上美好生活,而不仅仅只拥有这样的能力。
而令这种能力有发挥空间的,或许有成千上万个煤介,不一而足。‘’家‘’做为这些媒介中的一种,因着与我们千丝万缕的关联性,以及其大概率下活动最频繁的场所之特性,而被我选中,从而挑起了探寻真实的大梁。
更深入一层来讲,它似乎还配合着‘’宅‘’的运行轨迹,于运筹帷幄间,将千头万绪的念头协调一致,方向直指隐于其后的实质,且全情投入,心无旁骛。就好比盘桓于脑海中的经典乐曲,不论历经数年还是沧海桑田,始终让人回味无穷,迷恋它所带来的风景与魅力。
【文字之光专题】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
【金色梧桐】是其优选专题,欢迎投稿荐稿。
主编韩涵微语携全体编委人员恭候你带着优秀的文字找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