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罗素
经常看到的是罗素的经典词句,于是在书店看到这本《幸福之路》就买下来了,毕竟我对幸福那么渴求。
《幸福之路》发表于1930年,但是想想和现在还是那么契合,所以,我总觉得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人性的规律总是那么顺其自然,无论你如何摆脱,你总归逃脱不了自然的规律。
全书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论述人们不快乐的原因,下半部分讲述如何更幸福。这本书整体比较丰富,语句不算难,但是需要细细体会,所有适合用较长时间阅读,每日阅读几页。
1、关于竞争
心理的竞争习惯很容易侵入本来不属于它的领域。以读书为例。读一本书,往往处于两种动机:一、因为你欣赏它,二、因为你可以借此炫耀一番。在美国,小姐们每个月读(或者看起来读)几本书成了一件常事;有的读完了,有的只读了第一章,有的只看评论,但是谁都没有把书摆在书桌上。然而她们不读名著。从来没有哪一个月读书俱乐部推荐过《哈姆雷特》或者《李尔王》;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月似乎有必要让大家知道但丁的名字……现代生活中过于竞争的过分强调,同文明准则的普遍堕落是有关的,这种情况开始于奥古斯都时代之后的罗马帝国。男男女女们已显得没有能力欣赏那些志趣更为高尚的娱乐了……问题在于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生活哲学,按照这种哲学的看法,生活就是一种奋斗,一场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荣誉属于胜利者。这种观点导致了对意志力培养的过分强调,而这是以牺牲各种感觉和才智为代价的。也许,这么说我们是本末倒置了。
2、关于疲劳
摆脱神经疲劳,在现代生活中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首先,城市劳动者在全部工作时间内,甚至在上下班时间里,都被噪音所包围。虽然他确实学会了对大部分噪音有意识地不去注意,但潜意识中竭力去避开这些噪音所造成的紧张,反而使人更为疲惫。另一种我们并未意识到的疲劳是陌生者的连续不断地出现。人的自然本能,与别的动物一样,也习惯于对同类的每一位陌生人进行观察探究,以便决定用友好的还是用敌对的方式去对待他。这种本能在人们乘坐高峰期的地铁时受到了限制,这种限制的结果是,他们对每一位陌生者,对这些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被迫挤在一处的陌生者产生了一种普遍的、扩散性的愤怒。
这一点确实,为什么我们在上班路上会那么累,因为脑袋里不断接受着噪音,对陌生人的观察都耗费我们的精力。
3、关于虐待狂
说明了四条普遍的原则,如果这些原则的真实性得到充分认识,它们将是预防虐待狂症状的有效手段。
第一条是:记住你的动机并不是始终向你想像的那样绝对无私公正。
第二条是:切勿过高估计自己的优点。
第三条是:不要指望别人会向你那样对你那么感兴趣。
第四条是:不要假想大多数人会存心盯着你,专门想来迫害你。
个人认为这章叫做虐待狂不是完全地合适的,应该说是人们痛苦的根源,人们之所以痛苦就是来源于以上四条。
盲目自大、不切实际的期望、严于律他、过于在乎他人的目光,每一种情况走到了极端都会被巨大的痛苦所笼罩从而不可自拔,以致于精神忧郁。
4、幸福的秘诀
幸福的秘诀在干:使你的兴趣尽量广泛,使你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尽量友善,而不是敌视。
这里要摒弃实用主义,除去工作以外,应该培养更多更广泛的兴趣爱好,会让你更幸福。
5、关于男女
在女子那儿,虽说现在比以前要好一些,但在很大的程度上,她们的热情被一种错误的自尊观念极大地削弱了。人们往往认为,女子对男子抱一种明显的兴趣是可恶的,在公众面前表现出太多的活力也不怎么受人欢迎。
为了学会不对男人感兴趣,她们常常学会了不对任何东西感兴趣,或者除了某种正当的行为外,不对任何其它行为感兴趣。
教导一种对生活采取消极和回避的态度,无疑是在灌输某种对热情有害无益的东西,无疑是鼓励某种对自身的专注,这种自我专注是极讲体面的女子的特征,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女子尤其如此。他们对普通人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漠不关心,对政治不闻不问。
对男子,她们抱着一种一本正经的态度,对女人,则在暗中抱着敌视的态度。她们深信自己比其他女人更加体面和规矩。她们自我炫耀说,她们独善其身,也就是说,她们对同胞的冷漠无情,在她们看来,倒成了一种美德。
当然,人们不能为此而指责她们,因为她们也仅仅是在接受与女人相关的长期承袭下来的道德说教。但是,作为压抑制度的令人同情的牺牲品,她们并没有能够认识到那种制度的罪恶性,对这种女人来说,所有的不慷慨是美德,所有的慷慨反而是罪恶。在她们自己的社交圈内,她们从事着那种扼杀快乐的活动,在政治舞台上,她们则偏爱压迫性的法规。
7、关于父母
