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我们所能想到的似乎是关于蓝天白云还有丑到爆的校服,似乎不会把这段时光当成一种流浪,一种类似苦行僧的生活。但是如果流浪是一种自在的生活方式呢?它帮助你逃离现在的困窘,那么,你会想去流浪吗?
《LA流浪记》是蔡康永在离开学校很多年之后写下的一本书,讲述了他在洛杉矶加州大学电影电视制作研究所经历过的那一段游学时光,温情而冷静地回忆了在他游学时光中让他觉得自在和得到流浪的解放的18个小故事。是一本值得回味的青春纪念册。
1.流浪在别人的世界
《LA流浪记》中,蔡康永从第一节课看起来凶残如大白鲨的老师到第一学期快要结束时遇到的心愿未了的老人,零零碎碎地纪录下了他在洛杉矶加州大学电影电视制作研究所的学生时光。纵观全书,这些故事就像日记,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整本书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框架,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千丝万缕的关系,那就是这些故事都是发生在他学校的小世界里,并且这些都是他亲身参与过的,是关于他周围的老师和同学,还有各种因缘巧合下遇见的各式各样的人。透过他的视角我们所看到的芸芸纵生是温情而有趣的,他们各有各自的梦想,也各有各自的不堪,虽然是发生在一个小世界里,也包含了众生相,或让人捧腹大笑,或让人黯然神伤。
在蔡康永的笔下,流浪既有别于三毛对撒哈拉的向往,亦有别与近几年大肆流行的“除了生活,还有诗和远方”。他一开始并不是抱着一个流浪的心去到洛杉矶,而在洛杉矶的那几年,他遇上了和之前不一样的人,跟着别人做着不一样的事,从而感觉到自在,感觉到流浪的解放。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写下了这本书,作为一个参与者从旁观的角度把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不熬鸡汤,只是记录他在异国他乡所听见所看见的每段人生片段,因而他也不必受现实的煎熬,而在别人的世界里自在流浪。
2.校园时光总是诗
每个人在校园的时光都是值得回忆的,因为校园是每一个人最年少轻狂、肆无忌惮、也是接近梦想的地方。学校的世界也很单纯,没有升职加薪的欲望,没有人际关系的苦恼,在学校里的人容易情不自禁开始谈论梦想,即使生活有些艰苦,也可以苦中作乐。
蔡康永的这本书,绝大部分就是纪念这段美好的日子。诚如他自己所说,“在我的人生里,当然也有些小规模的流浪是不得已、不快乐的,但是在LA的这几年,我都很自在。”关键的一个词语,是自在。自在意味着每个人能够享受现在所处的环境,包括享受现实中的压力。通过这本书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作为一个电影专业的学生,有剪辑到半夜的片子要赶,有教授布置的变态作业,还没有经费。但是每个人在其中都很开心,享受自己拼尽全力的那种力量。所以蔡康永会忍不住怀念,怀念他的朋友,怀念一所好的大学,怀念那段最接近梦想的校园时光。
3.蔡康永,舒服自在的一个人
很多人对蔡康永的认识,分为两种既定的印象,一是《康熙来了》里的他,面对众多明星,和小S插诨打科,开着明星的玩笑。一是有着一个敏感身份里的他,就像一个鲜明刺眼的标签贴在他背上,自己假装忽略而被众人所知。但是有多少人了解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他?不是一个花俏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不是一个同性恋者,他就只是普普通通地做好自己所处在的人生位置上,当电影系的学生时拍好作品,当一名主持人时努力逗别人开心。这或许也是他对于流浪最好的定义:流浪是逃离自己不喜欢的现实生活的一个途径,“一直流浪的话,流浪就会变成我要逃离的另一种生活了。”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在蔡康永的书里,还是在他的节目中,他给人一种很舒服自在的感觉,就像他对流浪的定义:自在。他不会强塞给你什么观念,就像《LA流浪记》里所有的故事他都是采用一种平铺直抒的表达方式,没有高的转折,也没有刻意的渲染,他透过别人的世界丰满了自己的世界,又把自己的世界大方得体展露给我们看。
4.大千世界,放松一下
有一些书,是读了让你思考,有一些书,是读了让你忘掉。《LA流浪记》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从内容上看,它应该算是一本彻彻底底的畅销书,并且所讲述的故事也可以算快餐文化。但是《LA流浪记》读了并不会一下子就忘记,除了因为它里面的故事大部分都是轻松快乐的校园时光,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书本题目中的流浪:这种流浪是放松的,自在的,你不自觉融入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而没有背负着要解救自己的使命。世界不也是如此么?不是每个时刻都是苦难的,当你在苦难的时候,如果可以,你能选择逃离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