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已完成精读的第九本书《社会性动物》(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夜成名天下知”成了很多人的梦想,不断冒出的热点也成了众人眼里的香馍馍。人的决策,到底有多少的自主性?你会因为大众的压力而改变自己吗?人是动物,更是社会人。
当今社会,心理学几乎已成为一门“显学”。林林总总冠以“心理学”之名的出版物不断更新着书店和读者的书架,以心理学为噱头的营销广告无处不在,可以说心理学正日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在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我们如何才能保持健康身心,塑造健全的人格?当现代生活的压力在人与家庭、群体、社会的关系中注入了新的特征时,人们又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以达到彼此的和谐与适应?这些问题,都需要心理学给出答案。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的著作《社会性动物》,他是美国心理学会11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杰出著作奖(1975年)、杰出教学奖(1980年)和杰出研究奖(1999年)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而他的《社会性动物》也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这本书涉及从众、宣传、认知、偏见、攻击性、情感等诸多方面。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而重要的现象,本书提供了科学的答案,比如:为什么有人会相信邪教?为什么企业热衷于请明星代言做广告?为什么在车祸现场,围观的人不伸出援手?为什么人们会攻击、伤害其他人?人们之间的情感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正如古希腊先贤所说,人类群居而活,我们离不开社会,受着社会的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社会。你有没有好奇过,这样的相互影响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与他人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什么是“社会性动物”,以及“社会性”的第一种表现:从众。
老师的鼓励会让小朋友在课堂上举手更积极;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会受到朋友的影响;有当红明星代言的商品,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一条决绝的分手短信,可能使人情绪忧郁;一次恐怖袭击事件,会让社会陷入恐慌和悲伤……
尽管以上列举的情境千差万别,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因素:社会影响,即人们对他人的想法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这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
那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几乎有多少个社会心理学家,就会有多少种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但所有研究者都会同意,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绝对研究主题。
社会影响是如何对人产生作用的呢?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九岁的小姑娘玛丽看上去对家务很感兴趣,她总是帮妈妈整理餐桌、准备饭菜、打扫房间。玛丽的父亲认为“她的基因之中已经融入了家政的成分”。“家政基因”的说法你相信吗?听上去就很荒谬对不对?
事实更可能是,从幼儿时期开始,只要玛丽在烹饪、玩娃娃之类从传统上属于女性的事情表现出兴趣,就会得到奖赏和鼓励,而她在飞机模型、拳击比赛上的兴趣则不太可能受到同样的待遇,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社会影响”。久而久之,她便“真心地”更加喜爱做家务活儿了。
采用“社会影响”的定义,我们可尝试对开头例子中的现象加以解释。比如人们是怎样受到影响的?为什么会受影响?这种影响是长久的还是短暂的?大多数人都会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感兴趣,因为人都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度过绝大部分时间的,既被人影响着,也影响着他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人人都是业余的社会心理学家。那么也许你要问了,既然有些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还要费事儿去研究它?
有两个理由:
其一,人们经常高估自己,出现事后聪明偏差,也就是我们说的“事后诸葛亮”。你一定听过“我早知道!我就说是这样!”之类的话,尽管事前有犹豫,但事后人们几乎总是认为,当初自己就已百分百确定。
其二,一些看上去显而易见正确的理论,经过仔细考察后被证实是错误或不完全正确的。比如,从自身经验出发,当我们无意中听到某个人讲我们的好话时,我们会喜欢这个人;而如果他说我们的坏话,我们会讨厌他。这一点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但这一点同样是不完全正确的,如果我们无意中听到的不完全是好话,有时我们会更加喜欢这个人。因此,社会心理学家就要通过严密的研究手段,剔除这些谬误,建立更完善的社会心理研究体系。心理学实验就是研究手段之一。
我们大多数时候只能被动等待事情发生,而专业心理学家可以主动让事情发生——这就是心理学实验。不过,实验要在特定的情境下保持周围环境稳定,排除干扰,使结论更加可靠。
我们通过实验,了解到了什么是社会性动物,什么是“从众”,大致了解了哪些因素会增强或减弱“从众”的动机。“从众”和动物的“社会性”密不可分,因此在今天的内容中,我们将对“从众”这一特性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从众的目的:跟随信息源
在阿希的实验中,我们提到参与者从众可能是为了获得奖励(同伴的认可)和逃避(被嘲笑)。但有的时候,人们从众只是为了获取信息。想象你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上洗手间,但洗手间门上没有性别标识,你站在门口无所适从。这时左边的门打开了,有位男性从里面走出来,你立刻就会相信他出来的那一边是男厕,另一边是女厕。在这种情况下,事实本身就不清晰,其他人就会成为我们的信息来源。
社会学家沙赫特与辛格做过一个实验,说明人们对自身情绪的认知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他们给一部分志愿者注射能够引起生理兴奋的“消旋肾上腺素”,而给另一部分注射无害的安慰剂。他们告知所有人,注射的药剂是维生素营养剂,但只告知其中部分参与者,这种营养剂有心悸和手颤等副作用(即注射肾上腺素后的副作用)。
实验具体操作如下:在对药物副作用不知情的参与者身边,安排一名实验帮手,且告知参与者他也被注射了同样的药物。一种情境下,帮手被要求表现出欣喜若狂的样子;另一种情况下,表现出无比愤怒的样子。受帮手的情绪影响,注射了肾上腺素,且不知道副作用的参与者很大程度上会做出跟帮手同样的反应。在第一种情境下,大多数参与者看上去很快乐,报告自己有幸福感;可想而知,第二种情境下,参与者看上去都很愤怒。
在实验过程中也发现,那些对副作用知情的参与者,以及注射安慰剂,不会产生不良症状的参与者,这两种人受到实验帮手情绪影响的人数则很少。
由此可见,当物理现实清晰可见时,即参与者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身体有没有出现副作用,有的话也是由于药物影响时,人们受他人影响的概率很小。而在身体既出现了反应、又不知道这是药物影响的情况下,我们的行为更可能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即事件本身不清晰的时候,其他人便会成为我们信息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我们从众有时候只是为了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