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宝木笑
“特里挽着死神的胳膊,穿过一道道门,走向了无边暗夜之下的黑色沙漠。结尾。”
2015年3月12日,特里•普拉切特在个人推特上发布了上一条消息,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条消息,特里当天于家中去世,享年67岁。这条推特依然延续了这位可以用“伟大”字眼形容的奇幻小说家一贯的风格,特里用这样的方式向数以千万计的书迷做了最后的告别。特里•普拉切特,那位永远留着大白胡子,带着英式礼帽,被“碟迷”昵称为“老爷子”的人,就这样启程去往“碟形世界”,临别之际他的猫在他的床上睡的正香。
在无数“碟迷”心中,特里创造的奇幻风趣的“碟形世界”一定应该是“老爷子”最终的归宿,就像托尔金之于“魔戒迷”,罗琳之于“哈利波特迷”。这种说法有点儿“三足鼎立”的味道,但事实几乎也确实如此,特里和上述两人常被世界奇幻迷认定为奇幻小说的“三驾马车”。“老爷子”1948出生于英格兰,一生写了70多本书,“碟形世界”系列奇幻小说从1983年的《魔法的颜色》开始,到2014年共出版了41部长篇,其中多部被改编成了漫画、舞台剧、电视剧、广播剧和电脑游戏等。2009年新年,特里因“为文学做出的贡献”被女王授予英帝国“四等勋爵”,“碟形世界”系列2010年获得“英国最佳奇幻小说奖”。“老爷子”被誉为“笔锋犀利、擅于讽刺的J•R•R•托尔金”,作品的全球销量超过8500万,已被译成37种语言出版,2003年BBC全民票选“最受欢迎的100本书”时,“老爷子”的作品入选了5本,与狄更斯并列第一,布克奖得主A.S.拜厄特甚至称其“提高了英国的国民阅读率”。
遗憾的是,特里在大陆的知名度显然要远远低于托尔金和罗琳,“碟形世界”系列在大陆正式出版的中译本仅有7本,译介的速度和热度都不尽人意,与“魔戒”系列和“哈利波特”系列在大陆的火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1部的体量,在很多书迷看来是一个“超级大坑”,再加上这样的出版情况,很多大陆奇幻迷因此望而却步。然而,我们仍然能够在为数不多的这几本中译本中感受“老爷子”的魅力,即使是另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最早翻译的3本少儿向系列作品,比如手边的这本《碟形世界:猫和少年魔笛手》。
严格地说,《碟形世界:猫和少年魔笛手》并非“碟形世界”的系列内作品,而是“老爷子”在这一系列之外衍生出的儿童作品(另外两部为《叛逆的小精灵》和《帽子里的天空》),但其水准依旧,在2001年还获得了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卡内基奖。《碟形世界:猫和少年魔笛手》准确地说是源自“碟形世界”系列中众所周知的一个典故——魔笛手的故事,付够了钱,魔笛手吹着笛子带走老鼠,得罪了他,被带走的就是孩子。这样一则充满着童话和民间传说色彩的典故成为了特里新故事的缘起,特里进行了极大地丰富:“少年魔笛手”基思并非真正拥有着魔法的魔笛手,为了生计,他与会说话的猫莫里斯以及一群同样开启了智慧的突变鼠群成为搭档。他的鼠群朋友们先在一个城市造成鼠灾的假象,基思以“魔笛手”的身份出现驱除鼠灾,收取酬劳,然后这个有些“仙人跳”味道的小团队再辗转到下一个城市。
《猫和少年魔笛手》虽然在故事内容方面距离“碟形世界”主干较远,但却依然延续了“碟形世界”系列的一贯风格。在奇幻文学界,人们习惯于将特里和托尔金作为比对的对象,托尔金的“中洲世界”象征着恢弘史诗的“严肃奇幻”,而特里的“碟形世界”则代表着邻家大叔的“幽默奇幻”,媒体和出版商也一直把特里塑造成出一位亲切、博学、聪明、愉快的“老爷子”形象,很像“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邓布利多。用“老爷子”自己的话说就是:“奇幻文学不是只有巫婆和魔杖;而是能以全新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一个恰到好处的玩笑,胜过一次长篇严肃的争论。”
这在《碟形世界:猫和少年魔笛手》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最明显的是小说人物的设定带着“碟形世界”人物标志性的英式黑色幽默感。“少年魔笛手”并非我们印象中的少年英雄形象,而是“傻兮兮”的,甚至还有些害羞,当然他自然有着自己的辩护“那是因为我在花时间想事情,而不是一直说个不停”;几乎是二号人物的莫里斯,从感觉上讲,充溢着加菲猫的元素,很有些“老江湖”的味道,慵懒而睿智,当然也有些油滑和自私;突变鼠族的群像设定非常成功,扮演“先知”角色的“毒豆子”手中的“圣经”是一本叫做《邦尼先生历险记》的乏味童话、以及总是不由自主跳起踢踏舞的“沙丁鱼”、鼠族的队伍分类里还有专门负责到处大小便的“屎尿组”;至于其他配角也延续着这样的风格,城市捕鼠人甲和乙甚至很有些“梦工厂”《捕鼠记》的做派。
这就是“老爷子”特里和他的“碟形世界”的味道,颇有些玩世不恭的嬉笑感觉,再加上“碟形世界”的架空设计,完全给人一种“走出现实”的幻觉。用特里的话讲,他创造的世界许多物理学家一定不能认同,那个世界里的居民并不像我们一样居住在一个“熔化的铁球上面几千英里”的地方,他们生活在一个扁平圆盘上,海洋在四周倾泻,那个圆盘由四只大象托起,而那些大象们则站在一只巨型海龟背上,海龟在空间中游啊游……而在那个世界里却又充满着嬉笑和各种无厘头:蹩脚的巫师一句咒语都不会、闯入的游客没心没肺错误百出、长着100条短腿跟着主人满世界走的行李箱……
