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三个月前,无意间翻看书架上王阳明传记和《传习录》,眼珠不转、一口气看下来,好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一面天生喜,满腔都是春。
王阳明主知行合一,借事炼心,多次提及“用功”。看完之后我顿觉自己“理论知识远多于践行”,遂丢开书本,取关诸多公众号,删掉诸多 APP ,开始点滴践行。
一个月前,心中突然冒出一句“人所有的痛苦,纯属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胸中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甘露滋心。一股清风穿堂而过,通体舒畅。当晚睡觉梦中大笑出声,次日醒来但觉家中明亮,煦风舒畅,身体轻盈。
在我学习身心灵的这三年,这种“通透”感时不时会凸显一次。每出现一次我都以为我的生活会从此发生改变,我将因此更上一层楼。然而每一次、没多久、便恢复原样。这两次也是,这种醍醐灌顶,甘露滋心、满腔都是春的感觉持续了一两周,便恢复了平常。我很不习惯这样的落差感,对自己感到很失望,甚至更加自责、愧疚。
然而这次毕竟和往常有所不同,这次认知到的是:“人所有的痛苦,纯属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于是我开始思考,我的“落差感和自责”是不是在跟自己过不去呢?我发现,是的。我在跟自己天性的情绪过不去。
“积极心理学”里提出“幸福基准线”概念。我们的情绪如同波浪、有起有伏,积极者整体的“幸福基准线”会逐渐提高,消极者的“幸福基准线”会逐渐降低。如果你是一个太看重结果的人,那么你达到目标后得到的幸福只能维持短暂的一段时间,然后你会回到原有的幸福感水平上;同样,如果你因为一件事情而感到挫败,一段时间后,你也会回到原来的幸福感水平上。
我觉得这是人类进化的最佳方案,设想若我们因一次“中百万彩票”就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那同理一次“股市大亏”我们也同样会“从此过上心灰意冷的生活”,情绪这样大起大伏是很容易死翘翘的。
积极者不是盲目乐观的人,而是不无视生命中的好事。积极者和消极者的区别在于,积极者明白,这世界不可能事事如愿。但是一切不好的事情都会过去,这些感觉是暂时的,他会允许自己有人之常情。感受那些负面情绪,允许自己失败。
总有时候生活是艰苦的,但有些人面对艰难和困难却处理的很好,他们仍能过的健康、快乐——不是开悟者那样永恒、持久不变的快乐,而是有高低起伏,但是他们是在更高层次的起伏。这就是积极者。
喜欢乐观积极状态,排斥情绪的消沉沮丧,这是抗拒情绪基本运行。我们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排斥往往会使我们更痛苦。
我说的不只是我自己。
二、朱熹理学和阳明心学
我们都知道,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嘉靖帝朱厚熜是很独特、很聪明、很任性、很倔强,尤其是很贪玩的。明朝全国上下腐败成风,吏治败坏,残害忠良。上头一腐败,人民就遭殃,层层剥削、层层欺压,最底层的民、商最受欺负。
明朝有着极强的社会等级性,不像现在的草根可以搞搞创业赚钱,那时草根的基本出路只有“仕途”,县官有俸禄,秀才发大米(廪膳费),堪称草根普遍铁饭碗。老百姓们的压力很大,每个人都要拼命赚钱才能糊口,年轻人拼命读四书五经。
那时推崇朱熹式“格物致知”。就是世间每件事、每个物都是有道理的,你只要去“格”,就能“格”出道理。
“格”的过程一般有两个方法:一、实践,二、学习,第三、总结升华出一个“人生哲理”。有人问:生活中这么多物、这么多事,都是格,有穷尽吗?人家就说了:你只要天天格、时时格,每天格一件,总有一天会格完。
凡事物都要“格”出“理”,再用这个“理”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的生活,是很累的。人非机器,还是有七情六欲的。这就是典型的心脑在打架(不是不合一)。我猜朱熹时代的人除了少部分天性喜欢如此,大部分会活的很痛苦。
王阳明的“心即理”实际上是对朱熹式“格物致知”的重新解析,“心即理”解放了被理学折磨的气息奄奄的人民大众。推崇“致良知”的人越多,就意味着打朱熹理学的脸打的越响,朱熹门徒发誓此生和王阳明势不两立。
有一天王汝中、黄省曾陪先生(王阳明)坐。王阳明拿扇子给他们,说,“你们用扇子吧!”
