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何在?换句话说,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但透过这世间的林林总总,人生就是一种体验。
人们总是在追求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贫穷的人渴望富贵,富贵的人又渴望自由;疾病的人渴望健康,健康的人又渴望长寿……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寻自己所没有的,而往往忽视了自己所拥有的。
其实,人生这辈子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从无到有,然后又从有到无循环往返。
从无到有
2014年毕业便来到了北京,但在燕郊呆了有半年的时间,后来转到北京办事处。刚到北京那年,感觉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北京竟然有这么多的活动,不同形式,不同场景,突然觉得人生好丰富,人生充满了色彩。
那时,当过志愿者捡垃圾、协助会议举办、陪伴聋哑儿童,经常逛头马俱乐部、参加拆书帮以及各种沙龙活动,还有参加户外,北京京郊一日游,爬山……
在那一段时期,自己很充实,每天早出晚归的,周末也不闲着,丝毫感觉不到累,似乎只有这样我才能不被抛弃,只有这样我才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然而,当我此时再回看,那时的我只是不敢面对自己,不想面对眼下的问题,于是便用不断忙碌去麻痹自己而已,不陪伴自己,因为并不接纳当下的自己。
这是一种极端的态度,用忙碌麻痹自己。
从有到无
2017年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看到了人生的喜怒无常,那年我再次回到北京后,对待生活又换了一种态度,一种我一度以为是正确的态度。
那段时期,我很少出去参加任何的活动,每天工作、家里,家里、工作,再就是去瑜伽,和朋友的交流也不多,甚至有好一段时期不看朋友圈,不看微信,那样的状态看似是平和的,我能够和自己呆在一起了,我开始接受了自己。
前段时间回家呆了一阵子,我更是每天拿起手机要么看看电视剧,要么看我的《明朝那些事儿》,微信不想看,不想聊天,也不想做任何其他的事情,我以为这是我内心平和的一种体现,我以为我可以平静的与自己呆着了,我以为我喜欢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
然而,这真的正常吗?
虽然不能说是不正常,但起码并不是正常的状态。为什么?
怎样的状态才是对的?
人是社会的产物。
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环境,换句话说离不开人,尤其在当下这个社会,做一件事不可能单靠自己,要靠团队,要靠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不再是过去的个人英雄主义。
每个人都面对着三种关系,你与社会的关系,你与别人的关系,你与你自己的关系。任何一种关系处理不好,便会影响你的生活,影响你的状态。
我曾一度很困惑,到底怎样的状态才算是合适的呢?到底哪一种状态才是应该有的呢?
最近,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没有答案!没错,你没有看错,就是没有答案。
无论曾经极致的忙碌,还是极致的隔离闲散,都没有对错,没有好坏,都只是当下的一种生活体验而已。我甚至很感激自己曾经拥有过这两种极致的状态,让我体验了两种极致状态,从而更好的拿捏中间的状态,就好比一个游标卡尺,人生没有一个固定的刻度,只是在当下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刻度,将游标卡尺调整好即可。留下的只是当下刻度的体验感,接着再调整到下一个刻度,至于那个刻度是多少?根本就不重要。
经历了至亲的离别,才懂得珍惜生命的可贵;
经历了众叛亲离,才能更了解人性;
经历了雪中送炭,才能体会到朋友的珍贵;
……
只有体验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才算真真正正的活过一遭。虽然事情在一件件发生,一件件遗忘,但那份体验还在,而人生活的就是这份体验。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扩大自己人生体验的欲望,让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更加丰富和精彩。
朋友们,无论当下你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接受它,感受它,保存这份对你来说珍贵的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