然而,这仅仅是特里和他的世界的表象,特里虽然是当代最著名的奇幻小说家,但在英国文坛他还有一个更加令人尊敬的身份——最具影响力的讽刺作家之一。特里所创造的奇幻魔法世界并不是一个乌托邦,他的出版经理芬利曾说,“碟形世界”是特里讽刺这个世界的武器,它充满了黑色幽默,赤裸裸地指向生活最原本的面貌,它告诉你最聪明的魔法师却有可能只把智慧用在奸计上,也告诉你有时候勇气无法拯救世界,运气倒是可以。由此可见,“老爷子”虽然带着玩世不恭的嬉笑,他的“碟形世界”也具备让人们完全忘记现实的能力,但其最终的目的却是嬉笑着重新走入现实,正如《卫报》所说:“他的作品‘不是在创造另一个世界,而是在重新思考我们的世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碟形世界:猫和少年魔笛手》是标准的“碟形世界”式的,虽然结局依然圆满,细节仍旧嬉笑,但中间的过程和整个阅读体验绝不是轻松甚至轻佻的。“少年魔笛手”基思和他的猫鼠盟友来到一个名叫“糟糕的布林兹”的小城,准备最后一次施展惯用的计谋,然而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个城市的捕鼠人监守自盗,将一切罪名推给鼠灾,暗地里偷盗市民的食物并藏起来贩卖获利。他们还将城市里原来的老鼠们都关在笼子里,不给食物令其互相残杀,并挑选强壮者扔到“斗坑”与狗搏斗,以此赌博。甚至还将八只老鼠的尾巴连起来,制造“老鼠王”——“蜘蛛”,以此控制身边的人或动物的思想。
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中间过程其实早已超出了“儿童读物”的范畴,当然,特里当时“客串”儿童文学家时早已提前声明这三部“碟形世界”的“番外篇”针对的是青少年。但不管怎么说,在《碟形世界:猫和少年魔笛手》中,我们依然可以借此感受到“老爷子”特里对于现实的无情展示,甚至还有哲思。比如突变的鼠群开启了智慧,开始像人一样用语言交流,几只老鼠看到一只被老鼠夹拍死的同伴,竟然引发了这样的讨论:一只老鼠认为不应该再像从前一样去吃同类,因为到最后会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说身体里表明你之所以是你的东西,那东西(在你死后)去哪儿了”。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伦理学的某些核心了,同类相食为何不应被接受,甚至还牵扯到了意识和存在的问题,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部冠以“青少年童话”的奇幻文学作品中。
其实,永远给人以睿智幽默“老爷子”形象的特里从来没有放弃本心深处的东西。这里无意冒犯罗琳,但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和特里的“碟形世界”系列确实在某些方面是有些相近的,“碟形世界”的“霍洛沃茨”叫做“巫师学院”,24岁的罗琳在1989年的一辆列车上突然萌发了创作“哈利波特”小说的想法,而自特里1983年推出《魔法的颜色》以后,“碟形世界”早已风靡整个80年代后期的英国……这里,其实只是想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最终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和“碟形世界”系列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哈利波特”系列后来成为某种“正能量”的励志传奇,而从2001年华纳兄弟开始拍摄第一部“哈利波特”以后,随着市场的火爆,罗琳“哈利波特”系列后半段的创作实际上已经处于“随写随拍”的工业化生产的节奏中了。
早在2004年,罗琳荣登《福布斯》富人排行榜,她的身价达到10亿美元,近十年前的2008年,《哈利•波特》系列的7本小说就已经被翻译成67种语言在全球发行了4亿册,2017年6月,美国《福布斯》公布了2017年度全球百位名人榜,J.K.罗琳排名第三。其实,在罗琳之前,好莱坞曾向“老爷子”特里伸出橄榄枝,很希望能够拍摄41部长篇组成的浩瀚的奇幻史诗“碟形世界”,然而特里因为担心美国人对自己作品的理解不深和改动太多而拒绝。直到2012年,特里和他女儿成立了一家制片公司,“老爷子”对“碟迷”讲:“与其交给好莱坞,不如自己动手做”,然而,老天不遂人愿,三年后这位一直坚持嬉笑着重新走入现实的“老爷子”撒手人寰。
2007年12月,“老爷子”被诊断患有阿兹海默症,在人生的最后几年,特里一直在为病入膏肓的患者争取选择安乐死的权利,甚至在患病后仍然创作了7部小说……
一直以来如邓布利多般睿智幽默的“老爷子”在患病后轻声对家人说:“我总是梦到自己死去的时候,我将坐在躺椅上,带着一瓶白兰地,用iPod听着托马斯•泰利斯的音乐,但是我患上阿兹海默后,我把这一切都忘了。”
……
“当我死去的时候,我希望死在阳光里。”
——《特里•普拉切特:选择死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