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马志光,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所长。马所长在农业有三十多年运作经验,擅长各种涉农业务的创新实践,擅长从表面现象看穿行业本质,对农业的发展情况有独到的解读。
标签:智慧农业、农业差异化运营、农业人才修炼。
那几天,广州阴雨连绵,但一次智慧的对话却能给人指明一个明晰的方向,让人心里充满阳光。
采访地点设在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以下简称“农装所”)的孵化器大楼。这栋70多层楼高的大楼位于天河北地段,这片区域之前都是连片的农田,马志光在农装所工作了三十多年,从基层工作到现在成为农装所的所长,目睹了这里一座座高楼的耸起。现在,从天河北到龙口东地段,连着一整片都属于农装所的建筑。
整个采访过程中,谈起农业,马志光一直兴致勃勃,他对工作的激情和快乐充满了感染力。这已经是一个已经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职场前辈,然而饱满激情的状态依旧。或许,这正是许多职场成功人士的一种共性。
当代农业和以往的粗放式运作已大不相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新技术,催生了许多新机会。在农业领域,亟待解决的是如何利用物联网实现“智慧行业”,这是机遇也是挑战。马志光在行业里以擅长行业洞察著称,在行业里深耕三十多年,让他能够以“不变的思维”看到快速变化的事情背后的本质。
把“从农田到餐桌”整个产业链调整顺畅
自中央经济会议召开以来,大家都在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但对这个专有名词很多人都听不明白。在行业里浸润多年,马志光总能一言点破政策的本质,他认为,供给侧结构改革,其实就是把消费者关心的“从农田到餐桌”之间的一整个农业产业链条调整顺畅。
所有跟供给有关的都是供给侧,而如何让整个产业链条变得通畅便是该政策要思考的重点,包括种植、运输、销售、品牌打造等。譬如,他解释,现在的品质结构和产能之间存在矛盾。因此一方面要能提供更好的品种,满足更大众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把更好品种的价格降低,把差品种的产量降低,从而达到一种平衡。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马志光认为可以有很多创新,譬如可以从产品加工环节入手。针对农产品不便于保存的特点,寻找一些解决方法,像是做成果干产品,把香蕉、芒果变成香蕉干、芒果干。这样既解决了农产品不便于保存的特点,还能开发一些迎合大众的产品口味。以前常用的是低温干燥技术,现在又有了冻干食品,更加原汁原味。
他做了通俗易懂的总结:“总之,在供给侧结构上要做深层次的改革,不是把一把凳子从一边搬到另一边。”
创新要找到真正的差异点
农业领域也和其他行业一样,都在谈论如何创新,但真正能找到一种切入口把创新付诸实践的却很少。
马志光说:“从传统的农业角度去做创新、找商机,有较大的难度,必须要找到自身的差异性。”现在有一些大学生想做农业创业,但他们做的只是找一块田地种植,又因为品种单一产量小,只能通过菜市场的销售渠道,这种做法和普通农民相比没有任何差异性,很难持续做下去。
“在农业创业,最好的切入口还是在差异性,发现商机主要还是发现差异性。”马志光说,对于发现差异性,他认为主要还在于个人的敏感度和判断力,这和个人经历也有很重要关系。
大学毕业生和初入职场者,没有很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否有一个可迅速模仿的“处方”帮助快速定位创新机会呢?
对此,马志光笑答:“创新之所以不易才叫创新,真有一些切实可用的处方,可能都已经用了。”但是,他建议,有个思路能够帮助我们看见那些自己看不见的创新机会——往细分领域思考。
马志光所在的农装所,无时不刻要做创新,创新涉及各个层面,包括材料、应用、工艺等。譬如农业机械领域,马志光认为按照细分领域创新思路,可以有许多创新途径。
他解释说,单看无人机,当代无人机的应用已经很广了,现在无人机最大的用处不在军事或拍摄,而是在农业。在北方,连片几百亩都是采用无人机植保。以前靠人力植保,开车一片一片去喷药,速度很慢,结果只是把虫从一边赶到另一边,杀虫效果不好。而用无人机植保一天就能把几百亩地的植保工作做完,效果好,用药量也少。无人机还可以用于农业监测,在无人机上安装一个摄像头,能监测植物是否健康生长。
“其实其中有很多差异化创新的机会。”马志光说:“就一个无人机,能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创新。譬如改进无人机的喷头,让雾化效果更好;让无人机的电池续航能力更强;通过改进无人机结构,让整个结构更轻。”
此外,从创新方向看,在农产品品种、加工环节、渠道环节等一整条农业链条上的各个细分环节去发现创新。譬如农产品加工,如果掌握了一种新技术,让保鲜做得更好,这也是差异性。这些创新也正符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深化改革的政策,能受到国家扶持和市场青睐。
可行性创新必须真正解决市场需求
事实上,农业和互联网的结合有很多潜在机会,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很好的融合模式。现在农业厅也一直在做尝试,针对不同农业领域建了许多平台,试图帮助农民解决农业问题。譬如“农业专家面对面”,让农民可以通过手机传相片,让专家远程做诊断出药方。就大部分植物疾病问题而言,这就像医治人的伤风感冒一样,还是很有疗效的。但基于植物牲畜的病害非常细分,很多情况下依靠这种方式很难解决农民的问题,因此目前农民对这些农业互联网的服务平台粘性不高。从政府意愿真正到农民意愿,的确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市场需要一些更切实能解决农民实际需求的新农业方案,这也是取决创业成败的一个根本竞争点。
