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作者的表达引起了我的关注。
一位是万维钢,他的第一本书《万万没想到》最近出了台湾版本。这本书说的是,如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去理解这个复杂的现代世界。在自序里他谈的是:科普的三个境界。万维钢说自己特别幸运,赶上了一个科学可以流行的时代。他认为,未来所有值得让人读的文章都应该与科学有关,科学写作,应该成为一种普遍的写作方式。
另一位是林奕含,她在自己的自传体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出版没多久之后自杀了。生前一个访谈里,她谈自己的写作,提出一个命题:艺术从来就是一种巧言令色而已?她的结论是,自己整个小说,从角色,到书写行为本身,都是非常非常巨大的诡辩,都是对艺术的真善美的质疑。一句话来结束,怡婷(小说中的角色)在回顾整个大楼故事的时候,有一句心里话,她说:“她恍惚觉得不是学文学的人,而是文学辜负了他们”。
这两本书的作者背景,类目,主题,风格都不同,没有可比较的地方。我会同时想到他们,是因为他们都在谈写作,区别是,前者是科学写作,后者是文学写作。
想起在学校里学习语文的经历,老师教我们的是哪一种写作?
先说阅读,写作前的题目就是阅读题,拿来做阅读理解的文章,往往也是作家级别的范文。这道阅读理解题想必很多人被虐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这么写,想要表达什么?
被吐槽很多年,然而并没有结束。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使用了巩高峰的文章《一种美味》。全文描述了贫寒的一家五口拿着六岁的小儿子从水沟里捉到的草鱼烧鱼汤的情景。文章最后一句是这样:“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题目是:“诡异的光指的是什么?”考生终于活捉还在人世的阅读理解原文作者,作者发微博表示:
“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我哪里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
问题在哪里?明明是审美题,偏偏被当作理解题。
审美的写作手法,一定要想有什么特别意义。这句话是不是可以去推敲?可以,确实用了修辞,写法很特别。那么,是不是一定是点了主旨或者背后还有意义?不是,它真的就是一种表现手法。作者有意去强化的,是表现感,画面感,可能只是灵光一现,或者神来一笔。这个像是什么呢?一个画家,通过一点点调色彩,让画面更生动,更有表现感。而你要编造一个答案,说作者想通过这种色彩表达他的思想,他的观点,他有话要讲但是藏着不讲——这种解释有没有很生硬,很牵强?作为阅读理解,它却是得分点。
和阅读题一样令人困惑,写作变成用华丽词藻,名人名言,狗血例子堆砌的高分套路。字句和修辞构建的形式美是否有价值?当然。可是,写作难道不是首先应该把话说清,把道理说通吗?为什么形式美是首要考核目标呢?我以为语文应该是语言和逻辑思维的教育,原来,它是艺术化的教育?感觉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误会。
这个误会,就是我一直觉得语文阅读理解很难,只能瞎蒙瞎猜的原因:艺术本来没有标准答案;
是林奕含觉得自己被文学辜负的原因:文学是美的,但它是艺术,不是真理;
就是我认同万维刚说科学写作是更值得推广成为一种普遍的写作方式的原因:大多数人不是文学家,但是他们也需要写作,不是要创造美,而是沟通,表达,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