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每每到了夏天,吹着空调、用着冰箱、吃着冰镇的西瓜,现代人还在嚷嚷着热。
虽然说现在的全球气候变暖了,但是,可以猜想得到:百年之前,全球气候还没有今天这么“暖”的时候,清朝京城的夏天也不会凉快到哪里去。
那个时候,没有空调、没有冰箱,那些个皇帝、皇后,皇子、皇女,大小臣工是怎么消暑降温、是怎么度过炎炎夏日的呢?
其实,大可不必为古人担忧。
根据清人笔记中的记载,原来,清朝是有冰窖的。这些冰窖就是夏天消暑冰块储藏的所在。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看看京师的冰窖。
在京师北海的陟山门内,有一雪池冰窖,号称京师冰窖之冠。
作为最大的冰窖,雪池冰窖是皇帝御用冰块的主要供应点。
当然,除了北海陟山门内的雪池冰窖外,清朝都城内外,还有好多处冰窖,大体分布如下:
地安门外的火神庙后面有一处;
德胜门外的西边有一处;
阜成门外的北边有一处;
宣武门外的西边有一处;
崇文门外的东边有一处;
朝阳门外的南边有一处;
……
这些冰窖里面的冰块,都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储藏进去的。
到了次年入伏之后,朝廷就开始颁赐冰块,凡设在京师的部院、官学都有份。
颁赐冰块的事情,由工部负责。工部一般会委派普通官员负责此事,通常只差派一人主导。
工部负责颁赐冰块时,会用几寸见方的纸张,印制成小票。这种小票,当时的名称,叫做冰票。冰票就是用来领取冰块的凭证。
看来,这冰票和后来时代中的粮票、布票什么的,还是很有得一比的。满清用过的冰票,比起后来世代所用的布票、粮票来,在时间上,早了上百年,想想也是够讽刺的!最可叹的是,冰与布、粮让人真不忍心对比下去。
冰票制度,开始还挺管用的,执行得挺好。到后来,时间长了,就生出许多弊端来。猜想,后来时代粮票、布票大约也是如此。因为,后来时代的人并不会比清朝人呆笨。
冰票制度执行到末期时,工部还是会按照朝廷的颁赐的旨令,继续执行这一制度,还是会和以前一样,给京师的部院、官学发放冰票。但是,大家实际拿着冰票去领取冰块的时候,工部也就象征性地给大家发上那么一点点。据说,到了这个阶段,一整个衙门领取回去的冰块,还不够一个人用的。
再后来,京师部院、学官连冰票都懒得去领了。
最后,冰块大多情况下,在市面上就可以买得到了。
本文出自清人震钧的笔记《天咫偶闻》卷一《皇城》中的一段。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