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万世教育始祖的孔子,相传有三千弟子,但当中出类拔萃者仅有七十二贤人。三千选七十二,笔者作为当代普通教师一名,曾经也一度以为这一切源于“学情不同”,但是直到昨天在阅读中才有了新的发现,原来孔子教授学生有着四门课程的先后顺序,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门功课必需逐项考核过关,方可进入下一门课的学习,也就是说倘若一个人的德行不合格,是无法再继续学习下面的任何一门课程的。德行,即一个人的品德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持续的行动行为。德行的行意味着要持续不断地行走,也就是意味着要坚持“德性”。做好事一件,易;做好事一生,难!也许这就是七十二贤人之所以出类拔萃的原因,之所以为“贤”而非“智”的原因!
孔子的思想没错属于过去,可当中的卓越教育思想却至今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沿袭。正如同上面所介绍的这四门课程之首为德行一样,我国现代教育也一直在坚持从“素质教育”方向向“核心素养”教育方向努力。所以说,即使是作为国际学校,也不能忘记了所扎根的肥沃土壤——华夏文明。这也是我们所强调的“国魂之所在”,中国灵魂的坚定根源。
国际教育,在笔者看来,其对立面首当其冲就应该是“应试教育”,其摒弃的就应当是用考试,用分数评价学生的总结性评价标准,取而代之的应当是更加全面,更加长久,更加稳定的过程性评价。在这一点上,其和孔子固守的德行教育有着同样的执着追求,即将“人的教育”,“全人教育”摆在最高层面,同时也是最基础层面的落实和目标上。
将视角重新聚焦在“未来”和“国际”两个词上,笔者首先会联想到的是自由和平等,这在国际学校的教育环境及人文上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但是自由也罢,平等也好,二者其实都存在着明显的边界问题。一但越雷池半步,就很容易走向“偏激”和“叛逆”。所以说与此同时,国际与传统的联系,未来与过往的联系,恰恰正是给予自由和平等以“相对”一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八个字恰恰就足以起到规范和明确底线的作用。
综上所述,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万事万物的联系早已存在,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发现和创造,传统亦能新春,国际兼燃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