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关于如何做父母的文章,对其中两个观点特别赞同。
“做系统里最有弹性的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年轻气盛,看问题总是不左就右,容易极端,如果父母以严格的刚性要求孩子就容易起冲突,闹得大人孩子都不愉快,激化矛盾恶化关系甚至可能造成一生的敌对。孩子因为年轻刚烈,家长却是成年人,需要在大原则范围内柔性对待。记得孩子有一阵对我们两个大人特别看不上眼,嫌弃我们没能力,不爱学习等等,这时我们就是他眼中不求上进的人了。
被自己儿子嫌弃总是很难过的不服气的很生气的,但反过来想,作为父母也应该高兴,因为儿子在追求上进在努力,他只是不能明白爸爸妈妈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任务当然也有一些懈怠和慵懒。在明白这一点之后,对儿子的不满意甚至是指责我都能笑嘻嘻地接受了,有时候也“狡辩”一下自己现在这样的原因,但也试着改变,“上进”一些,比如在家不是看电视不是无聊闲呆,看看一些书,练练字之类的有意的事。
这样儿子不再说我们了,后来还说自己不能对我们要求高,我们不能像他那样学习。
还有一句我也特别赞同:真正的互动,来自心态开放的尊重。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需要尊重,在小的时候我们需要耐心倾听欣赏孩子的小智慧小可爱,纠正孩子不妥的言行,在成长中我们也必须跟着成长,去发现孩子的成长和成长中的问题,恰当地指出问题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在高格调地人生追求框架内引领孩子的成长,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尊重孩子,悦纳孩子,信任孩子。
前几天朋友分享我她家宝贝的事:孩子去见同学没有去画画没有去自习,但孩子给家长说在教室里自习,家长较真去教室抓了个现行,孩子家长都很生气,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学习不努力,孩子觉得家长丢了她的脸,在班上让她难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孩子见朋友偶尔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需求。如果见的太频繁担心影响学习可以坐下来帮孩子分析一下时间问题让她自己取舍,我想如果父母这样尊重了孩子,孩子也会诚实地告诉父母的自己的安排,不至于上演老鼠与猫的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