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刚刚结束,各地的作文题目就已经新鲜出炉了。今年上海的作文题目最为有趣,颇具创新性和思辨性,同时也最有难度。它是这样要求的: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这么有挑战性的题目一下就激起了我的兴趣,所以我在比考生更宽松的时间内作出了如下一篇作文。
题目:自由
假设有一天,你被突然告知要去参加一项穿越沙漠的任务,路线可以任意选择,穿越的方式也没有特别规定,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去完成。
这时你会怎么想?是对这突如其来的任务指派而感到苦恼,还是为自己能有一次无拘开放的冒险而欢呼雀跃?当然,也许你会质疑这个假设的意义,认为常人的生活中不会出现如此荒诞的情景。但我要说的是,这个假设正在发生,题目中的沙漠就是我们常常说起的那个叫做人生的东西。
我们都是被抛在这个世界上的,没有预告,毋庸商量,就像那必须要去穿越沙漠的旅人,他是不自由的;但是,途中遇到的一切都是未知,每一次的行为都会引出新的不同的方向,而每一条路线都由他自己选择,所以,他又是自由的。
自由总是相对的,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规律,存在本身就是对秩序的守护。你想飞却不能飞,这便是地球对你的约束;一颗地球就是一颗地球,它不可能无理由地消失或变成什么别的东西,这又是自然对物质的约束。甚至有人说,连自由意志也不存在,是生存条件决定本能,本能决定愿望,愿望决定思维及行动。虽然这样说不免有些机械论的腔调,但其中描述的客观对主观的限制却也有些道理。
除了自然规律,社会秩序对自由也有约束。我们不可以为了自己的自由妨碍他人的自由,正如法国国民公会宣言所说,“一个公民的自由要以另一个公民的自由为界限。”社会化的人需要秩序来满足对自身的协调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有序性让生命的存在形式更多样、更丰富,也让我们得以平衡地发展。
这样看来,我们能争取的最大自由就是在这预定的框架内随意行走,能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及渴望的自我价值。我们每个人都收到过自由的召唤,被那种试图创造一切的激情所笼罩,心灵受到的束缚更小,广阔的想象力带来千千万万的可能。我们一旦了解到限制的必然便会愈加深切地感受到自由的力量。
沙漠的旅人仍在行走,我们仍在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不管你想要的是什么,也不管努力的最后能否得到,自由就是能被赋予追求更好自己的权利。
(824字)
祝所有参加高考的同学考的全都会,蒙的全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