马志光说,在农业和互联网结合上,温室发展得比较好。温室能做大,在于解决了农民一个根本的风险性问题——做温室的农户,只要付出劳动基本上都能保证收益。拿养鸡的例子,温室已经建立了一整个信息中心,包括养什么品种,怎么建鸡舍、用饲料、做防疫、根据实地情况用药、何时应提供怎样相应的生长条件等,连温室的选择地都是经过温室集团勘察确定的。
但温室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对此政府现在已做出规定,让温室集团在温室方案上补充关于废弃物的处理方案。真正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企业,必须能够担任社会责任。
现在城市周边也分布着一些农田,也有的以农业休闲旅游做市场切口。但马志光认为,现在的农业生态公园,从中盈利的并不多。但可以借鉴“将农业和教育相结合”的思维,充分调动需求。譬如农业生态园尝试和学校建立联系,把学生的劳动课搬进来。现在城市的孩子普遍缺乏农业知识,而农业知识其实是最基本的一种知识。这种运作能够让商业不仅是简单的商业,而是和社会教育、社会责任建立一体联系。马志光说,现在政府也在计划农业公园的建设,帮助普及各种农业生态知识,让大众更关心环保、自然和整个生态环境。
要对工作有兴趣,学会熬
和其他行业相比,农业有它自身的一些特殊性。马志光认为,在农业行业,更看重年轻人能否沉下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他说:“干一件事,做一万个小时就成了专家。大学毕业生如果从事涉农创业,除了要找到真正的差异点,还要有思想准备,尤其是在农业,要能够熬。要记住,任何简单的工作都有很多值得琢磨的事情。”
在农业领域,要更能够沉得住气,但也要有更大的灵活性。在挨熬的时期里,要利用一切接触的事物,好好琢磨,去发现行业的差异性。
他认为大学生和职场新人首先要把自己定位好,知道自己要什么。譬如很多农业技术人员工作地点可能不在城里而是在乡下。现在一个温室集团出六七千元可能很难招到一个到乡下工作的基础设计员。对比之下,一些人可能更愿意拿三四千工资留在城里工作。但是,如果能够进入一个集团企业,只要用心,能够学到一整套现代管理流程,这对个人发展有很重要的奠基。现在农业企业雇主对技术人才非常渴求,如果你能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直接按图索骥就可以了。
做好个人定位和了解职业是切切相关的,譬如当今农业的一个热门话题是农业互联网化,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各个领域之间的障碍做创新。如果对农业感兴趣,就会去查去问,慢慢知识面就越来越广,这会形成一种本能的内心驱动。
现在的机会和选择很多,很多人一看苦和累就会讲很多条件,这一点和以前很不同。拿收入而言,收入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初入职场,最重要的不是收入,最重要的是自身对工作是否有兴趣。而对于工作困难,一旦咬咬牙,真把难处克服了,又能带来很大的成就感。马志光说自己刚入行时,有一年元旦在广东新塘工作,零下两度去安装设备,还要哄住一帮工人,让他们留下来一起工作。整个过程很辛苦,但做完之后很有成就感。
这种“挨熬状态”听起来似乎很苦,但是马志光说,年轻人就是要吃苦。“事实上,现在回过头看才觉得是在熬,但当时并不觉得是熬。这种熬的感觉是——怎样艰苦工作都很开心。”他说:“但是,如果真的感觉熬,那就千万别熬了,因为那会非常难受,可以考虑是否还有其他个人发展途径。”
有些人在做行业转变时内心会经历煎熬,但是马志光很幸运,从业三十多年,从一开始做饲料机械、化工机械、有机肥设备、环保处理机械,到后来从事许多涉农业务,都是应市场需求在自然做改变。他自己感到很幸运:“因为不管怎么变,我一直都在做我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做研究。”整个访谈过程中,马志光一直在强调兴趣和快乐工作。他认为,这听起来有点虚,但在实践中却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不一定要成为专家或领导,但要让自己在整个过程中都很快乐。
先了解职业再做职业规划
现在学校的职业规划和社会企业需求有差距,这也造成找工作者和企业招人脱节。许多学校会让学生做职业规划,但马志光认为这不太靠谱,有点高要求。因为如果真要做职业规划,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一个职业,但是许多学生都还没有踏出学校大门,很难对一个职业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他自己当初之所以选择农装所,是因为非常明确自己不喜欢重复的工厂劳作,而当时有两个选择,研究所或者学校,他选择了研究所,于是根据研究所的方向去思考自己要培养哪些素养和技能,思路非常清晰。
他建议,学生在对自己定位有清楚认知的基础上,在职业规划上,主要是要有责任心,而最基本的,对当下学习的责任心就是对未来工作责任心的一种修炼。
现在的选择的确比较多,如果真不知道如何选择时,可以放开眼看看市场,看哪个行业发展得比较好,譬如农业,想想自己对农业是否反感,是否可以把它当成自己的发展领域?只要能想到了这一步,自然就会去关注了解农业领域的相关资讯和知识,也能进一步做职业判断。
很多时候,要先入职对某行业有所了解之后,才能去做真正的选择。譬如计算机行业,要深入行业才能确定青睐大数据方向、智能控制或是其他。“这才是真正在做规划。”马志光说:“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可塑性,一开始就钉死在某个方向,对自己反而不一定是好指导。”
许多职场新人流动性很大,工作跳槽现象很频繁。马志光认为这时候要好好剖析自己,看看这种现象是出于个人原因还是企业原因。从个人层面上看,新人进了公司,发现做的工作不适合自己的兴趣立刻跳槽,这并不是问题,问题是,要分析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兴趣问题,还是因为自己没有责任心。而从公司层面上看,在培育人才也要有自己一整套培训体系,让新人能尽快了解工作并产生兴趣,不要太急于求成,把人抓过来就想用。公司也要耐得住寂寞,允许年轻人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