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朋友推荐看了《上瘾》这本书。本书通过清晰的模型告诉我们用户为何对产品习惯甚至上瘾。 本书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直接看书理解。
今天针对微信公众账号的运营给大家分享,微信公众账号如何运营才能让用户打开打开账号成为习惯。
我们先来说说,用户养成看微信公众号的价值有多大!
1,阅读量不用发愁,竞争力大。比如十点读书,晚上睡觉前,就想看两篇或者听两篇文章。习惯阅读公众号的用户越多,账号价值越大。
2,用户价值挖掘多样化。 微信公众号这块目前除了电商,游戏小说充值,也有一些知识付费类的,微信沉淀用户的价值很大。用户越习惯用我们的产品,
可开发的价值就越大。
3,价格可以保持灵活性。用户付费是基于对我们个人的信任。后期习惯我们的用户越多越多,议价越大。
4,扩大用户群。一方面用户越习惯,越有可能推荐给好友。我们可以把粘性的用户做更多的细分。比如说做社群啊,做UGC的互动之类的,让用户更好的与我们做联系,扩大我们的影响力。
说了这么多有用的价值,让究竟如何做一个让用户上瘾的公众号呢?
定位必不可少。
思考一下:我们究竟能给用户带来多大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宣传一种正确的积极的习惯?会提高用户的生活质量吗?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不会让用户长期的关注我们,账号也不好做大。
我们一定要成为 健康习惯的引导者,让用户关注我们的账号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对他们有帮助。
接下来我们用“上瘾”的模型具体分析下在公众号上我们应该如何应用。
上瘾模型主要是四个行动 触发--行动--奖赏---投入。
我们就从这个模型分析微信公众账号用户的行为模式。
先说下触发
用户关注我们账号是什么原因呢? 朋友推荐,广告推荐,这些都是外部触发。而自己心情不好,想看一下娱乐搞笑的段子,自己没有进步
想学习下个人成长的干货技能。这些都是内部触发。 思考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发现这个跟账号定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的账号从内部触发和外部触发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或者我们还有哪些没有做到位的地方呢?
1,定位明确,干货类的多发干货帮助用户提升。
2,反思外部触发的情况,我们是否做付费曝光,或者免费曝光,比如说单推,广点通,持续做。 是否做过一些公关的宣传让用户搜索或者听说到你?
我们做的账号有多少人是朋友推荐关注的,后台的数据情况要了解到位。这个也是用户的价值。
3,反思内部触发的情况,这个账号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情感慰藉,给用户什么样的情感关怀。孤独的时候想到看这个账号,焦虑的时候看这个账号,
我们的文章如何对用户有情感触动,让用户发现文章背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再说行动
看公众号的操作很简单,时间碎片化,也不需要金钱,如果深度文章烧脑也可能导致用户不愿意打开,并不需要什么体力。但是网络一定要有。
其实就是 行动= 动机 + 能力+触发器
动机 :用户产生使用产品的动机是基于人对于快乐的追求,对痛苦的逃避;对希望有追求,对恐惧有逃避。又因为人都渴望被认同,讨厌被排斥。
所以,只要你的产品能给用户快乐,希望和认同,就相当于是给了用户行动的动机。其实还是要思考下账号的定位问题。
能力 就是必须有网络的前提下,才能看。账号的流量特别是放视频,有时候在车上视频是看不了的。
奖赏
奖赏包括社交奖赏,猎物奖赏和自我奖赏。
我们先从内容上来说:
公众账号其实大部分来自于社交奖赏。我们发的文章会不会有分享欲望,转发到朋友圈好朋友会针对这个问题讨论。 就是利他,帮助他们的价值。
有的内容是自我认同。看的文章跟我想的差不多,其实就是自我奖赏。自己完成了这个转发这个动作,自己也满足了。
猎物奖赏一方面是内容, 提供的干货内容正是我需要找的,另外也会通过互动获取一定的资源。这样用户也会上瘾。
就是我们经常发的内容 给用户一种奖励,让我们感受到反馈,感受到联动。更利于用户自我满足以及方便社交。
当然除了内容之外,我们也可以自己做一些奖赏。比如做一些活动,免费送一些对用户比较好的资源之类的,有的用户非常需要,也会习惯性的
来这个账号找东西。
投入
最后想重点说下投入,用户对某件产品或某项服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对这个产品或服务就越来越重视。
这是因为我们总是高看自己的劳动成果,付出了一分就会有付出三分的感受。所以我们一定要引导用户对我们的投入。
微信公众账号的投入 其实更多的是 原创账号的留言 点赞 赞赏啊 没有原创账号的后台留言。 以及参与活动增加的行为。
也有一些包括 投稿啊,线下活动参与啊 提供素材,与主编朋友圈互赞啊 UGC内容的提供以及帮忙管理社群啊。
这些用户做的投入越多,用户对我们的忠诚度越高。所以大家务必要认真对待,用户一旦投入,就想要反馈,我们反馈的越即时,越给力,用户就会持续的做这样的行为。这样习惯就自然而然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