黄省曾忙站起来答道:“不敢!”
王阳明说:圣人的学问,不是如此束缚痛苦的,不用假装成一副道学的样子。
不要假装成一副道学的样子,并不代表不讲礼仪,而是不要被礼仪束缚痛苦。
王阳明曾在赣南做儿童教育,主在志向上因势利导,在性情中调理保养,通过潜移默化,消除他们的鄙吝和愚顽。
符合礼仪标准,但不感到难受,在性情达到合宜适中。这就是“良知”的道理。
他主张“心即理”,即“良知”能分是非善恶,我只要以“良知”为准就好;而朱熹是“格物”至“理”,格出来的“道理”为大,大家要遵礼而行。然而“理”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味强调“理”,忽略了“人”生而为人的情感。而“心”即理也不是随心所欲、任性而为,这里面还有微妙的平衡。
王阳明在座的众弟子中,有一个人的举止过于矜持。先生说:“人若过于矜持,最终存在弊端。”
问:“怎么说存在弊端?”
先生说:“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若一味在容貌上用功,往往就不能照管到内心了。”
碰到过于直率的人,先生这样说:“如今讲良知学说,若在外表上完全没有约束,又是把心与事当成两回事看了。”
这不仅仅是朱熹理学和阳明心学之间的差异,还是我们当代人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和个人的差异。这个差异不止明朝存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存在,我们当代也存在。
目前我们生活的压力非常之大,外在环境和事件且不提,单说我们心中有没有给自己增加压力?有没有跟自己过不去?
有个创业者说自己的经历:
“在北京,我疯狂研究各种商业模式,整天关注谁谁谁又融资了!什么什么模式特别屌!哪个哪个刚需怎么才被发现啊!每天工作到十一二点,看起来亢奋、辛苦,却没多少真正的进步。一回家躺在床上就焦虑,床像煎锅,我在上面翻来覆去,失眠到夜里两三点。”
有一种焦虑是,别人怎样升职加薪发迹我此心不动,如果是小学同学光腚朋友邻居王二同事麻子忽然发迹了,就心痒难耐、焦虑不安。
这种焦虑太过浓厚,遮蔽理智,会导致完全忽视该人发迹背后的付出和沉淀,而单看到这人“赚钱的模式”,看什么赚钱做什么。看什么赚钱做什么,往往会做什么亏什么。
有个伙伴对我讲:今天我妈妈说我懒惰、拖拖拉拉、成不了大事。
我:听到这话你感觉怎样?
伙伴:我觉得她说的对。我总是提不起劲,每天虚度光阴,还老忍不住发火,我也很难受。
我:你想想你曾经画画的那一年,那时候也没有逼你、管你,但你每天很努力。
伙伴:是啊,那时我每天起早贪黑完全不觉得累(吧啦吧啦开始回忆... …)
我:所以你怎么能说你懒惰、拖拖拉拉、成不了大事呢?
伙伴:… …我现在也不能画画啊,我还要工作赚钱。
我:不是让你去画画。我只是想说,你可以说目前你的状态不行,但不要说自己不行。
还有一种焦虑是,我目前状态不好=我不好,我这件事没做好=我不好,我工资低=等于我不好,我被分手=我不好,同学混的比我好=我不好。
这样的想法就像是拿个大锤子,想一次锤自己一次,锤着锤着自己萎靡了,都没力气挣扎了。然后又自责:“我怎么这么懒,我这么不上进... …”。
薛凯经常悔悟反省。
王阳明说:“悔悟是去病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什么叫留在心里?