对孩子而言,父母慈爱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朋友爱你是看中了你的优点,情人爱你是看中了你的魅力,假如优点和魅力不再存在,朋友和情人也许会悄然离去。但在患难中,父母都是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不管是在病中,还是在蒙受耻辱时,如果他们的确是好的父母亲的话,他们就会仍然本能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8、关于高等教育
现代高等教育的缺陷之一,是变得太侧重于某些技能的培训,而没有教会人们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以便极大地拓展人类思维和心灵的空间。
常常有人讨论人文思想有没有用,很多人答案应该是没有用。但是对于人有没有用,答案应该是有用的。
在大学里,重理轻文的现象仍然很严重,这个浮躁的社会已经没有人关注思想和心灵,一切都是以效用为优先。
做任何事之前,先要思考,有没有钱,有没有用,用处大不大,然后心就被这种功利主义思想扯得无限制大,无法满足的欲望产生空洞的大脑和空虚的内心,导致堕落。
10、关于幸福
大多数人在监狱里是不会感到幸福的,这是他们的天性;但是,将我们紧锁在自身情感内的做法,何尝又不是在建造一所更加糟糕的监狱呢?在这类情感中,最常见的有。
恐惧、妒忌、负罪感、自传和孤芳自赏。在这些情感中,我们的欲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对外界没有真正的兴趣,仅仅担心它在某方面会伤害我们或不能满足我们的自我需要。
每个追求幸福并在痛苦中挣扎的人都需要阅读这本书,原来我想要每天看两章,然后思考一下。不过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产生了强迫症,导致我急于读完它,真让人幸福不起来。
以下是我比较喜欢的几点论述:
1.只有那种毫无保留的、双方的人格共同升华的性关系,才有着真正的价值。在各种谨小慎微之中,对爱的过分小心或许是真正幸福的最大敌人。
2.一个人即使在追求真正重要的目标时,也不应该陷得太深,使可能出现失败的想法长久地困扰着自己,威胁心灵之平静安宁。恰当的态度应该是:尽力而为,把得失留给命运安排。
3.有一些人,不管走到哪里,他们都在寻找那些独特的东西,并结识当地的典型人物,观察任何有历史或社会意义的东西,品尝当地的食物,学习当地的风俗语言,回家时给冬夜带去一大堆新的快乐欢愉。
4、缺乏热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感到自己不被人爱,相反,觉得自己被人爱的感觉比其他人和东西都能提高人的热情。
5、只有那种毫无保留的、双方的人格共同升华的性关系,才有着真正的价值。在各种谨小慎微之中,对爱的过分小心或许是真正幸福的最大敌人
。6、一个人在从事必要的、但不怎么有趣的工作时,也会感到烦闷,但这种烦闷比较起他整天无所事事所感到的烦闷来,就不值一提了。除此之外,工作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它使得节假期格外充实愉快。
在Ada的《女王笔记》中学到了七五式读书笔记法,即用英文的why, what, who, when, where, how, which来详读书的内容,并用“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联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检视到什么?”“收获及整理到什么?”“可以应用到哪里?”五个层次来做分析,表达出你读这本书的收获,最后再问自己三个w:what? so what? now what?
那么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的收获(what? so what? now what?)
1.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能力。我有多大能力,我就干多大事。
2.幸福之一是因为坚信什么,因为我曾经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当越来越发现,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时,我变得不幸福,但是我现在依然要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如果所谓的命运是多赚钱、当大官,那就错了。
知识可能不会带给我那些丰厚的金钱、尊贵的位置,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知识会让我们的人生丰盈,让我们的内心更平和,让我们更文明,让我们在看清残酷生活本质的同时,依然热爱生活。
成年人的世界里,就没有容易两字。
3.尽可能去丰富我的人生,拓展我的兴趣爱好。因为从小的教育,我的生活兴趣不多,读读书、看看剧、聊聊八卦、写写字,曾经我会以我只有3分钟热度而内疚,但是我发现,对于丰富生活的乐趣是需要3分钟热度的,3分钟的热度让我更多地了解不同行业不同领域,3分钟热度的人永远都充满热情,某一刻,我特别想学画画,又过几天,我特别想学跳舞,想去就去。
4.对待工作当然要坚持。
关于作者: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罗素也被认为是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