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孩子们共读《跟着名家学语文》之“鲁迅单元”。今天读的是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中的片段《兄弟重逢》。
小时候在语文课本上学过《少年闰土》,当了老师之后,又教学生学习《少年闰土》。在脑海中留下的印象是那个在月夜下勇敢地扎向“猹”的那个有紫红色圆脸、戴着银项圈的心灵手巧的少年——闰土。在少年鲁迅的心中,闰土一直是作为偶像存在的。质朴、自然又不失可爱,他以自信的姿态做着让其他少年都敬佩的事。每天都白天编渔网、晒稻谷,夜晚看瓜地、刺猹,让其他孩子羡慕不已,年少的闰土似乎把生活过成了一首诗。
但是,除了语文书上鲁迅的作品选文之外,和很多同学一样,我也是属于那种“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的孩子。一直以来对于鲁迅的作品有一种排斥,那种冷、硬,那种怒其不争、恨其不幸,直透纸背,冲击着我们的心灵。
读鲁迅的作品其实不是很享受,除了那部唯一的悲剧爱情小说《伤逝》之外。其他的作品,我一度是看不下去的。哪怕是电影电视作品《阿Q正传》《祝福》……那种已经贴了标签的悲剧结尾的影视作品也不是很喜欢看。
人到中年的我, 在今天晚上,为孩子们朗读《兄弟重逢》这个片段时却的的确确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人总是要成长的,年少不知愁滋味,长大方悟人生苦。
中年闰土被生活折磨得像是个木偶人了!这与当时社会大背景的巨大影响有关,农民生活悲惨,受到“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各种磨难,让那个鲜活、健康、心灵手巧的少年成了木头一般木讷、恭敬的中年人。晚年因没钱治病死,他的儿子水生也重复他的命运,凄惨离世。本来他的孙子也会重复爷爷和父亲的命运。
但是幸运的是,新中国成立了,闰土的孙子——章贵已经成为一个少年。因为从小家境贫寒,没有接受过教育,不识字,这让章贵很不甘心。于是他就在白天干活,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学习。为了不让自己做一个别人看不起的文盲,他还专门又去了夜校上学,成为了鲁迅纪念馆的一名工作者。因为爷爷闰土和鲁迅之间的情意,章贵在报纸上发表了不少去特意研究鲁迅的文学作品,并且成功被提拔为馆里面的副馆长。
现在的章贵住上了在城市里面的房子,他对现在的生活还是很满意的。章贵以后的人生不会再和祖辈们一样辛劳了,和他们比起来自己如今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堂。已经去世的鲁迅先生如果有感知的话,一定会为闰土子孙们的现状感到欣慰的吧。
用现代人的标准去评价一下闰土、水生和章贵这祖孙三代的命运!不知道,您会用说些什么?
“不甘心” 这三个字,却是从字里行间跳进了我的眼中。闰土和水生的命运相同,在他们父子如同复制的命运后面是无可奈何,是无力抗争、是没有办法、是只能忍受……可是章贵的内心却涌起了可贵的不甘心,并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不甘心。他不甘于贫穷,不甘于重复自己祖辈的命运,去思考、去行动、去改变。并且更重要的是章贵碰上了新中国这个好时代,使他可以在努力之后得以实现愿望。
不禁想到了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曾经也是一个挺脱好强的小伙子。但是,他的努力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只能成为泡影……
由小说到生活,由书中人物的命运去思考一代人、一个时代,以及作者的创作初衷,并且由此在思考我们当下的时代,我们自己的命运。由此,书不仅只是消遣娱乐的工具,也是提升我们的思维、给我们带来改变的朋友了!