一种是过度的悔恨,犯错了一直揪着不放,不允许自己为人;另一种是不正视、不接纳负面和错误,排斥负面情绪。明明心里难受,但觉得这个是负面情绪、负面是不好的,于是转移注意力、去唱歌、去玩游戏、或睡一觉。是的,情绪确实好转了,但不是消失了。这个是忽略情绪、转移注意力,那一股难受的感觉还留在心底,并没有消失。未经纾解的情绪日久天长积压着、它升起时我们就产生莫名的焦虑、烦躁,闷闷不乐,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这就是把悔恨留在心里,导致因药而生病。
别问我为什么这么清楚,我就是这样的。程度不同而已。
作为一名心理教练,我的每日功课之一就是“观自己的念”。这种习惯性的“自我否定”思维如此根深蒂固,导致许多时候我没察觉便陷入焦虑、自责,我经常在类似想法冒出来的时候问自己:
我有把事情放大吗?
我有轻视自己的才能吗?
我有在编造事实,想象情景吗?我有将它灾难化吗?
三、经常保持身心愉快,就是用功
归根到底、每个人、终生追求的都是四个字:离苦得乐。无论是追求理想、追求梦想、搞创作、创建事业、工作,我们所做的一切,第一目标是:生存与繁衍,第二目标是:离苦得乐。倘若我们稍加观察,就能发现大部分人都过的不快乐。
一个朋友做设计的,跟我吐槽说很想离职,领导没格局、工资又低、吃的青春饭,感觉自己很苦逼很痛苦。但又不敢轻举妄动。囊空如洗,焦虑而孤独。
另一个朋友也跟她有一样的苦恼,苦恼了几个月,忍无可忍之下辞职。很幸运的应聘进另一家业内大公司,薪资翻了一倍。她很开心,开心维持了不到一星期就开始痛苦:都一星期了还没完全接手,感觉自己很差劲、很没面子、很挫败。
我说的不只是他们。
以前我总以为选择很重要,某个选择会决定我的人生走向,某个选择是对是错、很关键。所以我总是很纠结,生怕自己走错一步。后来我才发现选择没那么重要,选择的影响力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然后恢复到常规。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当你能够享受过程,能够充实的度过每一天,实现目标的过程我们便会感到幸福和自我价值感。无论外界如何,我们内心洋溢着幸福和快乐,当下就快乐,就是成功者。
如果我们的开心快乐取决于外在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那我们将越求越苦。而且,即使国王也无法做到事事如意。即使国王令每个人都听从于他、每件事按照他的设想进行,也无法阻止有人在心里冲他翻白眼、腹诽鄙视。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有很多,而且历史上一般翻完白眼就把国王推下台。
我不是在否定外在和物质,它们也很重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会使我们有更高的自我价值感,更高的自我价值感促进更积极的行动,推动生活的正向、良性循环。我只是说,外在并不是决定我们快乐的关键因素,显而易见,许多成功者郁郁不乐。
就像上面的例子,无论有没有离职,无论离职后找的工作更好或者更差,我们都会很快回到生活原有的状态。我们需要从内心获取快乐和力量。无论面临生活的顺境或逆境,都能保持适中的心态,并有力量去面对。
总有时候生活是艰苦的,但有些人面对艰难和困难却处理的很好,他们仍能过的健康、快乐——不是开悟者那样永恒、持久不变的快乐,而是有高低起伏,但是他们是在更高层次的起伏。
“致良知”,心自有良知,能分辨善恶,我们只需要听从良知的指引就够了。
王阳明说,喜怒哀乐是天理,但天理也有个中和处,过分了就是私心。若遇事一味忧苦而不能自拔,正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一般来说,七情的表露过分的过,不够的少。稍有过分,就不是心的本体,必然调停适中才算可以。这需要向内用功。致良知。
在虔川时,九川病倒了。
王阳明说:关于病这个东西,格正也很困难,你感觉如何?
九川说:功夫的确很难。
王阳明说:经常保持身心愉快,就是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